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銮诚文化
上海銮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金银币、纸币、流通币及国家造币机构发行的纪念章、纪念条等,并可根据藏品情况,结合多年钱币集藏经验,为您提供专业的评级建议及送评服务。服务热线13106319398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人物周刊  ·  创造历史,哪吒怎么能火成这样? ·  昨天  
逆行的狗  ·  搭建属于你自己的AI知识库 ·  昨天  
逆行的狗  ·  搭建属于你自己的AI知识库 ·  昨天  
晨枫老苑  ·  战斗机换发是否需要重新研发发动机数控 ·  2 天前  
晨枫老苑  ·  战斗机换发是否需要重新研发发动机数控 ·  2 天前  
信息平权  ·  阿里超预期的关键点 ·  3 天前  
信息平权  ·  阿里超预期的关键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銮诚文化

王冠上的明珠—记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系列金银币(上)

上海銮诚文化  · 公众号  ·  · 2019-10-16 17:05

正文


玩币 / 生活 / 不停歇

2019,luancheng


我们知道,中国当代贵金属币到目前已发行了超过1500个品种。 这超过1500个品种的贵金属币中,有不少品种已经成为珍稀品种,争奇斗艳,光彩照人,万众瞩目,从而一币难求。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较早期(1998年以前)发行的新中国贵金属币中的精品正日益受到高素质新集藏者们的厚爱。 由于不断地被这些收藏新贵们纳入囊中,一些原本在钱币市场随时可见的币种渐次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随着钱币市场里早期精品流失速度加快,逐渐地,收藏家们愈加清醒地认识到他们正在收藏的是新中国的当代国宝。 从集藏的角度看,整个中国当代贵金属币家族里的确蕴藏着为数不少的现代文物,它们在若干年后完全可以堂而皇之地进入国家级博物馆,可以不经意地跃上顶级拍卖公司的拍卖会,可以幻化成币友们脑海中具有传奇色彩的宝贝……而这众多的贵金属币文物里,若论题材之大气、内涵之丰富、工艺之出彩、材质之圆满、规格之繁多、包装之精美,则非名动八方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系列贵金属币莫属。


这套币,刻画了我国历史上一些绝顶聪明之专家的奇技大巧,展示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竞争力,反映了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度为人类历史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这套币里,有金币,有银币,有铂币,有普通币,有加厚币。 在规格上,有从小到1/4盎司的铂币、15克的银币,直到巨无霸级的公斤金币和公斤银币。 在面值上,有从3元的银币、10元的金币直到200元的公斤银币和2000元的公斤金币。 从造币单位来说,既有国内的沈阳造币厂所出品的币,更有澳大利亚帮我国铸造的铂币。 还有,这套币由于设计出色、雕刻精湛,因此其中有款币甚至得到过《德国钱币》杂志年度世界最佳硬币大奖。 此外,由于种种原因,很多现在看来属于大珍的样币便“无心插柳柳成荫”地诞生在该系列币中。 这套系列币(不包括样币在内),品种繁多,收集难度绝对属于至高级别,目前尚未听说世界上有哪位藏家已经集全本系列所有品种之币。 对绝大部分的藏家而言,在中国当代贵金属币领域里,该系列的币等同于币中的珠穆朗玛峰,横亘在藏家前进的路上。 下面让我们来详细地择究一下这套新中国贵金属币大家族里无与伦比的品种。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一直是中国人民引以为自豪之事。 其实,除却这四大发明,我国古代很多的其他发明发现千百年来也一直为世界各国的人民营造福祉,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 比方说古代航海造船技术、地动仪、针灸、龙骨车、纺织机、纸币、天文钟……无一不是为人类带来深远影响的先进科技成果。


尽管我们的先人取得了当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的科技成就,但首先把我国古代重要的科技发明发现集大成后介绍给西方世界的,却不是中国人,而是著名的李约瑟博士。 李约瑟博士(Dr.Joseph Needham,1900-1995),英国人,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长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著有鸿篇巨作: 《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Civilization in China),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史学家。 在李约瑟博士之后,西方国家里有不少学者和专家开始追随他的脚步,注重研究和宣传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的重大成就。 这里面非常突出的就有RobertTemple博士。 Robert Temple博士是美国人,是皇家考古学会会员。 Robert Temple博士继承了李约瑟博士对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研究成果的精华,在1986年通过著名的Simon& Schuster公司出版了他的大作: 《天才中国——纵横三千年的科学、发明和发现》(The Genius of China 3000 Yearsof Science,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这部著作相当于李约瑟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浓缩本和普及版,一经面世就在西方国家引起人们的强烈兴趣。


