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的菜鸟大会上,银泰商业集团执行董事兼CEO陈晓东在参加论坛时,说了这样一段话,谈到了他对新零售的理解以及和物流(供应链)的关系。
陈晓东:供应链和物流应该还是两件事,物流在新技术和大数据的应用上可以提升效率,供应链的整合其实是商业利益再重合的过程,新零售的必要条件是供应链打通,但是并不是充分条件,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们要面对的是原来固有的这种树型结构产生的僵化,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新技术、大数据的挑战,其实最重要的是原来线下一些基本僵化的树型结构。
第二,原来主动权是供方的,现在已经完全转移到了需方,之后他们会转移到数据上,在此前的话,是人找货,现在是货找人。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我觉得物流应该适应这种新的环境,去匹配在生产之后,让它如何最接近需要它的消费者,这是我们今后物流的真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划线部分,陈晓东说,供应链打通是新零售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为什么?
当时说话的语境,是在谈论新零售对物流的影响。同时在场的还有史苗(菜鸟网络副总裁)、周韶宁(百世物流董事长、总裁)、钟鸣(飞利浦大中华区生活事业部总裁)、魏客礼(奥乐齐中国区总裁),主持人是阿里研究院高红冰院长,也是新零售官方定义的提出者。在这一次大会上,供应链被阿里方面反复提及,这段话则是在含蓄的提醒,仅仅有供应链的改变是不够的。
《零售老板内参》APP(微信ID:lslb168)用这段话请教了业内很多人的理解,发现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但是都拓宽了我们对新零售的理解,最后《零售老板内参》APP(微信ID:lslb168)再附上陈晓东先生自己的回复。
第一种理解:货找人的背景下,物流体系需更完整。
我比较赞同他的说法,因为之前是传统行业,确实是人找货,人找货也是去找性价比最高的商品,而且在这种前提下,物流不是重点。反而在资本推动下,在大数据时代,是货找人,更多的商品被推到了前台,但是市场份额几乎都很低,而且在B2B混战中,大家不仅拼的是物流,更多的是在拼从原产地,找更多的高毛利产品,加上完整的物流体系。
第二种理解:百货业态更加强调空间感。
从这段话引申,对于新零售可以从两个维度去理解,从用户的角度来说,零售存在时间感和空间感。时间感对应的基础设施就是物流,但是空间感可能跨越大数据的场景较多。
有时候,零售其实并不是非常依赖时间感。在百货领域和餐饮等其他领域不一样,要看实际经营的品类的情况。强体验的业态,可能更加强调的是空间感。
此外,供应链的打通并不是每个公司都有实力进行打通,它其实要求的硬件软件,架构流程权限,对组织架构的灵活性要求还是蛮高的,说是必要的,那么你目前没有能力,不能打通供应链,也不意味着你不能做新零售。
第三种理解:门店即产品。
首先要明确概念,什么是供应链,什么是物流。
其实传统零售业没有供应链,所谓的供应链就是买手,买手其实相当于制造企业的供应链,还是比较简单。制造型企业的供应链更加复杂,再来说物流,其实零售企业的物流过去主要是仓到门。
这个话我理解,陈晓东先生是把门店理解成一个产品,就像一部手机一样,门店内的商品组合就是产品的供应链。说供应链只是必要条件,就是说仅仅供应链的变革还不够,他实际上是否定了零售商的买手制,不足以帮助零售业转型。
最后,陈晓东回复:
打通供应链和会员打通两个都是必要条件,所以只打通供应链,会员没有全网通,还是做不成新零售的。而且那天会议上说的是物流链,所以物流链和供应链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主要是在于利益分配(不同)。
看了陈晓东先生和其他同学的回复,大家是不是有更多的启发了,如果对于这个问题您有看法要说,欢迎留言评论讨论。
本文图片来自:Yestone 邑石网正版图库,http://www.yesto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