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元宇宙
中国新媒体大数据权威平台,国内最重要的舆情报告和软件供应商之一,国内制定各类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排行榜的权威机构。www.gsdata.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舆论场观察丨山西大同“破门亮灯”风波中的三大 ... ·  16 小时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哈尔滨举行丨一览 ... ·  2 天前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DeepSeek如何驱逐了传媒业?对于“系统 ...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2025年春节假期交通出行超23亿人次、大同 ...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瘫痪老人被抬至银行办业务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元宇宙

“漏斗效应”是什么?丨舆论知识点

清元宇宙  · 公众号  · 舆情  · 2018-08-22 17:39

正文


今天为大家科普 “漏斗效应 ”。


漏斗效应,指的是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呈现一种由上而下的衰减趋势。比如一个人心里想的是 100%的 信息,但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往往只有 80%。而当这80%的 信息进入别人的耳朵时,可能只剩下了 60%,真正能够被人理解、消化了的东西大概只有40%,等到这些人遵照领悟的40%具体行动时,已经变成20%了。这就是“ 沟通的漏斗 造成的。


漏斗效应除了多见于沟通中,也广泛出现在企业管理、营销推广、危机处理以及网络舆论中。


在营销推广中,无论何种推广模式都是要评估广告效果的,比如搜索引擎付费广告就存在 “展现量> 点击量 > 访问量 > 咨询量 > 订单量 ”的漏斗 效应。


在危机出现时,因为漏斗效应使得危机沟通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传播力度逐级递减的现象,与之对应的影响和执行力逐渐衰弱,从而导致的危机处理缓慢、危机扩大或升级。


而在网络舆论中,网络暴力的出现,除了网络对现实感的屏蔽,往往也是因为漏斗效应的存在,比如 2010年12月 凤姐去美国 电视台面试的新闻 ,刺激了很多网民的 “自我优越感”。 凤姐可能在美国当记者的逆转让无数网民 “羡慕嫉妒恨” ,而当这种情绪过于强烈,很多网民忽略了凤姐说自己被电视台欺骗而要自杀的 “雷”人消息 ,依旧集体沉浸在 “笑人无气人有”的 舆论之中,导致网络暴力的出现。



— [ THE END ] —



清博舆情系统地址(http://yuqing.gsdata.cn)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可免费使用清博舆情系统

| 清博报告 |


微信公号估值测试

微信千强年度报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