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以前,哈佛大学商学院创造性地采用了“实例分析”的授课形式以后,哈佛的法学院在不久以后也如法炮制。
但是法学院的学生不好当,你需要做大量的paper work才有可能在课堂的辩论上获胜。
片中特别让我觉得厉害的其实是他们的“苏格拉底”式教学,学生准备之后随机会被选中,
接受教授的一系列的提问,很多时候会被问的哑口无言,但是这个过程也就是发现自己思维盲区的过程...
3.录取通知 Accepted
一群没有大学要的高中毕业生,在巴特比的带领之下,租了一栋废弃的两层楼的楼房,自己办起了一所叫“南方哈门工业大学”(缩写是S.H.I.T)的学校。
结果一不小心搞大了,来了几百号人,最后越搞越大,变成了一场闹剧。
最后政府出面干预判断这所学校是否值得继续开下去。
但是比起这所大学是否合法,更重要的是激发每个人对于自我价值的思考。
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
4.《人生七年》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
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
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
你会发现有的人实现了逆袭,有的人起点不错但是最后过的很惨。
就像豆瓣网友说的“不知道为什么,看到昔日的高富帅如今要靠政府的救济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看来真得好好努力啊,连高富帅不努力都成这样了,
我吓得马上把贴吧卸载了,下载了一个Photoshop和一个dreamweaver”。
我们之所以会对别人的一生感兴趣,最后还不过是想要过好自己的一生。
5.nhk的纪录片
《劳而固穷-日本社会的贫困阶层》
打三份工,一年收入不到12万人民币的50岁中年。
34岁的男人,无家可归,只能靠零时工为生。
经济高速发展中的我们,是不是也要更多考虑一下自己在未来5年,10年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如何跳出或者减少经济周期对于我们收入的影响,看完这部纪录片的我们真的可以好好想一想
6.《门口的野蛮人》
1988年美国第二大烟草公司RJR融资收购饼干生产商Nabisco的交易,即使如今看来,这笔总额达250亿美元的收购也十分惊人。
在这部电影里,你会开始理解资本游戏的逻辑。
7.NHK记录片沸腾都市-迪拜
一个没有石油资源的城市,却可以成为一流的旅游、金融中心
只有140万人口,却按照1000万人口进行城市规划和开发。
看到这个城市的崛起之路,我们是否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发展之道?
不要总是抱怨自己资源不够多,想一想是不是自己还有什么没有想到的地方...
8.《勇敢的心》
有一段特别经典,是华莱士带领苏格兰人反抗英格兰的战前动员。
“作战,可能会战死,逃走,你能活着,至少一阵子,
若干年后在床上,当你老死,你是否愿意,用这一切来换今天,
为这一个机会,就这么一个机会,
回到这里,告诉我们的敌人,他们可以杀死我们,
但他们夺不去我们的自由!”
好的演讲会给你选择,但是也会给你力量...
9.《至暗时刻》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
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
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
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
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
我们将在山区作战。
我们绝不投降,
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战争论》说到,战争在于用暴力手段摧毁敌人的反抗意志。
也就是说,战争的胜败,取决于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