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者
《读者》杂志官方订阅号。 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全家人的精神纽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纠结七年,体制内的我主动辞去中层职务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资讯|年底集体加薪,大厂又香了? ·  2 天前  
新周刊  ·  去年最好看的10部国产剧,后劲直到2025 ·  2 天前  
读者  ·  2025,写给自己的一封情书(请查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者

四川“易烊千玺”刷屏,这故事我真没想到……

读者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12-31 18:26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电影《小小的我》,描述了主角刘春和的生活困境以及身边人的支持,探讨了小人物的艰难生活和他们所需的尊严与价值感,最后呼吁观众不管遇到什么困境都要坚持向前走。文章还涉及了其他话题如残障孩子的妈妈的心理、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亲戚之间)的相处方式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电影介绍及背景

文章介绍了热门电影《小小的我》,这部电影今年年底大受欢迎,并在东京国际电影获得观众奖。

关键观点2: 刘春和的故事及挑战

文章详细描述了主角刘春和的故事,一个脑瘫患者的艰难生活和他所面临的挑战,如生活的艰难、家人间的矛盾和心理挣扎。

关键观点3: 家庭与社会的影响

文章讨论了刘春和家人的复杂情感,特别是妈妈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以及社会对这类群体的看法和行为转变。

关键观点4: 小人物的真实写照与力量

文章强调了小人物的真实心理写照,他们不仅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尊严和价值感。刘春和的经历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只要有内在的力量和对生活的热爱,日子就不会太差。

关键观点5: 观众共鸣与启示

文章最后鼓励观众从电影中汲取力量,不论遇到何种困境,都要坚持前进,每个努力绽放的灵魂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正文





文/七野
来源/李月亮(ID:bymooneye



昨天去看了电影《小小的我》。

这是今年年底的大热门电影,还拿了东京国际电影节的观众奖。

本来是冲着蒋勤勤和易烊千玺去的。

但看完电影,感觉整部片子和他们一样闪闪发光。

是我特别喜欢的小人物题材。

也扎扎实实地表达了小人物的艰难和蓬勃。

很动人,也很治愈。


小人物的难

电影的主角叫刘春和(易烊千玺饰),是个20岁的四川小伙儿。

他是个脑瘫患者,一个不普通的普通人。


刘春和从小患病,肌肉退化。

因为这个病,他活得很艰难。

睡觉、洗澡这些小动作,对他都是“地狱难度”。


仅仅“从床上坐起来”这个动作,他都要大费周章。

他的床头,挂着一个已经摸到包浆的布条。

每次起床,他都得拽着这个布条,龇牙咧嘴、歪歪扭扭地使劲起身。

在浴缸里洗澡,他随时可能滑进水里,甚至溺水。

家人不得不守在门口,见势不对就冲进浴室,把他捞出来。


他说话含混不清,面部频频抽搐,吞咽能力欠佳。

喝水得用吸管一点点地嘬。

吃饭随时会呛到,吃多了还可能窒息。

连亲妈都有点嫌弃他,不愿带他见人。

让他像笼中小兽,整天待在家里。

除了吃喝拉撒,就是读书学习。

这样倒是也有好处——刘春和的成绩变得很好。

他高考超一本线几十分。

可惜考上的大学挺远,没人能去照顾他。

而且还是个师范专业,显然不适合说话都费劲的刘春和。

妈妈给他泼冷水,让他赶紧复读,考个离家近的大学。

重重压力之下,出现了影片开头的一幕。

刘春和歪斜着身体,颤巍巍爬上天台。

用变形的手指,在纸上奋力写下两个字:

遗书。




生命里的一束光

遗书刚写一行,外婆回家了。

外婆是刘春和生命里的一束光。

说“一束光”都轻了,应该是“一颗小太阳”。

堪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外婆性格大大咧咧、行事咋咋呼呼。

一言不合就能跟别人吵起来,打架打到派出所。

这个脑瘫的外孙,并没有让外婆苦闷。

相反,她真心以刘春和为傲,恨不得把他介绍给全世界。

刘春和20岁生日那天,外婆让合唱团的朋友齐聚一堂,大张旗鼓地给外孙过生日。

妈妈不让刘春和出门,外婆却带他偷偷面试辅导班老师、喝酒、吃肥肠粉。

推荐他去乐队打鼓,帮他勇敢追爱。

别人瞧不起刘春和的能力,她气到跳脚:

“刘春和是脑瘫,不是傻子!”

