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化纵横
《文化纵横》杂志,倡导文化重建,共同思想未来,精心为您提供深度阅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文化纵横

《文化纵横》半年精选合辑

文化纵横  · 公众号  ·  · 2024-08-01 15:51

正文


尊敬的读者朋友: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文化纵横的支持,我们特推出往期过刊的收藏组合,包含《「内卷」之外》、《人工智能,不只是技术变革》、《社会主义在中国》三期杂志,原价单本38元,组合特惠99元包邮。欢迎各位点击下方链接订阅:


欢迎订阅文化纵横精选组合


—  「内卷」之外  —

编辑手记
从潘晓来信到曹丰泽现象:在市场社会如何塑造青年精神
《文化纵横》编辑部

域外
“星链”在战场:第一次商业太空战争
张涵抒

封面选题:“内卷”之外
与其拿着放大镜去执着于眼前的问题,当代青年更需要一副望远镜来眺望时代的走向,并将自身成长与时代发展的大势融合在一起。

收起放大镜,拿起望远镜——中国青年的破局之路
修远基金会

个体与国家、青年与时代,实际上是相互塑造、共同前行的。


出征与“内卷”:青年网络思潮的双重节拍

余亮
在今天,有没有可能创造出一种平衡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新路径?如何在机制上配合思想与情感的“一带一路”,打开想象空间并给青年创造更多的“全球南方”通道?

走出“内卷”,奔赴新地:新时代中国青年该何去何从
廉思

“上岸”非洲?——新全球化下的青年“出海”

刘晗


世界观    

止渴之鸩:“无政府资本主义”与阿根廷的“依附”困局 

史庆  章永乐

              

哈佛招生案与美国政体变迁

左亦鲁

过去人们或许可以指望美国最高法院在非常时期扮演稳定器的角色,但今天的最高法院正处于权威和信任的最低点。 


经典重温

在思想斗争中赢得文化领导权

——中国近现代革命话语的形成过程及历史回溯 

干春松

当红军长征进入延安之后,通过《矛盾论》和《实践论》这样的著作,根据地的人民开始理解了革命的眼前任务与未来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


实事何以求是——毛泽东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

曾嵘  王立胜

               

政策        

中国债务问题中的关键堵点

冯万奇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基于我国特有的国有经济独特制度优势,建议国家强能够控制和影响的产业链上游的生产要素价格适当下调,国有经济让出的利润即可以传递给民营经济和居民个人。


新型跨国企业        

《原神》在巴西“启动”                             

梁颖怡  闵雪飞 


中国企业“走出去”中的控制权问题

刘玉照  熊健然


海外中资企业为何扎根难?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18国的调查分析

沈圆圆  孔建勋

尽管中资企业在学习当地企业成功经验方面态度积极,但是“外来者”的信任危机仍然带给中资企业不同程度的嵌入焦虑。

                                        

历史观      

冷战之殇——柴尔德考古学的反战思考

李零





—  人工智能,不只是技术变革  —

编辑手记
创新时代的两个难题
《文化纵横》编辑部

域外
人工智能作为内容生产的基础设施
陈辉 王儒西

特稿
想象一种“有法有天”的人间秩序
赵刚
‍‍‍‍‍‍‍‍社会主义革命中曾有“天”的转语——谓之“人民”。但 20 世纪80 年代陈映真最尖锐的痛感就是,他在当时中国大陆所遭遇到的“新启蒙”知识分子几无例外地都不再相信“人民”,甚至说“谁是人民?我就是人民!”。

封面选题:人工智能,不只是技术变革
人工智能时代先声已至,但技术彻底融入社会还需漫长的跋涉。

智能革命还是“规模”革命?——历史视野下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演化
李寅


人工智能不应成为资本的“独角戏”

郑戈
人工智能最初是 20 世纪的一项重大公共项目,后来被无情地私有化,为金字塔顶端的极少数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可悲的是,被收割的“韭菜”们还不断惊叹科技巨头向它们展示的魔法,沉迷于“AI 狂想曲”。

“卫星地带”:数据中心扩张的地缘逻辑
何彦晖

未完成的知识生产革命,以及法律可以做什么?

胡凌

现阶段的法律和政策重点是确保生成式 AI 能在社会知识汇总整合与劳动者组织整合双重意义上尽快完善。


焦点

意外的经济转型:俄乌冲突与俄罗斯的再工业化

徐坡岭


专题:换道赛车: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启示

改变世界的新机器?——新能源汽车全球竞争的前景

封凯栋 陈俊廷

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任何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乐观“速胜论”都可能是不现实的。


国有车企如何面对颠覆性技术革命——以上汽为例

范文 高柏


“风投发展型”政府与合肥新能源汽车的崛起              

朱兰 高柏 黄迈

               

全球南方   

印度在“全球南方”想要什么?

卢光盛 聂姣

“全球南方”不应是排斥性框架。只有中印协同合作,才能真正推动全球秩序向更平等、更安全、更公正方向发展。


南南合流:非洲如何成为下一个亚洲

刘海方


海外民族志

中国援非医疗队:在新自由主义卫生泥潭中摸索前行                            

齐腾飞 高良敏

                                        

观察·社会

“饭圈化”:移动互联时代的群体组织与行为逻辑

金方廷


学术评论

经济学知识生产的内在特性——兼论中国经济学往何处去?

卢荻







—  社会主义在中国 —

编辑手记
全球危机时代的中国社会主义
《文化纵横》编辑部

域外
谁在杀死TikTok?    
林一五

封面选题:社会主义在中国:历史与可能
实验性也带来了复杂性,这给人们认识和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和改革带来了困难。

对社会主义和改革复杂性的一些思考
李陀
‍‍‍‍
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思考“生民社会主义”
孙歌

焦点
战略性工业扩散:中国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底线思维
严鹏


中国会否丧失世界工厂地位?——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与中国的政策选择

苏庆义 桂子豪

观察·文化

“子弹”为什么还在飞?——网络文化生产的“非法兴起”

沈伟伟

互联网革命在中国掀起的文化变革,则因我国技术民主化和知识产权“弱保护”状态而具备时代先锋意义。


专题:直面粮食安全

走出“全球化陷阱”——中国粮食安全战略转型与全球食物体系重构

占少华 王清华

中国农业为什么必须生态转型?

丁玲 许准

既然工业文明发展出的绿色革命已经明显开始走向反面,整个世界实际上都面临着如何转向生态文明,如何在生态文明下解决吃饭问题的挑战。


粮食不安全:发展中国家是如何丧失粮食主动权的             

焦玉平

               

国富论

迎接后工业化社会

陆铭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治理模式变迁

马莹 甄志宏


全球南方

葡语世界眼中的全球南方                            

王渊

全球南方也许本质上难以明确界定,但它的潜能也许正在于此,它的意义与作用需要来自南方的人民共同求索。

                                     

学术评论

进一步改造我们的学习——从罗素基于学习的文明叙事说起

童世骏




《文化纵横》官方抖音店铺新店开业

扫码领福利享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