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最近的年轻人,流行在麦当劳过30大寿 ·  昨天  
新周刊  ·  你坐的网约车为什么总是臭臭的?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诗人,歌者,本是同根生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油腻”的小学生作文,究竟是谁的错?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科幻作家宝树:读科幻是一件危险的事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5-26 21:45

正文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适逢全球性的勒索病毒爆发,许多国家几十万台电脑上的资料被锁死,要支付一大笔比特币才能解开,还有人说给了钱也没用。总之不计其数的受害者都面对着一种高科技的可怕威胁而不知所措。这在十多年前还是典型的科幻小说里才会发生的灾难,现在却真真切切地降临在这个世界上。

由此想到一个问题,身为一个写科幻的所谓作家,这几年也是常被人问起的:为什么要需要科幻?读科幻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本文作者,科幻作家宝树

可能你会以为我想告诉大家的答案是,科幻小说里早有类似的预言(比如尼尔·斯蒂芬森92年的小说《雪崩》里,某种电脑病毒就差点毁灭世界),如果我们常读科幻,就能更好地应对和解决问题。另外还有其他许多当代热议的重大课题,从全球变暖到转基因,从人工智能到纳米技术,都可以在早几十年的科幻小说里找到先例。科幻这么重要,我们还能不读科幻吗?

但很遗憾,恐怕不是这么回事。我是一个科幻作家,但是碰到勒索病毒这种事,我也只能按照专业人士的建议去下载补丁和检查端口,和一般人没什么区别。如果某个科幻作家能自己解决问题,那大概只是因为他本身也是电脑达人。就像熟读《孙子兵法》也不可能让一个普通人用兵如神那样,单单科幻小说没法帮我们解决任何现实问题。碰到电脑病毒,你还是得下杀毒软件,碰到雾霾天你还是得戴口罩,万一外星人杀过来了,你还是只有投降或者落荒而逃。若说科幻能教会我们什么,那也只有《银河系漫游指南》中的那句“Don’t panic”了。

但科幻对未来的预言又是怎么回事?这或许是对科幻最大的误解,科幻不是像未来学家那样预测最具有现实可能性的未来,而是让自己沉浸在到各种可能中,去想象千奇百怪、匪夷所思的未来,以及过去和架空世界。为了让这些可能的世界有根有据,科幻作家当然也会参考一些现实的科技革新和发展趋势,也会不时有小说中的构想真的在世界上实现。但这不是科幻的本意。一系列最伟大的科幻作品,譬如威尔斯的《时间机器》、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和阿西莫夫的《基地》,作为预言都谬以千里,堪称笑柄:我们既没有发明时间机器、也没有在2001年殖民太阳系,至于未来出现银河帝国的可能性,大概也接近于零。

那么科幻就只是一种编造的“故事”,和其他故事没有区别吗?诚然,把科幻单纯作为虚构故事看待,也可以得到一些阅读乐趣。但科幻在这一点上没什么特别的优势,甚至等而下之。论情节的精彩刺激,它往往不及武侠、玄幻,论爱恨的催人泪下,又不及青春、言情,至于人物塑造的饱满、世情描绘的纤微,更难望主流文学的项背。似乎唯一可称道的,是多少能学到一些科学知识,但就此而言,也是价值有限,随便一部《费曼物理学讲义》,便胜过所有科幻名著的总和。

所以,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读科幻呢?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阅读体验,也有一千种理由。我给出的答案也只是我个人的,这个答案,坦白讲就是——

不需要读科幻,这东西太危险。

科幻是一种逃离,它带你逃离现实的引力,逃到和虚无差不多的虚构中。不仅是对具体人事的虚构,而是虚构整个世界。那是宇宙的边缘,时间的尽头。那里银河璀璨,生命摇曳。那里巨兽奔腾,星舰穿梭。那些世界的神秘造物唱着诱人的歌谣,如同塞壬。但那里和你有什么关系?这个世界——你生活的世界上更值得你关心的事还有太多,诸如考试、找工作、按揭买房和结婚生娃。对此,有些小说是很有用处的,它们是想象在这世界上以一种更惬意的方式生活,能激励你奋斗,至少让你放松一下。但科幻却告诉你,这个世界不过是无限时空中的一粒微尘,在遥远不可触及的地方,有一些更宏大深远的东西会魅惑你的心灵。科幻很危险,它会带你逃离这个世界,虽然只是短暂的旅行,但沉迷于科幻却会让你变成别人眼中的边缘。

