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高管会(ITGGH13)----与一群浪漫而有思想的IT高管同行,一同分享那些有价值、有意思的观点和事!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事业,咱们的IT高管社区。合作联系:[email protected]
来源:军武次位面,微信号:junwu233
抗战结束有七十多年了,当年浴血奋战的老兵,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也许下面这部微电影《老兵的约定》,会让你心头一震。
这部微电影的历史背景,正是发生在1943年的常德会战,这是抗战中22次大型战役之一。在二战的众多战场中,论时间之长,对比之悬殊,过程之艰苦,牺牲之惨重,一定非中国战场莫属。纳粹德国尽管很强,但美苏英旗鼓相当,只要顶住了闪电战,希特勒就只剩下被群殴的命运了。
但中日差距之大,几乎是以“明代”的水平来对抗已经现代化的日本,从9.18算起打了整整14年,其中单挑日本的时间长达十年,以冷兵器对抗日军的场面也并不鲜见。
▲在仍然占领对方大片国土的情况下投降,
在其它战场很少见,但这个胜利是货真价实的
胜利是那些不肯屈服,不肯放弃,明知不敌也要拼到底的中国军人打出来的,常德会战,就是抗战的一个缩影。严格来讲,常德会战是指从1943年11月2日到12月20日发生在湖南常德及近郊的战斗,不过,当后来的人们提到常德会战时,更多的是指从11月18日开始,持续16天的“常德守城战”。
▲日军指挥官,11军军长横山勇,
他没有料到57师会令他倍受打击
1943年下半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败相已露,意欲在占优势的中国战场上讨回一些便宜,重振士气,而当时中国为了确保滇缅公路,将精锐部队调往西南也让日军感觉有机可乘。日军第11军按照大本营的指示,拟订了进攻常德,借机大量消灭中国军队的作战计划,还很罕见地出动了伞兵部队。
▲时年41岁的余程万是黄埔一期,
之前无甚声名,常德血战成就了他
常德是湘西北的重镇和门户,也是物资集结中心和交通要冲,日军意欲大量消灭中国军队有生力量,就要“攻敌所必救”,常德这种地区核心性质的城市必然会成为目标。
▲57师的代号为“虎贲”
蒋介石对于常德的态度也是“必保”,试图将计就计,将日军吸引在常德予以围歼,同时发出严令“一定要守住常德,驻军须与城共存亡”,而驻守常德的,正是第74军57师,师长余程万回复:“保卫常德,本师官兵极感光荣,均抱与常德共存亡之决心……”。
▲博物馆中的飞虎旗
74军是在抗战中组建起来的一支部队,战斗力不俗,在之前的上高会战中表现优异,被授予第一号武功状飞虎旗,并得到了“抗日铁军”的称号,日军也畏惧三分。不过当常德城被团团包围时,日军指挥官横山勇却并不担心,因为守军仅是一支8千人的孤军而已(含63师188团和炮兵营),而日军则至少有两个师团。
▲74军是抗战期间唯一不靠美援
也能同日军打成1:1的部队
横山勇的自信不是没有理由——中日两军总体差距大,日军在战前筹划时通常按一比七来计算兵力,面对战斗力强的中国军队,这个比例会上升到一比五或一比三,但无论按哪个来算,日军的优势都非常明显,常德似乎唾手可得。
但真打起来,日军才发现,这次碰到了硬骨头。有飞机坦克协同,使出了毒气和细菌武器,付出一万两千人的伤亡,才勉强攻进常德。能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把日军打得心惊肉跳,除了在火力配制、战术运用方面的因素外,战斗到最后一人,最后一弹的坚强决心和意志,绝对是予以日军重大杀伤的第一原因。
孤军守孤城,单挑四倍于已的凶悍强敌,以善于坚守而著称的余程万自知没有退路,他在将平民疏散之后,向部下发布了文告——
“常德在东北临洞庭,南靠沅江,显然是一个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背水阵。在战术上,是不利于固守......无论敌寇对我们施以如何大的压力,我们唯一的答复,是血,是死,是光荣!”
在给妻子的信中,余程万写道:“此次奉命保卫常德,任务固甚重大,但余以为光荣,已决心为国牺牲,誓歼顽寇……”
师长有必死之念,部下自然做得到慷慨赴死。在这座无险可守、背水而战的小城,57师的8529名战士的确是血战到底,绝无退缩,“有一墙守一墙,有一壕守一壕,有一坑守一坑”成为全师的共同纪律。从野战打到巷战,没有一处是日军能够轻松拿下的。
▲清朝的常德城地图,可作为参考
常德一共有6个城门,大小西门、东门和北门是战斗最激烈的地方,日军进攻小西门遭到顽强抵抗,一丈多深的护城河,几乎被尸体填平。日军每占领一个阵地,都是在守军全部阵亡的情况下才能得手。巷战开始后,余程万下令不得随意变更防守位置,不少士兵都将下半身埋进弹坑,仅留上半身和枪械进行战斗,直至牺牲,是名副其实的“死守”。
从27日开始,守军已经到了各自为战的局面,28日的战斗最为惨烈,各级指挥官伤亡已经超过95%以上。由于久攻不下,天皇极为恼怒,下令第三师团必须于两日内进占常德,否则将予以严惩。天皇训令不敢不听,但对手又极其顽强,第三师团的师团长山本三男压力山大,向下属训话时,竟然涕泗横流。
师团长都被打哭了,这种情况可不多见。日军向城内抛撒传单,故意“围三厥一”,甚至丧心病狂地使用了毒气和细菌武器,企图动摇守军的军心。从11月27日开始,日军已经增兵至三万人,火炮数百门,而守军仅剩下五百余人,弹药所剩无几,兵力对比几乎接近1:100!
