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风和日丽
公关和娱乐的混搭,做人要修炼公关,而做人也要享受娱乐。微博@一直风和日丽的风和君~ 合作邮箱 [email protected]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煮娱星球  ·  煮娱应援周报1221 | ... ·  昨天  
煮娱星球  ·  惊了!他俩真谈了啊? ·  2 天前  
煮娱星球  ·  撕x姐妹花重聚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风和日丽

从武术指导到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我们都欠成龙一张敬业福

风和日丽  · 公众号  · 娱乐  · 2017-03-09 19:07

正文

成龙的粉丝叫“龙迷”,他们这么评价过自己的爱豆:


“成龙,你便是我心中最醇的老酒。品你,须用尽我一生的光阴。”


刚刚结束的奥斯卡颁奖礼上,成龙拿下了终身成就奖,这是中国演员首获此奖项的殊荣。



去年成龙有两部电影上映,《绝地逃亡》收获票房8.89亿,《铁道飞虎》则有6.99亿。入行几十年,成龙一直用“大写的敬业”投入到事业,这一点是让人服气的,他确实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热血的“职业发展课程”。



今年成龙带来了贺岁档新作《机器之血》,担任监制和主演的成龙这次首次尝试了“科技大片”,整个海报就充满了科技感,点燃了期待值。


海报中,在拍摄期间备受影迷关注的“成龙打上悉尼歌剧院楼顶”场景终于露出真容,画面里的成龙手执绳索从高空飞跃歌剧院房顶,将国际化大场景与成龙标志性的冒险元素以一种全新形式结合在一起。


《机器之血》的首支概念预告也是展示了影片中另一重要元素:未来科技。视频在模拟生命与机器的复杂交融中开启,镜头跟随圆形细胞状物重组、演变,顺着交错的机械化血管涌动。




“所有生命必有一搏,每一滴血都等待唤醒”,这热血的文案也预示了本片的“未来感爆棚”。


悉尼歌剧院的这组全景镜头,看得人热血沸腾,想必歌剧院之战绝对是重头戏之一。成龙也成为全球首个站在悉尼歌剧院屋顶打斗的巨星。


这次成龙携手罗志祥,欧阳娜娜,夏侯云姗加盟,几乎无死角覆盖全龄层观众。


小猪罗志祥的加盟,应该会让这部电影的“喜剧细胞”升级,增强剧情的观赏度。


成龙7岁的时候拜于占元为师,进入戏剧学院学舞台表演的,学艺期满后,他开始做幕后,从武术指导到特技,还在《猛龙过江》里担任过李小龙替身。


在娱乐圈打拼,一定要学会熬,很多人都是从底层做起的,幕后转台前,配角转主角,懂得熬很重要,心中要有一把火,点燃自己的信念。


同时,还需要有智慧,懂得在狭缝中找机会。不管你在工作中担任什么角色,首先不能自暴自弃,然后就要找准机会“补位”,市场缺什么,你就得懂得补什么。



成龙最早能突围就是把“肯熬”和“智慧”融为了一体,他的风格独树一帜,无人能敌,这就是自己最好的“辨识度”。他从来都不会循规蹈矩,动作也是需要不断创新并且有“设计感”。


1978年,成龙主演了《蛇形刁手》,他将喜剧表演融入到了功夫电影中,确立了谐趣功夫的动作风格。之后在《醉拳》中,他也是以全新的角度重塑了黄飞鸿形象,功夫喜剧片是成龙最大的标签。



他会借鉴西方喜剧演员的表演手法,比如在《师弟出马》中,他就借鉴了卓别林的风格,将动作和喜剧融合得天衣无缝。这也能拉开动作片的受众人群,传统的动作片,太刚烈了,而加入了喜剧元素后,男女老少皆欢喜。



重温80年代成龙的专访内容,他当时说要把武打动作扩展到“全身接触”,不仅仅是简单的手部比划。他一直把“引领动作片潮流”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也是积极创新各种武打的细节,增强视觉的爆破感。