科幻又是一种束缚,它的幻想可不像其他幻想文学那样愉悦。许多幻想作品里,主人公虽然也有痛苦挫折,但到最后总可以自由自在地屠龙灭神,睥睨天地,多痛快啊!但科幻却是人和自然艰苦卓绝的斗争。科幻中的人类几乎总是处于被压倒的困境之中,太阳即将爆炸,彗星就要撞击,失控的飞船漂泊在太空深处,恐怖的瘟疫席卷全世界……没有神明和魔法来拯救我们,也不是干掉几个大反派就能搞定一切。要绞尽脑汁地研究自然和社会规律,设想出巧妙的方法,才有可能获得一线生机。甚至这场斗争最后的胜利者也不一定是人类。譬如《时间机器》中,三千万年后的地球上的人已经消失于时间洪流中,荒芜的血色海岸边,只有巨大的怪蟹爬动。读这样绝望的作品,又有什么意义呢?真是莫名其妙。

科幻更是一种颠覆,它冲击你的认知,摧毁你的价值观,让你感觉到熟悉的一切都充满了莫测的危险。天上的点点繁星,会变成毁灭地球的黑暗森林;日用的电脑网络,也会成为奴役人类的恐怖主宰;任何一种看上去很美的新技术都可能带来灾难,世界末日随时可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降临。刚开始你大概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这不过是幻想嘛。但远不止如此,你会渐渐发现,想象的下面是一些冰冷坚硬的逻辑。如果你是宗教徒,你会去思考上帝是只创造了人类还是也创造了外星人,外星人有没有灵魂这样的棘手问题;如果你是无神论者,你也得去反思《1984》或者《美丽新世界》中的社会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人类是否可能坠入这样的深渊。它放大了现实的问题,甚至找到一些本来不存在的问题,强迫你去怀疑和思考,自然也可能颠覆你的人生轨道。多么危险啊!

但一小撮死硬分子热爱这样的危险。对他们来说,它能唤起一种古老的激情,足以让灵魂颤栗。亚里士多德称为对世界的好奇,科幻学者苏恩文称为陌生化的认知。这种激情当然不是专属于科幻所有,而在智人这个种族的头脑中已经燃烧了几万年,它告诉我们在熟悉世界的背后,有着不可思议的真相,它在人的头脑中建立壮丽的景观,也冲击着同样是人的头脑所建构的现实世界。我们和这世界一直在进行一场危险的游戏,去认识它,去超越它,去改变它。

在科学发现中,在地理探险中,在精神的革命中,一代代先驱都能感到这种激情。在我们童年的梦想和中二的叛逆中,它的星点火花也曾闪烁。这种激情的燃烧改变了世界,并一直持续改变着世界——当然未必总是往好的方向去改变。所以我们现在有离不开的电脑,也有电脑病毒这样的烦心事。

科幻正是这种灵魂激情的产儿,它渊源很古老,但直到工业革命后才自觉地发明出自己的艺术,并以各种形式,将激情的火种散播到人群中去,最初是文字和故事,然后是画面和游戏。读科幻是危险的,但它是我们卑微灵魂对生命、宇宙和一切的渴求。它让我们这些普通人也能感到伟大的心智进行重大探索或构想时灵魂烈焰的余温,至少在短暂瞬间也能燃烧起来。这就是科幻的意义所在。它不讨好读者,而是召唤他们,前往莫测的危险中。

剑桥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和科普专家苗千老师当然不是一个普通读者,也非我这样的文字匠人,他有鉴于科幻的甚嚣尘上,流毒深远,最近在《三联生活周刊》的APP“中读”上开设了一个专栏《苗千·和你一起读科幻》,打算解读十几部科幻经典之作,从《弗兰肯斯坦》到《三体》,这些中外作品在最近两百年中塑造了科幻中最深邃和狂野的体验。如果你愿意听他分享自己的心得,与他一起翻开那些书页,最后还是无动于衷的话,恭喜你获得了免疫力。