我们言归正传: 在当今币坛引无数泉友竞折腰的这套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系列贵金属币的几乎所有内容正是脱胎于RobertTemple博士的这本著作。 那么这套币究竟是如何诞生的呢? 和国外币商经常打交道的币友们可能知道,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铸造的以熊猫币为首的系列贵金属币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明显下降。 为了更有效地开发国际市场,扭转中国当代贵金属币的颓势,相关的中国贵金属币经销商们在经销品种的题材方面便动了很多脑筋,逐渐地,这套表现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对整个人类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题材便在大家的心目中脱颖而出。 到了1992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贵金属币终于光彩亮相,从此为全世界的贵金属币藏家们拉开了一幅无比动人的文化长卷。


纵观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系列贵金属币,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祖先的32项伟大发明发现先后被搬上了币面。 中华文明在这里熠熠生辉,使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无比的自豪。 从工艺的角度看,整个系列的币可圈可点: 浮雕之精准、喷砂之细腻、包装之考究,绝对称得上是中国当代贵金属币的精品之作。

01

1992年的第一组


1992年是古代科技发明发现系列贵金属币发行的第一年。 这一年的出品绝对堪称整个中国当代贵金属币发行史上的奇迹。 出了两款的公斤金币: 指南针和地动仪,竟然各自只有10枚的发行量,如此稀少的发行量自然使它们轻而易举地进入大名誉品的行列。 此外,下面5种题材: 指南针、蝴蝶风筝、铸铜术、地动仪、古代航海造船均有下列的规格: 1公斤银币、1盎司铂币、1盎司金币、22克银币。 为了和1盎司铂币、1盎司金币在外观上保持和谐统一的整体美学效果,小规格银币的重量被设计成22克,而非经常可以见到的1盎司。 小规格套装铂金银币的包装盒均由台湾厂家生产,最外头是红纸盒子,上用篆书写有“中国古代发明纪念币”字样。 将纸盒打开,便可见到用红木制作的考究的扁平盒子,内饰为铜制司南(此司南为中国历史博物馆监制、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下属单位制作,原型为中国历史博物馆顾问王振铎先生所复原的汉代司南模型,具有实用价值)。 然后1套5枚币排成3列,非常美观和大气,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 当然,为了增加此套币的集藏难度,22克银币还刻意制作了加厚版(44克),但实铸数量只有500多套,甚为罕见。 该年另外还出了3款银币: 一款为5盎司指南针银币,发行量3000枚,实铸量266枚,属于5盎司银币中实铸量最少的之一。 还有两款银币(铜铸币、造纸术),它们的有趣之处在于面值居然是3元人民币。 在法定货币中,这种面值较为少见,因此也颇具集藏价值。

王冠上的明珠——记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发现系列贵金属纪念币 上述题材之中,指南针源于战国时期的司南。 当时的人们就已发现了磁石天然指南的现象,于是便用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之勺”,其柄指南,用来确定方位。 后经不断演化,最终司南变为指南针。 蝴蝶风筝,在战国时期就已在中国出现,比欧洲国家要早2000年左右。 风筝不仅是玩具,还可用来进行通讯和充当武器。 铸铜术始于夏而盛于商,商代青铜制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显得无与伦比。 地动仪由我国东汉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张衡所发明,外形如巨大的酒盅,8条嘴里含有铜丸的龙悬挂其上,每条龙下方放置有铜蟾蜍。 如遇地震,相应方位龙嘴中的铜丸会自动落入下端的蟾蜍嘴中,为世界最早的测地震方位的仪器。 至于我国古代航海造船术,在东汉时就已经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其间的很多技术为1000多年后的西方国家所采用。 造纸术源于西汉,但东汉蔡伦一改用麻质纤维造纸的传统,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来造纸,纸质出色,当时有“蔡侯纸”之称。 铜铸币始于商朝,但在战国达到铸造高峰,刀币、布币、圆形币不一而足,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欣赏着这一款款币,祖先们的成就深深地在我们心中打下了烙印。