很多影迷对成龙电影的“动作细节”痴迷不已:


道具的运用和和动作的连贯配合得天衣无缝,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完善和毫无违和感。


成龙回顾早年自己的动作戏时,依然不满意,他没有那种沉醉感。有些人喜欢沉醉在过去的光环中,靠吃老本,浑浑噩噩地过后面的日子。


以前我们的动作电影,现在自己看都有点起鸡皮疙瘩,打打杀杀,动作漂亮,但现在我自己都看累了,因为那时候没有很注重讲故事。这其中暗示功夫的境界,会拍清澈的水面,时而水面又会模糊,这种东西他们以前拍过,未来还会继续拍。要把中国功夫推向世界,需要好的故事配上好的动作。


而成龙就是靠着这种“独树一帜”的创新精神,不断打磨自己的动作戏。越到后面,他越懂得如何把“说故事和动作戏”捆绑在一起,让动作戏更有层次感。


这大概就是“设计师”或者“创意师”的精神,永不满足,不断挑战自我。


他曾经在节目中分享过自己的心得:用细节赢得尊重。



但是成龙的“设计师”精神很接地气,因为他永远是一边不要命地肉搏,一边研究各种动作创意。


曾经有影迷设计过一张“成龙全身受伤图”,影迷都很心疼他,说“成龙的每根骨头都骨折过”,虽然有点夸张,但他每拍一部戏必定是遍体鳞伤。



所以他常常被描述成“不要命肉搏功夫界第一”,早年成龙拍戏的时候,为了追求动作的精准,一个动作常常NG几十次。


拍《少林门》,被打致完全失去知觉。



拍《醉拳》,眉骨受伤,眼角被踢爆。



成龙每次拍戏都要突破过去的自己,所以动作上会加大难度,总是旧伤新伤一起扛。



当动作演员大多都有被伤病折磨的晚年,成龙这种“不要命”的精神,确实要送给他一张敬业福。



这也难怪前段时间成龙要吐槽某些年轻演员吃不了苦。



对于事业的投入,往往你沉醉进去了,就不会在意自己的“血泪史”。


很多时候,我们陷入了一个怪圈:口嗨的不少,但实战的太少。


太多人上班都属于“矜持状态”,总是要做一番深层次的思想斗争,犹豫不前,大把时间浪费在不痛不痒的行动上。


就像现在一些“小年轻”演戏,总被粉丝吹捧成“你知道我们家爱豆有多努力么?”还没有到流血断骨的程度,就要被冠名“最敬业演员”,现在的敬业成本也太低了。



成龙从影50年以来,不断坚持,永不言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


他从小进戏剧学校学京剧,可以说没有童年,十年如一日地“磨炼”,枯燥而重复的“练功”让他学会不断沉淀。



心智成熟了,相当于掌握了一套心法,这时候再修炼招式,就水到渠成。成龙坦言从早期好莱坞电影中找过灵感,这种创新,经过成龙的重新演绎,通过另外一番诠释,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场景。


他还积极学习剪辑的技巧,尝试自己编写剧本,偷师各路导演,从演员的角度去了解真个行业的运作模式,他有很强烈的全局观。


这么多年,成龙电影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证明他很有远见,国内到好莱坞,将中国功夫发扬光大。



好莱坞大片里,随处可见成龙的这张名片。



学习可以保持好奇心,成龙就像一个“不老的顽童”,每次推出新片总会看到很多新鲜血液。


《机器之血》从筹备到完成拍摄,绝对是场硬仗,影片饱含科技元素的“近未来”概念,更是一次大胆尝试和突破。这一次,成龙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惊喜呢?




新浪微博/美拍:@一直风和日丽的风和君!

新浪娱乐专栏/网易号/头条号/企鹅号:风和日丽


--按下去,扫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