当然,说不定你会被点燃灵魂深处的激情而沉溺其中,一发而不可收拾。对于沉迷科幻的可怕后果,我刚才已经给你以忠告。若你甘心和我们一起前往那些迷人而危险的世界,那么,后果自负。

(图片来自网络)


专栏介绍

不同的幻想世界有些看起来与现实相似,有些又截然不同,其间有哪些关联?文学直指人心与人性,科学是现代生活的基石,幻想则是通往未来的翅膀——科学,文学与幻想,三者应该以怎样的比例组合,发生怎么样的反应,才能产生出让人痴迷的科幻世界?每一部伟大的科幻作品都构建出一个不同的世界,探索这些奇异的幻想世界,我愿意做你的向导。

▲点击上图,订购专栏《苗千和你一起读科幻》


苗千专栏
读者评论精选


@孙燕姿 真是太棒噜,完全不够听!

@季大千  通篇读下来没有任何晦涩难懂的地方,有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非常期待对于《三体》二三的解说。

@常琨  苗老师,您好!一直期待这样的语音节目,真是雪中送炭。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听,儿子11岁,今天感慨的说我要读《三体》。知识丰富的苗老师脑电波扫描过的三体后深刻解读,通过寥寥数语打开了几扇窗。文学、物理、宇宙学……太精彩了!我预言苗老师未来粉丝的主体是中小学男生。苗老师加油!干趴下那些油头粉面的男明星,成为男孩子心中的偶像。



@leslie
在科普读物和科学影片中有各种解释方法试图帮助读者去理解高纬度,如果请喵老师来解释,您会用什么方法或比喻呢?反正我觉得《星际穿越》中的表现不是很理想,平面过人、二维进入三维的例子也别用啦。

作者回复:星际穿越主要是一个关于黑洞的故事,并不涉及维度问题。我建议大家不要过多讨论维度问题,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真正的科学问题和剧情上比较好。

@海棠
看过一篇大刘的访谈说本来构思的攻击方式是升维打击,因为不太好表现才改成降维,请问苗老师如果我们从三维升到四维会怎样,是变成一锅粒子粥?

作者回复:无论是升维还是降维,都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所以可以随意表达了。

@AOI
黑暗森林看到面壁者计划时,弃过一次,因为我觉得这个计划很天真,压根不可能执行得了,这么多国家,这么多利益阶层,总有地区和一部分人要被牺牲,就是一个国家里都不知道有几把算盘,究竟哪个国家和集团会全力配合面壁者?而且在这么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一觉醒来,换了天地,还会有人听他们的吗?他们的权力依仗什么?联合国就算了。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bug,难道就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想听苗老师的看法。

作者回复:这个情况写得是有点天真了。当然这不是一部政治或现实主义小说,所以不必太在意。我的感觉是作者一方面,想写出一种自己设想的全球范围的极权主义形态,另一方面又想表现人类在极端情况下的异化。但是这两方面表现得都不大成功,这可能和作者的生活环境个人经历都有关系。

@leslie
支持您对情节人物、科学背景的双重解读,我个人认为好科幻无一不是把人性的探讨作为内核的,《2001太空之旅》、《你一生的故事》、《索拉里星上的海》、《银翼杀手》等等等等~

作者回复:其实有些科幻作品就是把科学作为一个背景而已,比如《基地》系列,被认为是非常伟大的科幻小说,可是这种作品都解读不出什么特别重大的科学思想,因为其中全是幻想,倒是有些短故事比如《你一生的故事》、《机器姬》之类,里边蕴含着很多值得讨论的话题。


福利!!!

已订阅课程的用户可加入“苗千科幻读书会”,和苗博士一起探索奇异的科幻世界。点击👉订阅课程


点此→下载中读 写读感

or 识别图中二维码,下载『中读』APP

温馨提示:

中读APP已升级至5.1.2版本

请各位用户及时更新APP

or 关注中读微信号lifeweekerclub

"中读"现已全面上线,请到各大应用商店下载!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苗千·和你一起读科幻 』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