她是刘春和出门在外的拐杖,也让刘春和破碎的心有了支撑。

一个举步维艰的脑瘫患者,心底里必然藏着不为人知的荒芜和潮湿。

但是外婆用她热烈的爱,倔强的生命力,消解着刘春和的自卑和小心翼翼。

让他不必活在漫无边际的阴影里。

刘春和一开口说丧气话。

她就会啪啪给他两巴掌,让他有精气神儿地活着。

因为有了这份力量,刘春和开始勇敢地面对世界。

对于自己脑瘫病人的身份,他曾经遮遮掩掩,后来大大方方。

甚至还有一点小骄傲:

“我是个脑瘫病人,来自神经病学,最古老的未解之谜。”


母子间的羁绊

如果刘春和是一棵小小的、垂头丧气的青苔。

外婆就是一束照向他的光,让他从阴暗的角落里支棱起来。

而妈妈,就是他生命里一片抹不去的潮湿。

蒋勤勤饰演的刘春和妈妈,非常到位。

她不是人们经常歌颂的那种春风化雨、无私奉献型的妈。

二十年来,她始终没走出“生了个脑瘫儿子”的阴影。

因为生孩子时,医生骂她“不会使力”。

她始终觉得刘春和的病错在自己。

不敢给刘春和过生日、办残疾证。

无法面对自己的痛苦和内疚。

刘春和走丢的时候,她也会和丈夫一起感慨:

如果这个孩子找不到了,我们的生活会不会大不一样。

听起来有点冷血。

但其实也只是那么一说。

在刘春和窒息被抢救时,她面对失去儿子的恐惧,哭得涕泪横流。

这种本能的反应,才是她内心最大的真实。

我很理解这个妈妈的困境和纠结。

残障孩子的妈妈,往往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

她焦虑孩子的现在。

担忧孩子的未来。

内疚自己的过错。

甚至还有人性中的自私。

这种种心理,和天然的爱混杂在一起。

会造就一个更复杂、更现实的不完美妈妈。

影片里,刘春和跟妈妈相互搀扶,彼此不满,彼此深爱,彼此塑造。

用一种鲜活的方式,淋漓地展现出了母子之间的深层羁绊。


山谷里的狗尾巴草也有春天

其实这世上的人,各有各的艰难险阻。


刘春和身上,有很多小人物的影子。


他的困境是脑瘫。


我们的困境可能是抑郁症,是赚不到钱,是孩子成绩差,是社会压力大,是求学不顺利,是亲密关系糟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关要闯。


每个人,也都在努力活出自己的热气腾腾。

就像山谷里最不起眼的狗尾巴草,也在尽力迎着山风蓬勃着、繁茂着。

刘春和就是这样。

他读完了一面墙的书,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虽然面试辅导班老师没成功,却给老年合唱团开了手机培训课。

成了一群老人的香饽饽。

他还去学开车,练打鼓,去咖啡厅打工赚钱。

我印象很深的是,外婆听说他能赚钱了,兴奋地替他展望:

这样你就能买喜欢的衣服、上喜欢的大学、买自己的手机啦。

但刘春和歪着头,一字一顿、格外郑重地说:

不对外婆,不只是钱,我有工作,是尊严。

——这正是小人物的真实心理写照。

他们也不仅仅需要钱、需要手机、需要好衣服。


他们更需要尊严,需要价值感。


刘春和还有一个喜欢的女孩,叫雅雅。

他给雅雅写过一首诗:

你是高耸入云的辰星,我是穿梭于孤寂之河的怪人。


这首诗,其实出自另一个真实的脑瘫病人,叫龚苏。

他喜欢写诗,有一群热闹的朋友。

朋友们也是行动不便的病人,却活得各有各的精彩。

有“斜杠青年”小豪,跑闪送、管民宿,样样都行。

有热爱音乐的岳铸,在白血病患者的合唱团里,用歌声传递温暖。

《小小的我》还原了他们的生活。

刘春和的世界,就是他们的缩影。

完全不是那种痛不欲生、活在苦难里的刻板印象。

他们是在城市的夹缝里,蓬勃地托起自己的生命。

像这世间所有寻常的小人物。

偶尔苦涩艰难,时常蓬勃向上。

其实脑瘫也没什么特别的。

就像长得胖也没什么特别的。

赚钱少也没什么特别的。

只要心里有一股劲,一种力量。

只要还愿意积极奔走在人生的热爱里。

日子就不会太差。



看《小小的我》之前,我以为它只是关乎脑瘫病人的小众电影。

但看完后,我竟然感觉自己跟它有强烈的共鸣。

我们与刘春和,都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个“小小的我”。

都有自己微小细腻,但完整复杂的世界。 

这个小世界里,也都有一块阴暗、残缺的角落。

只是刘春和的残缺可能更外显,我们的残缺更隐蔽。

但大家都被孤独、迷茫、哀伤侵蚀过。

也都有过不为人知的艰辛、狼狈、挣扎。

而只要我们咬着牙、攒着劲、闷着头,一步步往前走。

大步流星也好,磕磕绊绊也罢。


只要一直一直向前走。


就总会走到自己的春和景明。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如果你也想挥散生活的阴霾,不妨去看看这部电影。

然后你会发现——

活得渺小又怎样,屡屡失败又怎样。

不必自惭形秽,不必灰心丧气。

每一个努力绽放的灵魂,终将拥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点击蓝字查看往期推荐


山东大集现状,吓哭我了
于和伟又爆红,但他回家卖包子了

上海“免费蹭吃蹭喝”火上热搜,全网怒赞:总有人在偷偷爱你

5岁男孩偷吃草莓,店员要求“90元一斤”赔钱,妈妈的做法堪称教科书!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原来亲戚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不是送礼、请客,而是……


作者:七野;来源:李月亮(ID:bymooneye),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读者成长。微信公众号:李月亮。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特殊标注除外),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责任编辑:祁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