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道风物
地道风物是中国国家地理发起的互动平台,通过脚踏实地的风物发现之旅、值得信赖的线上线下原创内容,复兴原乡传统、寻访最佳物产、捕捉匠心民艺,分享最本真的生活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  敦煌冬日美食地图:穿越千年的味道之旅 ·  昨天  
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  敦煌冬日美食地图:穿越千年的味道之旅 ·  昨天  
地道风物  ·  中国进补第一大省,冬天抗寒全靠这一煲! ·  3 天前  
揭阳交通发布  ·  严厉打击“黑大巴” 护航秋游客运安全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道风物

中国春运第一城,90%的人读不对它的名字!

地道风物  · 公众号  · 旅游  · 2025-01-09 17:16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讲述了春运期间,安徽阜阳成为人口迁徙重要节点的故事。阜阳因对外务工大潮而知名,同时也是联通中原与江淮的枢纽重地。文章从阜阳的地缘文化、风土人情、美食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阜阳人的豪迈能拼的江湖气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阜阳在春运期间成为人口迁徙重要节点

春运期间,安徽阜阳是重要的人口迁徙节点,超过500万人将通过高铁、驾车、飞机和航运等方式离开这里,前往全国各地。阜阳西站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关键观点2: 阜阳的地缘优势

阜阳作为“天下之中”的河南的邻接地带,其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联通中原与江淮的枢纽重地。大小数十条河流为阜阳带来无限生机,自古因水运与江淮地区血脉相连。

关键观点3: 阜阳的风土人情和美食文化

阜阳地势平川,天时地利令其自两汉时期开始就以粮仓著称。阜阳的美食文化独特,如格拉条、牛肉汤、馓子等,它们展现了阜阳人热烈的生活风味和豪迈的气质。


正文





春运,这场星球上最为宏大的迁徙活动,即将来袭。每逢此时,在华北平原之南,豫皖交界之处,800余万人将风云际会,让安徽阜,本地人通常念fǔ/fú),成为这场大迁徙里最为重要的节点之一。


阜阳西站。 
摄影/航拍摄影师 张嘉乐


据相关部门预计,在40余天的春运里,每8分钟,就会有一趟高铁从这里开出,更有超过500万人将驾车从这里出发走向全国,若是再算上飞机和航运,每天会有近20万人,成为这座城市的归人或是过客。


  阜阳高铁西站出站口,
阜阳老乡回到家乡。
摄影/张天峰

上世纪九十年代,阜阳成为一座对外务工大潮的重镇,如今,有近300万阜阳“打工人”在外拼搏。但阜阳,远不止是一座因 “打工人”而出名的城市,而是联结中原城市群与长三角-淮河城市带的枢要。过去,她是汉魏之时的农垦重镇“粮食仓箱”,是欧阳修、苏轼等人文名家流连忘返的“颍淮善郡”如今,她则是一座兼通南北,豪迈旷放的潜力之城,是千万阜阳人共同托起的“皖北龙头”。


  阜阳交通区位示意图。
制图/刘耘硕




从“外出务工大市”到“皖北龙头”

1074万阜阳人如何逆袭?



你可能没听说过阜阳这个低调的名字,但你一定在生活中见到过阜阳人辛勤的身影。“石家庄正宗安徽牛肉板面”源于阜阳太和,“天津大麻花”多来自阜阳临泉。甚至,你能在江浙沪的高级日料店里见到许多说中原官话的板前师傅,此时若是低低对一句暗号——“板面我只吃羊肉的”,说不定就能换来vip服务。


为什么阜阳会成为一个千万级人口涌动的中心?首先就在于其邻接 “天下之中”的位置。


阜阳市区全景。 
摄影/航拍摄影师 张嘉乐

作为“天下之中”的河南,其轮廓是一个大大的C字,C字之内的主体,却是被周口、驻马店、信阳三市怀抱的安徽阜阳以及曾隶属阜阳的亳州。阜阳这座带着中原官话口音的城市,自古以来就与诸多中原重镇联系极为紧密。深受中原商文化影响的国之重宝龙虎纹青铜尊,正是在阜阳阜南出土。


发源于河南嵩山的淮河第一大支流颍河,经周口市进入阜阳后注入淮河,与泉河、西淝河、茨河等大小数十条河流一起,为阜阳这块千里沃野带来无限生机。阜阳处处河道通达,自古因水运与江淮地区血脉相连,成为了联通中原与江淮的枢纽重地。


