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世界
传播科学知识 倡导科学方法 弘扬科学精神 建设科学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赛先生  ·  诺奖得主Jennifer ... ·  3 天前  
宇宙解码  ·  隐藏的现实:多重宇宙的可能性多达九种 ·  2 天前  
环球科学  ·  2024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世界

把微积分变容易!

科学世界  · 公众号  · 科学  · 2019-09-23 18:02

正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最新一期的《科学世界》。封面特辑是“零基础读懂微积分”。微分和积分都是极为重要的数学工具。不仅科学与工程领域经常使用,就连经济和金融领域也离不开它。但是,微积分这个概念似乎很“高冷”,总让人觉得难以理解。

微积分真的那么难吗?


有没有什么更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微积分?

快来听听院士怎么说。




把微积分变容易


恩格斯说,在一切理论成就中,未必再有什么像17世纪下半叶微积分的发明那样,被看作人类精神的最高胜利了。

微积分不仅仅是人类伟大的理论成就和精神胜利,而且其应用极广。《科学世界》这一期有关微积分的科普文章,其中列举了微积分的一系列重要应用。而微积分的新的应用,还在不断涌现。例如,今年还有另一本科普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微积分战胜艾滋病的文章,讲的是科学家在微积分的帮助下找到了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的故事。

由牛顿和莱布尼茨创建的微积分,是第一代的微积分。这是说不清楚的微积分。原理说不清楚,但应用仍蓬勃发展。微积分在说不清楚的情形下向前发展了一百三十多年。


本期的微积分特辑中,对微积分发展史上一系列数学家的贡献做了简要的介绍。

由柯西和维尔斯特拉斯等,建立了严谨的极限理论和实数理论,巩固了微积分的基础,这是第二代的微积分。微积分终于说清楚了。但是由于概念和理论繁琐迂回,多数学子听不明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又发展了一百七十多年,直到今天。

历史上,以拉格朗日为代表的一些数学家,曾致力于不用无穷小也不用极限概念来建立微积分,但最终都没有成功。于是普遍认为极限或无穷小是微积分的基础。《普林斯顿微积分读本》第三章,开头就说:如果没有极限概念,微积分将不复存在。

几十年来,一些数学家致力于发展直观易懂、简易明快而不失严谨的第三代微积分。美国数学家拉克斯的书《微积分及其应用和计算》中,在这个方向有创新的研究。更多的学者,在微积分的直观化通俗化方面推出作品。中国数学工作者致力于此也有二十多年,出版了《画中漫游微积分》《微积分快餐》《微积分减肥快跑》《不用极限的微积分》等深入浅出的新一代微积分科普读物,还为北京、深圳、保定、大连、滨州几所高校写了基于新概念的微积分讲义,用于教学实践,让学习者能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明白其原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林群院士和笔者最近合作的“微积分之前可以做些什么”(《高等数学研究》2019年1月)一文表明,从一些很平常的想法出发,即使没有微积分(当然不用极限也不用无穷小),也能够系统而简捷地解决通常认为用微积分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些初等的方法适当包装一下,就成了第三代微积分基础的一部分。

第一代微积分和第二代微积分,在具体计算方法上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对原理的说明,前者说不清楚,后者说清楚了。

第三代微积分和前两代微积分,在具体计算方法上也没有不同。只是不用极限也不用无穷小,把原理说得更容易听明白,推理过程更平易简捷而同样严谨。


有的读者会问,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不用极限或无穷小怎么可能说明呢? 其实很简单: 对于匀速运动,它们相等; 非匀速情形,瞬时速度有时比平均速度大,也有时比平均速度小。 这个道理,小学生也不难理解。

前两代微积分,是从微观入手分析问题,再将微观转化为宏观,解决宏观的问题。而新一代的微积分,则发现了从宏观入手的途径,既能直接解决宏观的问题,也能通过转化解决微观的问题。新一代的微积分并不排斥极限和无穷小,只是把微积分放在极限理论之前来学习。微积分懂了,极限也好学了。但是,没有极限就没有微积分,已经成为历史。

著名的数学家阿蒂亚在1976年就任伦敦数学会主席时的演说中,有这样几句话:“如果我们积累起来的经验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就必须不断努力把它们简化和统一。过去曾经使成年人困惑的问题,在以后的年代里,连孩子们都能容易地理解。”

让孩子们都能容易地理解微积分,为此,很多数学家、数学教师、科普作家孜孜以求。本期的特辑文章体现了这方面的努力,和新一代微积分大方向一致,都是为了把微积分变容易。
作者简介


张景中,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2007年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致力于定理机器证明和教育数学研究与实践。 曾获1995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2年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以及2005年和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热爱科普事业,著有《数学与哲学》《数学家的眼光》《从数学教育到教育数学》《一线串通的初等数学》《不用极限的微积分》等书。



订阅链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