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健康不是闹着玩儿
顶尖名校毕业的生物医学博士们,明明白白地把健康和疾病讲给您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方空间  ·  上海招聘|RFR:特殊结构工程师、立面建筑师 ·  18 小时前  
archrace  ·  结果 | Cobe 与 sbp ... ·  18 小时前  
有方空间  ·  新作|杭州数字农场运营中心 / 时地建筑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健康不是闹着玩儿

当他说“我想死”的时候,他是在求救

健康不是闹着玩儿  · 公众号  ·  · 2018-09-12 21:22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订阅
顶尖名校博士,讲解靠谱健康知识

作者简介

小鱼,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医学学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硕士,现任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多次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省市级医学科研项目。热爱医学,热爱写作,个人公众号“镜子里的小鱼”。




前几天,一名年仅21岁的女孩站在峨眉山金顶舍生崖边,不顾众人劝阻,从海拔3000多米的山顶,纵身跃下,当场身亡。


9月10日是教师节,也是世界预防自杀日。

上周的一天下午,手机微信里一位读者加我。第一句话就是“小鱼姐姐,我得了抑郁症想自杀”。

冷不丁收到这样的信息,心情一下沉重起来。


在断断续续的聊天中得知:他是一位程序员,31岁,在成都工作,一个月挣一万多。


几年前就得过抑郁症,住过院,做过电休克治疗,好过一段时间。前段时间,因感情受挫,导致抑郁症复发了。


他说: “我每天如行尸走肉般地躺在床上,已经十多天下不了床”


“失眠、早醒、对什么都没兴趣”


“我真的绝望了,对未来的生活没一点信心”


“抑郁症让我承受不了工作的压力,我胜任不了我的工作,被辞退了”


“我知道错过了这个女孩,我还会遇到另一个喜欢的女孩,但是我的大脑就是不受控制”


“我以前是一个乐观开朗爱装逼的人,没想到竟然会得抑郁症”


“我的家人不理解我这个病,我真不是小题大做,我难受啊!”


“我为自己准备了四瓶安眠药,我快坚持不下去了……”

抑郁症最大的危险就是自杀, 一般来说,自杀分为几个阶段:


“自杀”的念头萌发

具体自杀想法

行动计划(比如去买自杀的工具)

实施自杀

最后不幸身亡

我的这位读者,处于抑郁症发作期,并且已经做好了自杀的准备,属于高危情况。

我虽在微信上与他闲聊,却是心急如焚。


一边靠聊天稳住他,一边联系了成都的精神科医生以及公安局工作的同学报案。

我的警察同学和我一起陪他聊了一下午。他说他稍稍好些了,我们的心也得到一点宽慰。


抑郁症是现代都市的流行病,身边的抑郁症患者似乎越来越多,到底有多少人患有此病?

抑郁症的患病人数远超我们想象

2009年,《柳叶刀》杂志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在中国抑郁症的发病率约是6.1%。而我国精神病学专家普遍认为抑郁症实际发病率可能高于调查数据。


为什么?

一方面说由于文化传统,人们知道自己是抑郁症却不愿意承认;另一方面是由于知识欠缺,很多人认识不到自己是抑郁症患者。但就算按照6.1%的发病率,在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的中国,抑郁症患者也接近 9000万

为什么抑郁症患者要隐秘病情?

首先,在中国的文化里,人们对精神方面的疾病,有强烈的恐惧和歧视。


很多人把精神疾病等同于“疯子”。甚至老一辈还习惯把精神病院叫做“疯人院”。其实,这所谓的“疯子”就是精神分裂症。


根据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精神障碍一共有157种,焦虑、抑郁、睡眠障碍都是,精神分裂症只在其中占0.5-1%。


正是因为对精神疾病的恐惧和歧视,使得抑郁症患者不好意思去看医生,宁愿自己撑一撑。因此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从而让病情越来越重。

其次,缺乏家庭的支持。


正如我的那位读者所说,家人不理解这个病。


我们的家庭教育和文化传统,从来都教育我们要坚强、大气、勇敢。这当然没错。但是反过来,却总是会对小气,内向加以斥责。


如果身体没病,却愁眉不展,表现得不想动、很痛苦,家人的反应一般不是理解和关怀,而是责怪和抱怨。


“你怎么这么小心眼?多大点事啊”

“这都想不开”

“心理这么脆弱,就是缺乏挫折教育”

“心胸狭窄才会得抑郁症!”

“动不动就想死,意志力太薄弱了”

正因如此,抑郁症患者很难得到家庭的理解和支持,说出来也没用,不如不说了。这使得本就低落灰暗的情绪不断蔓延,让疾病变得越来越重。

实际上,抑郁症与性格是否开朗,意志是否坚强没有直接的联系。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 不仅仅是心理疾病,更是一种功能性疾病。


抑郁症是一种情绪障碍的统称。它的主要的症状表现是: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运动抑制等,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自杀的念头和行为。

第六版《精神病学》对抑郁症发病原因的叙述为:病因不明,病理不清。各种发病原因的假说多达6种以上,包括遗传、内分泌变化、炎性反应等等。

抑郁症有着深刻的生理与生物学根源,有明确的症状、诊断、治疗手段和药物。


抑郁症绝不是思想痛苦导致的情绪低落或者自暴自弃,也与心胸狭窄或意志薄弱没有任何关系。它和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疾病一样,是真实的疾病。


当他们说想死的时候,他们是在求救

中重度抑郁症患者常常会有自杀的念头出现,而抑郁症的痛苦,是我们局外人难以想象的。


一位抑郁症患者这样形容:


“那种痛是将失恋的难过和苦涩再放大几十倍乃至百倍;

是将不幸失去家人的巨大悲痛放大几倍;

抑郁症患者发病时,就像被带回去体验了一次又一次。”

一位防自杀干预自愿者说:


“当一个抑郁症患者跟你讲一大堆透露着‘我想死’,‘我不想再痛苦下去’之类的话,他是在向你求救,请帮帮他。”

我的这位读者,把他与亲人的对话发给我,这大概是很多抑郁症患者遇到的情况。

REC


在我们多数人的家庭习惯里,对最亲的人,总是不吝于用最恶毒的话来戳心窝子,甚至认为骂一骂,激一激,是为了“骂醒你”、“是为你好!”

抑郁症的患者们说:


“家庭是我痛苦的源头,是心中最隐秘的伤口; 家人已经放弃我了,他们不在乎我的死活。”

家人的辱骂和忽视无意中将患病者拖向更黑暗的深渊,但他们却全然不知。

常常会有人感叹:“怎么好端端的一个人,突然就自杀了?”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

防止抑郁症患者自杀最需要亲友的陪伴和帮助。

作为最亲的人,你的安慰也许不能使他改变想法或者好起来, 但是如果你让他去死,他有可能真的会死。

如果亲友患抑郁症,你该怎么帮助他/她?

帮助的前提,是了解。


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家人的了解最为奢侈,也最为关键。

“我需要懂抑郁症的人陪我,她不会说我不努力,不坚强。”


“我最讨厌听:加油啊、多努力啊、想开点,这些鼓励让我觉得自己如此自己无用、糟糕。”


别说: “你怎么不去做些什么什么啊”,越说越让他们感到绝望和无力,因为他们暂时做不到。


别问: “你为什么会患病?”,为什么患病正是患者痛苦的根源。

家人所要做的是正确认识这种病,了解疾病的过程、治疗方法,帮他找到好医生,督促他按时吃药。


了解他心中的想法,并理解他的痛苦,让他知道,家人一定会陪伴他度过这艰难时期。


他需要的时候,家人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