Hi everybody,新年快乐!我来值班啦~
这是我们2020的第一篇推文。昨天的跨年,大家都是怎么过的呢?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吃了跨年晚餐,虽然普通,但和家人待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我家乌米也收到了自己的新年礼物,
兴奋到模糊
哈哈。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自己的2019年终回顾,最快的办法就是翻朋友圈,看看这一年我都做了些什么。
说实话,我真情实感的朋友圈,浓缩起来大概就是这句话:
“做新媒体编辑挺不容易的。
”
比如,大家都羡慕的米兰之行,我每晚只能睡3、4个小时,没有时间品尝意大利美食,更没有时间去景点转悠,只能在半夜坐在米兰大教堂前,发30分钟的呆,然后回宾馆赶稿子:
又比如写一篇广告,为了搞明白这个产品到底好在哪里,我可能要翻遍全网相关的外语论文
,看到头秃
,论证它的材料和原理确实比其他品牌更优秀。
忙起来的时候,微信电话通通来不及回,回家长辈问起来你啥时候交男朋友啊?我只能暗戳戳地在朋友圈发条“写公众号的人,不配有爱情”以视回应:
不是想抱怨啊。
我只是觉得,现在公众号里大家都喜欢看博主的精致生活,穿着名牌衣服美美的街拍呀,今天又种草了什么眼影和香水呀,家里装修摆着国外淘来的设计师椅子呀等等,
仿佛这些东西努力一下就都能得到
。
年底的时候我见了挺多大号的主编,
朋友圈里也有一些知名博主,聊到后面发现大家其实都是
报喜不报忧,各有各的苦:全年出差200天,每天灌下3、4杯咖啡,没有时间陪孩子,对不断涌现的新KOL、直播和视频感到无助和紧张。
在灯光背后,没让你看到的,依然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社畜的日常
。
谁不焦虑呢?
前几天看
《你怎么这么好看》
,国内
一档“素人改造”的新综艺,从美妆、情感、饮食、穿搭、家居这5个维度,对一位素人进行全方面的升级。
结果第一集就让我非常生气。
德国留学归来的学霸方静,被贴上了很多标签“母胎solo”、“大龄女博士”、“大爷风”。5个维度的改造,“成功地”让她从一个抗拒涂口红穿高跟鞋的人,变成了穿上婚纱、装点家里的小女生。
是那个全网都想要成为的“精致女孩”了。
但我却认为,
没有被改造前的方静,看起来更闪耀
。
怼人的时候妙语连珠,豪不留情,是我respect的酷女孩。
怼吴昕:
怼昆凌:
家里的大爷风,也没什么不好,清爽简单,大部分人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房间没有这么整齐吧。
她会做饭,周末在楼栋里到处乱串,喜欢花店里绿色的植物,在公园感受熙熙攘攘生活的气息。
改造
结束
之后还给自己定了一趟去南极的冒险。
我觉得她就像我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朋
友
,对世界有自己独特的认知,
有改变的勇气,也有坚持做自己的执着。
非要说有什么不好,也就是在常年的独居生活中感到了自己的懒惰。
但这是人之常情呀。
方静根本不需要成为媒体镜头中“女人可以活得这样漂亮”的证明,只要继续专注于她自己,就足够闪耀、足以让她被人喜欢。
这个世界上,成为像昆凌这样的“lucky girl”的概率起码是万里挑一。家境、学历、才华、颜值、努力程度,哪怕只有一条要素你能超越99%的普通人,你就会成为方圆十里大家口中议论的话题。
可是现实是,为了成为一个“良好的普通人”,我们都已经用尽了洪荒之力。
现在的生活,都是你拼命努力换来的呀:努力考上一个还过得去的大学,努力进入著名公司,努力平衡职场和家庭生活,难道不需要付出心血,用尽心力吗?
所以我想和身边所有的朋友说,放下鸡血文吧,
不用“更努力”,也不用“换个方向努力”,2020,稳住就好
。
如果你觉得自己需要一些改变,可以去看看“你怎么这么好看”的原版美国综艺
《
粉雄救兵
》
。最近他们出了新一季的日本特辑,在豆瓣上每季的评分都在9.0以上。
同样是素人改造,这个节目却让我多次泪目。
造型的改变,没有唯一的“美”的标准。
和大部分女孩一样,23岁的
香衣
不喜欢自己的头发,不喜欢自己的腰臀,从来不认为自己是美女,甚至开始害怕起其他女孩。
在她的画笔下,有一个理想女孩的形象:长腿,圆脸,手臂纤细。但是画中的她自己,却总是愁眉苦脸。
五人组一直在试图告诉她,你很美。
微胖的体型,也很好看。
不要给自己设置限制,觉得因为胖或者身材不够完美,就把自己藏起来。
你喜欢校园风的衣服,就给你买好看的格子裙。
展现身材优势,并不意味着要拉低领口和穿短裤。
改造形象,不是为了给别人看,就是希望你能望向镜子在心里想:
“我是美的,充满自信,我喜欢自己。
”
小姐姐最后真的变得超美,是那种眼睛发亮,心里焕发出来的自信和美:
她画笔下的自己,也面带笑容,穿着短裙,是一个全新的美人香衣。
家居的布置,应该是一个人最放松时的所在,是“居心地”。
阿宽是个男同志,作为一个拥有外国男性伴侣的日本人,他的生活并不容易。
在英国他尝试加入同志群体,他们说讨厌亚洲人。在日本人社区,大家都叫他“人妖”。他不知道该拿自己怎么办,每当这些话语刺向他,他就感觉自己建立起来的一切又崩溃了。
所以帮他改造家里的时候,五人组问他:
“你觉得这个空间没有家的感觉?
还是指整个日本?
”
房子贴了新墙纸焕然一新,但并不代表它就能称为阿宽心中的“家”。
节目的最后阿宽带着男朋友,向妈妈和弟弟坦白说,之前自己“随时准备离开日本。而如今能和你们坐在一起吃饭,非常非常的开心。”
与家人达成和解,在大街上勇敢牵起男友手的那一刻,这个东京的小家,才真正称为他的“家”,他的“
居心地
”。
他不再觉得自己没有归属,他可以在家里的愿望板上写下:我自信、我启发他人、我善良、我充满希望。
情感方面,甚至不能说是改造。
就像你无法让一个大龄单身青年,第二天就突然走进婚姻殿堂。
57岁的洋子是一位临终关怀中心的护士。离婚之后,梦想着再谈一次恋爱。她把家里的房间都让给了病人,甚至没有自己的房间,自己就铺上睡袋在客厅茶几下睡觉。
她把自己人生,放在所有病人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