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推送美军电子战、反无人机等设备性能评估报告相关资料4篇。
一、产品与服务概览
-
Pasternack射频电缆组件
-
工艺标准
:采用J-STD焊接工艺及WHMA-A-620工艺制造,附带检验数据、测试报告及材料追溯信息。
-
应用场景
:适用于高可靠性需求场景(如电子战、通信情报),支持当日发货,降低故障成本。
EW/SIGINT天线调查
-
覆盖领域
:涵盖电子战(EW)、通信情报(COMINT)、电子情报(ELINT)天线技术。
-
获取方式
二、COMINT/通信ESM接收器核心参数分析
-
厂商及型号概览
-
主要厂商
:ASELSAN、BAE Systems、Elbit Systems等,联系方式包含电话、邮箱及官网。
-
接收器类型
:包括超外差/数字(Superhet/Digital)、直接采样(Direct Sampling)等。
技术参数分类
-
通道数量
:1至16通道(如CRS-2840B型号支持16通道)。
-
功耗
:单通道功耗低至<5 W,整机功耗最高340 W。
-
尺寸与重量
:典型尺寸为3.9×19×22英寸,重量范围5.5-80磅。
-
调制支持
-
测向技术
:支持相位相干操作(Phase Coherent DF)及宽带/窄带监测。
-
安装灵敏度
:典型值-110 dBm(基于6.25 kHz FFT分辨率)。
-
动态范围
-
工作频率范围
:覆盖20 MHz至18 GHz(如CR114A型号达0.5-18 GHz)。
-
瞬时带宽
:典型值为40 MHz/5 MHz/1 MHz(部分型号支持灵活配置)。
应用适配性
-
部署平台
:支持机载(Air)、舰载(Ship)、地面移动(Grd-Mob)等场景。
-
高级功能
:数字频谱处理、多任务并行操作(监测/测向/记录)。
三、厂商与型号技术对比
厂商
|
代表型号
|
瞬时带宽
|
动态范围
|
测向支持
|
通道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关键应用场景总结
-
电子战(EW)
:需高动态范围(>110 dB)及多通道支持,典型型号如CRS-2840B。
-
通信情报(COMINT)
:依赖宽频带覆盖(如0.5-18 GHz)与高灵敏度(<-100 dBm)。
-
移动部署
:优先选择低功耗(<50 W)、紧凑尺寸(<10英寸高)型号,如ELK-8284。
(注:报告内容基于文档提炼,技术参数与厂商信息以实际产品文档为准。)
该资料共8页
一、文档内容概述
-
文档类型
:技术产品调查,聚焦全球反无人机系统厂商及其产品规格对比。
-
核心目标
:梳理不同厂商C-UAS产品的技术参数、功能特性及适用场景,为采购、部署或技术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
用户群体
:国防安全部门、关键基础设施保护机构、技术采购决策者、反无人机领域研究人员。
二、厂商及产品市场概况
-
覆盖厂商
:Allen - Vanguard、ApolloShield、Aaronia AG、Battelle、CerbAir等国际主流C-UAS技术提供商。
-
产品形态
:涵盖固定式、移动式、便携式、机载及船载多类平台,适配不同作战环境需求。
三、关键技术与功能分析
1. 探测与跟踪技术
-
传感器类型
-
协同模式
:部分产品支持多传感器融合,提升探测精度与抗干扰能力。
2. 对抗措施分类
-
干扰技术
-
-
-
非干扰De-Sync协议操控(选择性接管无人机控制链路)
-
-
网络攻击
3. 干扰频段覆盖
-
主要频段
:2.4GHz、5.8GHz(民用无人机常用频段)、433MHz、900MHz、1.2GHz。
-
扩展能力
4. 平台部署特性
-
固定地面(grd-fix)
-
地面移动(grd-mob)
-
便携式(man-portable)
-
机载/船载(air/shp)
5. 差异化功能亮点
-
自主运行
-
多目标处理
-
白名单机制
-
视频链路干扰
-
地理定位与预警
四、产品规格参数对比
维度
|
典型参数范围
|
代表产品
|
干扰距离
|
|
Aaronia AG“Drone Detector”系列
|
重量与尺寸
|
|
Battelle“DroneDefender”手持设备
|
多目标能力
|
|
ApolloShield“Apollo Enterprise”
|
部署时间
|
|
|
五、行业术语释义
-
MODEL
:产品型号(如DroneDefender™、HPM C-UAS等)。
-
DETECTION SENSORS
-
COUNTERMEASURES
-
PLATFORM
-
WHITELISTING
六、应用场景建议
-
军事防御
-
城市安保
-
关键基础设施
-
单兵作战
该资料6页
本文节选自《电子防御杂志》2019年12月刊,聚焦电子战(EW)领域的雷达电子支援措施(ESM)与电子情报(ELINT)接收器技术,通过对比不同厂商的接收器型号及其技术参数,分析其在现代军事对抗中的性能特点与应用场景。
主要观点梳理
1. 多频段覆盖能力
2. 高动态性能与灵敏度
3. 技术类型与功能
4. 平台适应性与轻量化
5. 扩展功能与创新
总结
本文核心围绕现代电子战接收器的技术演进,强调以下关键能力:
-
宽频段覆盖与高动态性能
是应对复杂电磁环境的基础;
-
数字化与实时处理技术
显著提升威胁识别与响应速度;
-
轻量化设计与多平台适配
扩展了装备的战术应用场景。
这些技术特性共同支撑了电子战系统在现代军事行动中的核心作用——快速捕获、精准分析并压制敌方威胁。
该资料4页
本文聚焦于
机载雷达干扰器的技术配置与性能特点
,介绍了BAE Systems(美国)和Elbit Systems(以色列)两家公司的主要产品。这些系统旨在通过电子对抗技术(如雷达预警、干扰和反制措施)提升飞行器的战场生存能力,适应现代电子战中攻防一体化的需求。
主要观点梳理
1. 产品定位与功能多样性
2. 核心技术特征
3. 适配性与模块化设计
4. 性能参数共性
总结
本文的核心观点在于:
现代机载雷达干扰系统通过软件化架构、多功能集成和模块化设计,显著提升了电子战效率与平台适应性
。BAE和Elbit的产品虽侧重点不同(前者偏重大型战机,后者聚焦小型平台),但均以
快速响应、宽频覆盖和数字化技术
为核心竞争力,反映了电子战装备向智能化、轻量化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