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谷雨CHN
探秘最地道的匠人,发现最质朴的生活。 讲述每一个手艺人的故事,收藏每一个中国人的匠心。 订阅微信:GUYU-CHN,关注更多中国传统手艺原创视频。 关注B站/腾讯视频:谷雨中国 关注微博:GUYU谷雨-九野 官方QQ粉丝群(4群): 463366251;了解拍摄动态、拍摄花絮、拍摄内容。
51好读  ›  专栏  ›  谷雨CHN

见过用陶艺做茶杯,却没见过用来做缸,这位大叔刷新我们见识

谷雨CHN  · 简书  ·  · 2017-11-02 11:53

正文


谷雨丨他和他的缸,从宋朝而来_腾讯视频


他一直觉得自己活得不太像个标准的现代人。

总爱追寻古人治器气度:爱逛鬼市、入手南宋破碎瓷片、收集宋元泥塑阴模……


当然,还有一些仪式感:穿着古朴服饰,为喝一杯茶,跑到距家几十里外的“上天竺”取山泉……

他是李增龙,善值堂创始人,一个有缸一样心胸的当代年轻陶艺艺术家。


看到他做的缸,我才明白缸原来也可以做的这么漂亮。古法造缸,最常见的是盘筑技法,工序繁多,极其不易,特别是背着几十斤的泥条,一圈一圈盘筑起来,整个流程显得尤其厚重,成品往往也非常雄浑古朴。


而他做缸,虽与古人不同,但一直紧守古人治器礼法;在他的作品里,不仅可窥见中国传统井栏和明式家具遗意,也可领略当代极简主义的魅力。


匚当代陶瓷艺术最缺的就是古人礼法

只有了解历史,了解古人治器,走的越深,你就越觉得古人的智慧,是我们现在无法匹及的。


创作一个器物,应该是随心所欲的,就该是一个人性或者天性的释放。但事实上作为一个职业陶艺家,必须紧从行业规范,这种规范是不能逾越的,这既是对行业规范的一种尊重,也是对器物本身的造型和实用功能以及它所演义出来的精神涵养的尊重,这便是器物的礼和法。


“传统文化里一个简单的内核就是守本份,所谓的守本份就是守这个行业里面的材质、悟性等方面的本真,它自己本来应该释放的一个魅力的本份,这个是我一直在坚持的。”


所以他造缸,极其谨慎。在造缸的各个环节亲力亲为,这一方面是出于他自身对器物综合气度的追求,另一方面也能最大程度地呈现个人创造的魅力和价值。


对缸的装饰上,则直接体现出他紧守着古人礼法。无论是文字刻划,还是人物和动物造型的贴塑,都能惜塑如金、恰到好处。他还喜欢从他收集的数百个宋元泥塑阴模中选取适者,翻塑之后,饰于缸上,这也使得观者有意外之喜。


“作品呈现的形态可以多样,但能够把这样的一个精神诉求和精神意愿融入到你的器物造型里面,那我觉得你的创作就具有当代性。”


所以,他也不是一味的摹古,古代虽有很多值得让人学习的地方,但时代创新依然要有,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的进步。


匚超越古人?不,你错了

在治器新技法上因为技术进步,也许会有创新,但在作品气度上,后人真能超越古人吗?


李增龙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举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以碗为例,如果说新技法超越古人,有可能,因为时代有新科技出现。就手工拉坯,古人已经什么造型都做过了,景德镇在兴盛的时候,它的窑口就有上千座。一座窑一个月生产一万件来计,你想想它有多少个,所谓的新造型,都是异想天开的造型,已经不像碗了。


确实,在一个纯手工艺的时代,中国上千年制瓷史,如果在这个基础上面妄言说自己的东西已经超越古人,那就是个笑话了。


匚日用即道

使用是对创作者最大的尊重。花高价买了作品却藏而不用,并不能真正体现这件作品的价值。真正的美学要贴近生活,统一在“用”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