1992年所发行的古代科技发明发现贵金属币中,所有正式发行的币正面均为长城图案。 但有一处不可不提: 当年由于在出样时要对比效果,因此试铸了几枚1盎司金币和22克银币的样币,其和普通1盎司金币和22克银币的不同之处在于样币的正面图案并非长城,而是国徽; 而背面图案依旧是司南、铸铜术和地动仪等等。 此样币后来从该币经销商: 美国熊猫公司(PandaAmerica Corporation)总裁马丁•威斯(Martin Weiss)手中流出,现存放于台湾币商手中,弥足珍贵。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组古代科技发明发现公斤银币是新中国银币中最顶级品之一。 有关这套公斤银币,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虽然此套币的正面年号是1992,事实上这套币直至1997年才正式铸造。 原因是1992年的时候这套币本来预期难以销售出去,但到了1997年由于中国国内邮币卡市场的疯狂暴涨,致使这套币终于从图谱之上来到人间。 而且,该币竟然是美国熊猫公司的一个员工以个人名义向中国金币总公司下的订单。 一套法定货币走过如此的曲折历程,非常耐人寻味,并将永远载入中国当代贵金属币发行史。 公斤银币的铸造量一共为50套,每套5枚,因此总共铸造了250枚。 而现行所有正式出版的中国当代贵金属币图录或工具书上对此套币的发行量均写成250套,这纯粹是个笔误。 而且从全世界藏家现所发现的该币证书来看,证书编号确实没有超过50号的。 至于刚才提到的两款公斤金币,由于只有区区10枚,其价值更远在公斤银币之上。 由于我国内地贵金属币藏家起步较晚,因此这两款国宝目前基本上都落入了美国、德国、俄罗斯和新加坡等国外藏家手中。 也许是太过珍贵的缘故,这两款金币的流向基本上很难跟踪,遑论在国内市场上出现它们的身影了。 有关这两款国宝最近一次抛头露面发生在2003年初德国慕尼黑的一场钱币拍卖会上。 当时陈景林先生和俄罗斯大藏家竞买这两款金币,最后由俄罗斯藏家以相当于人民币60万元左右的成交价竞得。 国宝未能回归祖国,实在可惜。


1盎司铂币也是弥足珍贵的品种。 新中国铂币中,以1盎司为最大规格,迄今为止共出了23款: 其中熊猫币4款、古代科技发明发现币5款、生肖币12款,以及麒麟币2款。 但从发行量上来看,毫无疑问是1盎司的古代科技发明发现铂币最为顶级。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和本系列里其他币不同,1盎司金币的销售包装有两种: 一种是上述的套装,还有一种是单枚币的独立包装。 因为国外藏家并不拘泥于中国藏家按套集币的方式,因此经独立包装销售散开之后,成套的1盎司金币就变得难以寻觅。 估计1盎司成套金币的存量只在500套左右。


本年的22克银币,在《德国硬币》杂志所举办的1992年度世界各国硬币排行榜中,古代航海造船光荣入选年度世界10佳硬币,并名列第5。 此币由沈阳造币厂工艺师谷英斌先生倾情设计和雕刻,十分精美,的确令人爱不释手。 该币能荣膺世界顶级大奖,确实是实至名归。 当然还要补充的是: 中国金币总公司对1992和1993年度发行的所有金银币品种进行了内部评比,结果1992年古代科技发明第1组币众望所归,获得一等奖(另一个一等奖为世界文化名人三组币)。 古代科技发明第1组币能连连获誉,必将彪炳中国钱币史册。


事实上在今天,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评价古代科技发明发现系列贵金属币,我们都会将它们归入极其珍贵的当代币行列。 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国人的富裕程度远未到今天的地步,因此当年这些币主要流往美国、德国和日本进行沉淀和收藏。 大概由于铸造品种过于繁多、销售价格过于高昂的关系,因此该系列之币在面世后,并未出现理想中的抢购潮,反而对经销商的资金流造成了严重的占压。 由于市场表现不理想,到了1993年,古代科技发明发现系列币无论是品种还是规格均开始大幅缩水……


0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南方人物周刊  ·  创造历史,哪吒怎么能火成这样?
昨天
逆行的狗  ·  搭建属于你自己的AI知识库
昨天
逆行的狗  ·  搭建属于你自己的AI知识库
昨天
信息平权  ·  阿里超预期的关键点
3 天前
信息平权  ·  阿里超预期的关键点
3 天前
济宁潮事儿  ·  男友让女友车内干了件事!真吓人!!
8 年前
占豪  ·  再见,中国房子
7 年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实战经验|我在做后台产品中收获的9条经验
7 年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福州瑞芯微电子将登陆创业板
7 年前
费斯托中国  ·  好味道灌出来!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