▲常德城被打成了一片瓦砾
但无论是毒气,细菌,火攻,还是心理战,统统不管用,57师仍在坚守,不跑更不降,恼羞成怒的日军火炮推到前沿打直瞄,才能一点一点地向前拱动。
▲常德会战中抓获的日军俘虏,
眼神中流露出困惑与不服
▲英勇牺牲的柴意新被追赠为中将,
团长追赠中将,非常罕见,
新中国也授予他烈士称号
▲孙明瑾牺牲时年仅三十八岁
表现英勇的57师仅幸存83人,而外围的救援部队也打了不少血战。预备第十师师长孙明谨救援心切,位置过于突出,遭日军突袭,混战中身中四弹牺牲。据日军记载,发现一名“高级军官”的遗体后,日军让一名被俘的上尉前来辨认,确认后将孙师长安葬,并恭立墓牌,上书“支那孙明瑾将军埋葬处”——勇敢的中国军人,就连敌人也得心生敬佩。
▲抗战胜利后,余程万找到作家张恨水,
将这场血战写成了小说《虎贲万岁》
常德会战被称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日军战后以“凄绝”形容,认为是“堪为保卫上海战役后最激烈之一次”。日军伤亡惨重,不得喘息,连战场都没来得及打扫就慌忙撤离——常德收复后,城内发现大量日军尸体,被集中掩埋于城外,称为“倭坟”。
▲被缴获的日军旗帜
57师的顽强作战不仅给日军造成了重大伤亡,更令鬼子见识了中国人的抵抗意志——看起来根本就没有打赢的希望,守军却战至了最后一人!面对这种精神,无论对手是谁,都会为之胆寒,为之敬重。在万般不如人的情况下,中国人正是靠着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才能撑到底。
▲常德会战阵亡将士公墓,
“天地正气”由蒋介石题写
许多人都认为是美国的原子弹结束了战争,此话也不能说是错,但如果自己顶不住,先放弃了,垮掉了,不要说原子弹,就是上帝也救不了——天助自助者,一个国家,一支军队,或者一个人,就得有那么一种绝不服输的浑劲和认死理的坚韧,才能配拥有与命运相搏,并且扭转乾坤的机会。
▲为生而战,为希望而战,
这是正义势力与法西斯的根本区别
老兵吴荣凯是是柴意新团长身边的书记员,当余程万决定突围时,柴团长把吴荣凯推到第171团杜鼎全团长面前,让杜团长一定要把他带出去,吴荣凯哭求留下,柴团长这样说道:“我留下是拼命了啊,你还年轻,不能留下,走吧!”
▲老兵吴荣凯
吴荣凯最后跟随余程万突围,又跟随援军打回了常德——战争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死,而为了生,让年轻人活下去,传递火种,争取最后胜利,让战争的真相流传后世,也许正是柴团长执意让小伙子突围的深意。
今天推荐的微电影《老兵的约定》正是取材于另一位老兵陈锡强的真实故事,他同样是受命于长官“活下去”的嘱托才得以幸存 —— 每一位抗战老兵,都是一座活着的纪念碑。为了让近百岁高龄的老人能够顺利抵达常德祭拜战友,南航尽最大努力提供了最好的服务,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先烈的缅怀。
《老兵的约定》是中国南方航空出品、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张荣吉执导、改编自真人真事的品牌微电影。微电影以抗战老兵陈锡强的真实故事为蓝本,带人们重回常德会战的现场,感受抗战的残酷与惨烈,感怀老兵跨越千里的执着与坚守。故事的原型是从数百条与南航有关的新闻中筛选出来的,真实的故事题材蕴含着巨大的共情潜能,带给社会强大的正能量。
片中大量常德会战的场景,这段历史进行了严格的考证,以国民革命军74军为原型,按照历史真实还原了军官和士兵的军服和武器,甚至找到了著名的‘虎贲师’袖标。战场外景地挖掘了几百平方米的坑道,用燃烧轮胎、焦树、铁丝网等营造出真实的战争场景,用了从二战时期保存下来的马克沁重机枪,并发射空包弹拍摄枪战场景。场面宏大的爆炸场面是由专业的爆破团队执行,从效果上看已达到专业电影级水平,比一些抗日神剧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在军武菌看来,如果每一个公司和企业,在做推广宣传的时候,依旧能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不忘为了保卫祖国而付出热血的老兵们,这样的内容,我们军武肯定帮忙,比那些花大把大把的钱请一些水嫩嫩的明星小鲜肉拍广告值多了!
参考资料:腾讯文化,腾讯新闻,新民晚报,民航资源网(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军武次位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融资项目征集】商业计划书请发送到IT高管会邮箱:[email protected],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简介、行业分析、市场痛点、功能介绍、团队介绍、竞争对手、盈利方式、融资计划等。
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或主页面的菜单,加入IT高管会!
-----------------
IT高管会:与一群浪漫而有思想的IT高管同行。
欢迎与我们一同分享那些有价值、有意思的观点和事情,公众账号:ITGGH13
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或主页面的菜单,加入IT高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