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槽边往事
和菜头的微信Blog,用于分享各种新鲜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t0mbkeeper  ·  回复@mf5678910:他们单位被人搞了, ... ·  15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湘潭一企业哪吒2手办卖了2亿元 ·  15 小时前  
纯银V  ·  入室抢劫爱情专案组 👧❤️ ... ·  17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Meta启动全球裁员5%计划 ·  20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槽边往事

和菜头曾经曰过

槽边往事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3-10 13:12

正文

自从我的微信公众号《槽边往事》开到第五个年头,尤其是我在《得到》开设专栏之后,对我的批评陡然增加。昨天我刚刚添加了一条新罪状:不肯引用名人名言和他人著作。以下是罪行描述:


你很少看到和菜头会用引号和书名号(王小波则相反),他没有时间参考人类已有成果,甚至也没有必要。他会把批评他的读者意见放出来吊打,甚至直接回复一句“我是你爸爸”,这种不屑和优越感,是他成功的关键,相比之下,王小波更多的则是自嘲和宽容。


当我从中学毕业的时候,一度天真地以为自己可以从此摆脱写作文这件苦差,再也不用搜肠刮肚地引用名人名言,现在看来是我错了。24年之后,又有人出来教我如何写作文,批判我不引用名人名言是一种狂悖无知。我认为这种指责并不公平,因为在十多年的写作过程中,我一直都在坚持引用名人名言。和别人不同的是:他们写文章的时候,是从不同的名人身上薅名言;我是指着一头名人反复薅。那个名人就是我,和菜头。


和菜头曾经曰过:


我一向不喜欢在文章里引用名人名言。道理很简单---

1、因为我不是中小学生写作文;

2、引用是因为别人比你写得好,为了增加自己的说服力,那看别人写的就好了,你还写什么鸡毛呢?

3、为什么我写的不会变成名人名言?

(附带说一句,这是我昨天刚刚说的,为了今天方便我在这篇文章里引用)


在30年前,我经常去昆明北门街的英语角找外国人聊天。那时候因为受过严格的作文训练和英文训练,我喜欢频繁地在对话里说“As an old Chinese saying said......”---正如一句中国老话说的那样......终于有一天,我对面的老外活活听崩溃了。他问我:“为什么你老喜欢引述别人的话呢?你自己的话呢?你自己的观点是什么呢?”从那一天开始我大彻大悟,写作文的时候想不起名人名言这件事情再也不能困扰我了,实在不行的时候,我自己就编一句写上去。


那种充满了引号和书名号的文章我当然能写,而且还写得不错。高中时我喜欢看《读书》杂志,那时候我就清晰地认识到,一定程度上形式即为内容。引经据典,罗列文献,这种写作方式本身就是一种写作规范。这种特定的写作规范在文体上可以轻易区分自己人和局外人,知识分子一眼就能看出文章的作者有没有受过学术写作训练,是不是自己人。问题是,而且一直都是:我又不要做做谁的自己人。


在我所有的家庭教育里,关于写作最重要的一课其实就一句话:用你自己的话再讲一遍。说这句话的目的,原本是为了避免我背书,考察我是否真的理解了原意。但是,当它成为了一种个人习惯之后,就变成了伴随我一生的个人能力---用自己的话和大众把事情讲清楚。十六年的学校教育让我学会了引经据典,我花了接近二十年时间好不容易忘掉才这件事情,终于学会用我自己的方式说话。


所以我写的说明文不错,普通民众都能够看懂,可以照章操作;所以我写的书评影评不错,能让普通观众确定值得不值得看,以及看什么;所以我写的议论文不错,因为逻辑和论证都隐藏在平实简单的句子下面,而且读起来有趣。许多知识分子认为和人群对话不是一种能力,同时,又因为人群聚集在别处而感到愤怒。


我还是我。和过去相比,唯一的区别是现在阅读过十万的文章稍微多了一点。让人恼恨的不是10万+,也不是我,更不是我不引用名人名言,而是我有许多10万+文章的这个事实。更让人愤怒的是,现在都不好说我唯利是图,取悦读者,因为今天《槽边往事》刚刚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 年轻人,请忍受一下 》这篇纯粹推荐诗歌的文章,突破了15万次阅读。我要文艺起来,连我自己都好怕。


让写中小学作文的人继续去写作文,让我按照我的心意继续去非引述写作。如果有什么人要教你写作文,要批评你的文字,那么说明你之前多半是写对了。因为如果你真的写错了,你早就消失在人海,他们根本看不见你,即便看见了也是在嘲讽你而已。


我也不是真的不喜欢在文章中引用名人名言、使用书名号。比如说,我就一直很喜欢引用王朔,引用他的一部小说的篇名作为回应--- 著名作家王朔曾经在他那部著名的小说标题里写过:《我是你爸爸》。


题图摄影: Damien C

图片授权基于: CC0协议


槽边往事 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 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