阜阳三角洲公园。 
摄影/纸飞机航拍


其次,阜阳的丰沃风土,则是其成为人口大市的根基。


阜阳地势,可以说是一马平川。全市最高峰“万人山”海拔高达50米,还是数万人1958年建颍河闸时挖土堆积而成。位处南北过渡带上的阜阳,兼具北方光热与南国水力,天时地利,令其自两汉时期开始就以粮仓著称。如今,阜阳粮食产量达“百亿斤级”已有16年,2022年更是以全国0.48%耕地,种出了全国1%产量的粮食。


阜阳处处是沃土。 
摄影/张天峰


正因如此,从城名源头——东汉“阜阳侯国”以来的千年间,阜阳,真切应了“物阜民丰”四字。今日的阜阳颍州、颍东、颍泉3区,与颍上一县里无处不在的“颍”字,背后则是阜阳最为有名的一个旧称——颍州。


北魏孝昌四年(532)置颍州,时至北宋时期,连接中原、江淮的重地颍州来到其巅峰时期,欧阳修、苏轼、晏殊、周邦彦……轮番出任颍州知州,让这里堪称一宋风华的“名人堂”。大家欧阳修在滁州写下《醉翁亭记》这一千古名篇,在扬州开辟瘦西湖,然而,颍州才是他念念不忘的精神故乡、归老之地,一句“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让颍州西湖较之杭州西湖,也多煌不让。


颍州西湖。 
摄影/纸飞机航拍


然而,阜阳的命运,却在一时繁盛之后,迎来了折点。


南宋绍熙五年(1194),黄河在阳武决口,洪水奔流,开始了夺淮入海的历史,大名鼎鼎的颍州西湖也一度被吞没,七百多年后,一条“废黄河”带着亿万泥沙肆意奔流,把豫皖鲁苏的交界地带,变为了“黄泛区”。阜阳,也进入了灾害频发,地少人稠的长久困境。


泉河,是阜阳的重要河流。 
摄影/纸飞机航拍


每逢长江、淮河水患,阜阳便首当其冲。在6-8月的淮河流域雨季里,阜阳往往会面临“若不开闸,河南被淹。若是开闸,江苏被淹”的危局。位于安徽省阜南县蒙洼蓄洪区的“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不知见证了多少次阜阳人守护自身家园与兄弟省份的大义与牺牲。


这样的阜阳人在与天灾的搏斗中愈挫愈勇,所谓“麻雀都能喝三两”,一句阜阳人能喝酒的调侃之后,何尝不是阜阳人豪迈能拼的江湖气质?


颍上八里河冬捕。 
摄影/张天峰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阜阳人就走向全国去“讨生活”,收购废铁,旧货的界首“货郎”、贩卖药物的太和“药商”、带着羊肉板面东进北上的太和“板面人”们,成为阜阳走向全国的第一批打工人。


而历史进程的大潮,让阜阳人的机遇,即将到来。


阜阳高新产业,
风力发电机部件。 
图/视觉中国

阜阳虽然地理位置颇为重要,但直到1970年10月1日,这里的第一条铁路濉阜铁路才建成通车。1996年,阜阳人几经努力,迎来了南北铁路大动脉京九铁路。不过两年,阜阳站就升格为京九线上的一等客站,六条铁路在此交汇,让阜阳迅速成为了一处交通要地。


一部叫《到阜阳六百里》的电影,
展现了阜阳人在上海的悲欢离合。 
动图/《到阜阳六百里》


当时,从阜阳到上海的火车票24元一张,春运开行的临时客车甚至只要12元一张,出门务工,成为了阜阳人改变命运的希望。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内陆与沿海人事交汇的历史进程里,他们背着铺盖与麻袋,踏上了改变历史进程的交响曲。


阜阳站为京九铁路最大编组站。 
摄影/张天峰

阜阳人虽走向八方,但也注重回报桑梓。太和的药商们,在自己家乡建起了亚洲最大的医药仓储基地,与隔壁华佗家乡亳州一起合称“中药亳州,西药太和”;界首有10万余人常年从事废旧物资收购和运输,凭着一辆辆小货车在家乡拉出了中国最大的再生化纤生产基地、农用绳网生产基地和雨鞋生产基地。废旧电池也在这里获得新生,全国每5只动力电池就有一只是“界首造”。


