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养老产业观察
养老产业观察者、思考者、实践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萧山发布  ·  重磅!知名电商平台项目落户萧山! ·  昨天  
萧山发布  ·  重磅!知名电商平台项目落户萧山! ·  昨天  
浦东企业政策在线  ·  解读 | 电子税务局App办理纳税申报作废操作指引 ·  昨天  
浦东企业政策在线  ·  解读 | 电子税务局App办理纳税申报作废操作指引 ·  昨天  
宝鸡市场监管  ·  今天起,正式施行! ·  昨天  
宝鸡市场监管  ·  今天起,正式施行!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养老产业观察

医养结合?区县卫计委主任跟民政部门“吵了起来”

养老产业观察  · 公众号  ·  · 2017-11-23 11:27

正文

当父母的常有种“亏了”的心情。“我们孩子上这学校亏了”“我们孩子娶这媳妇”亏了……在X市调研中,我们遇到一位区卫计委主任,主任愤怒地告诉我们,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就是亏了。

然而,到底亏不亏,还要细究着算算账。今日案例奉上,欢迎大家与我们讨论。



朱恒鹏

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国务院近几年大力推行的“医养结合”服务,旨在解决老年人群看病、照护服务衔接问题,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可以因此获得医疗和生活的双重照料。 众多可能的服务提供方中,公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直被认为在这方面有其优势,地理位置遍布城市社区,现成的场地、房屋,又能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岂不是既有资源的充分利用?


我们7月底在X市走访时,就遇到这么一家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我们措手不及的是,围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如何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其所在区的卫计委主任,当着我们的面就跟民政部门“吵了起来”。


J中心的基本情况


我们走访的J中心,是当地1982年建院的一家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职工共有121人(含下属社区服务站),其中护士42人、医生37人。辖区内覆盖常住人口约87000多人。2016年,该中心总收入约4000万,其中医疗收入2750万,其余收入则主要来自公共卫生补贴和财政补助。医疗收入中,门诊收入占比大约97%,基本以卖药为主。


2015年,该市为推进医养结合工作,选取了部分机构作为试点单位,J中心就是其中之一。按照医养护病房的建设标准,中心于2015年7月开始对三楼病房进行首期提升改造。三楼医养护病房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共计23间病室,设床位57张。2016年夏季,J中心的医养结合病房开业,现有专职医护人员19人,护工及后勤保障人员28人。


据中心自己介绍,他们主要收治脑梗死、脑出血、高血压、糖尿病、肿瘤晚期病人,以及一部分不同程度退变和功能障碍等患者。截止我们访谈时,该中心共收治老人205人次,出院163人次,临终关怀41人,目前大约有42位老人在院。


主任的“愤怒”


试点定了,病人收了——一切看着都挺顺利,这位区卫计委主任为啥会跟民政部门吵起来?


缘起是, 目前民政部门的补助政策,是针对养老机构,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运营补贴。 这位区卫计委主任认为,都是提供养老服务,凭什么民政部门的补贴只给民办机构、不给公立社区中心?


民政部门的看法是,民办机构自行负担所有成本,包括房屋租赁、人员工资等等,而公立社区中心本身已有政府的财政常规投入(覆盖了大部分职工工资)、政府提供的场地、房屋,政府给的人员编制等,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是利用闲置的国有资源,没道理再让公立社区中心享受和民办机构一样的补贴政策,否则就是重复补贴。


但这种说法显然不被区卫计委主任接受。主任认为,国家设置公立社区中心,是让社区提供医疗服务,医养结合服务是额外的工作任务。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的社区政策下,J中心只需要“意思意思”地提供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上家庭医生补贴等,人均工资就有每年10万元左右, 这种情况下还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完全就是做好事,为人民服务”,凭什么不给钱? 为了说明其言不虚,主任特地给我们列举了数据:其下辖社区中心(站)约有700来员工,公卫补贴3400多万元,家庭医生补贴2400多万元,总补贴超过6000多万元,人均接近10万了。


“活雷锋”背后的激励机制


尽管领导吵得热闹,但我们与J中心聊起来,发现民政部门没给额外补贴,也没影响J中心提供、甚至继续扩大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热情。


首先,老人住在社区中心,按医疗项目收费,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作为一个社区中心,J中心的入住老人每月费用最低6000元,最高超过1万元。而周围护理条件很好的民办养老机构,平均收费水平则只有3200元左右,加上医疗费用,也不超过5000元。但因为J中心是医保定点机构,且基层医疗机构的医保补偿比例高,老人们自付部分实际低于民办养老机构,“冤大头”是医保。


其次,老人带来的经济收益不仅体现在社区中心的阳光收入层面,也体现在社区中心医务人员的灰色收入层面。 J中心地处医疗资源聚集区,所在区就有6家三甲医院、2家二级医院,周边病情略严重的患者都会去医院而不是社区就医。这种情况下,J中心的均次住院费用竟然达到了12000元左右。中心负责人告诉我们,入住老人药占比超过40%,可以看出其中“水分”所在。


这里特别补充说明的是,以我们此前在山东青岛的调研经验,病情稳定的失能老人所需药品并不多,且一般有廉价有效药品可用。由于青岛医保局对养老院老人医疗费用按床日打包支付,养老院为节约成本,尽可能使用廉价有效药品,如抗生素尽可能使用单只价格不到0.25元的青霉素,绝不使用临床无效的高价中药注射剂; 但是我们在J中心看到的却相反,不提供廉价的青霉素(以皮试麻烦为由),大量使用高价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和青霉素一样的疗效、价格却达到青霉素的数十倍甚至百倍左右,并且大量使用临床无效的高价中药注射剂。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