阜阳化工厂。 
摄影/张天峰


如果要说哪里人最能证明什么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那必然是一众出门在外的阜阳板面人、麻花人、货郎、杂技人、药商……也正是他/她们,与814万常住阜阳的老乡们,内外联合,托起了阜阳近十年来全国排行前列的GDP增速。


而阜阳为中国带来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符号,还是一系列传遍大江南北的阜阳味道,它们是“最北方”的安徽美食,也流淌着中国近三十年来风味变迁的故事。



“很不安徽”的阜阳味道

拿捏了北方“打工人”的胃



阜阳味道,可称是开遍全国,走向世界。从天津大麻花到徐州地锅鸡、从鸡蛋灌饼到高端日料,你永远都不知道,有哪些地域美食的背后站着整村整乡出击的阜阳师傅们。


制作牛肉盒。 
摄影/张劭龙

不过最为声名远扬的“阜阳”味道,还是正宗石家庄安徽牛肉板面,毕竟它连接了阜阳人、河南人、河北人乃至一众北方打工人的胃


与阜阳息息相关的美食:
地锅鸡、牛肉汤、板面、粉鸡汤。 
左上 图/图虫·创意
左下 摄影/爱转转
右上 图/视觉中国
右下 摄影/张劭龙


从板面的源头阜阳太和一路出发,有一条北上东进的“板面之路”—— 太和本地板面,以羊肉为汤底,香中透辣,往北到商丘,牛肉加入了板面战场,到了菏泽、济宁,板面与甏(bèng)菜相遇,追加了肉丸、千张等配菜,再一路向北,因为原料成本与膻味问题,板面完全换装牛肉,并在石家庄发扬光大,在河北处处安家。


这道来自安徽,经由河南,走遍北方的板面,更在河北开出了贵族、老馆、二丫、鹿盟、丁记等一系列板面连锁店江湖。而这一碗板面背后,至少就站着10万来自太和的大师傅。


太和板面。 
图/视觉中国


板面,只是一个缩影,事实上,任意一个北方人若是来到阜阳,便会惊喜地发现,这里无论是面、馍还是各色碳水,都能够满足一个典型的北方胃。


阜阳,是与隔壁面食大省河南不相上下的面食之都。百余种面食吃法里,格拉(ji la)条,堪称是阜阳风味的灵魂。格拉,即搅拌之意,面条出锅再淋上芝麻酱、辣椒油,码上种种配菜,关键在于食客自己动手充分搅匀,配上一碗豆芽子汤或sa汤,再加些卤味,就能度过一个充实的饭点。


sa汤和格拉条。 
图1 摄影/王婷巍
图2 摄影/杨阳

阜阳,更是一个“馍城”,阜阳的馍,讲究一个大巧不工。咸馍层次丰富,瓠子馍焦糊中带着面香;卷馍无所不卷,能卷成一斤重;最有名的,莫过于“大卷子馍”枕头馍,这种个头重达数斤的馍界巨无霸,内里却是香酥柔润,松软耐嚼。


咸馍和枕头馍。 
图1 摄影/张劭龙
图2 摄影/杨阳

不过,如果你要想一站打包阜阳人热烈的生活风味,那还得起一个大清早——阜阳的早餐,乃是安徽北派早餐代表,除了馍与面条之外,阜阳早餐更以汤汤水水,烘托出滚烫生活。


粉鸡汤打响早餐汤水的第一炮、插花牛肉汤可以从早上吃到中午、或清鲜或醇厚的淡马糊与咸马糊是一组CP。当然,最能体现阜阳味道的,乃是淮河一线流行的sa骨头汤与麦仁共舞,芝麻与胡椒齐飞,冲个鸡蛋配上馓子、菜盒子与各种馍饼,热气腾飞,充实了阜阳人一年四季的奋斗拼搏。


阜阳活色生香的清晨。 
摄影/张劭龙


阜阳美味,带着中原风吹麦浪的气息,又有着水乡码头的快生活节奏,朴实无华,正是奋斗不止的阜阳人写照,它们也一如走遍全国的阜阳人一般,活跃在街头巷尾,小店小摊,默默支撑起中国的人间烟火。


管仲故里阜阳,
如今生机勃勃。 
图/视觉中国


文丨后果

图片编辑 | =G

地图编辑 | 刘耘硕

地图审稿 | monk

头图摄影 | 李琼

封图摄影 | 纸飞机航拍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