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4期文化产业评论:近日,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名单的通知。经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体育总局有关直属单位和中国足球协会推荐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申报项目进行筛选,决定将96个项目列为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对完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任务、达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评定要求的项目,体育总局将认定为“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来源: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
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名单的通知
体群字〔2017〕1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有关直属单位,中国足球协会:
2017年5月9日,体育总局办公厅下发《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体群字[2017]73号),启动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经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体育总局有关直属单位和中国足球协会推荐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申报项目进行筛选,决定将北京市房山区张坊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96个项目列为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现公布项目名单,并就项目建设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
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助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施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举措,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举措,是脱贫攻坚背景下推动体育扶贫的重要举措。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一项开创性工作,无现成经验和模式可循,试点项目将探索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路径,为以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借鉴、树立样板,意义重大。
二、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规划。
规划是指导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的蓝图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规划不同于单项领域的规划,应体现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试点项目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建设规划,坚持“多规合一”,统筹考虑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国土空间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公共服务配套等要素,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有机衔接,推动产业、资源、社区等功能性要素实现融合积聚。
三、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要摆脱过去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以政府出资或垫资为主的“地方债”融资模式,通过金融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引进项目建设战略投资主体,通过合法程序将项目委托给担负社会责任、热心体育事业、具有较强实力、不以开发房地产为目的的社会投资主体进行开发,交给专业化团队运营管理。
四、突出体育特色,形成产业链和服务圈。
试点项目要突出体育主题,因地制宜地植入山地户外、水上、航空、冰雪等消费引领性强、覆盖面广的室内外运动休闲场地设施,布局多个运动休闲项目,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休闲需求。要至少具备一个突出的运动项目特色,在项目设置上与邻近区域其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有所区别、避免雷同。要把健身休闲和旅游、文化、康养、教育培训等项目融合起来,形成产业链、服务圈。
五、积极探索体育扶贫新模式。
试点项目的建设要努力和扶贫工作相结合,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项目要通过向贫困村庄和村民分发股权、提供就业岗位、提供培训服务、搭建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平台等方式,带动区域内贫困村庄和居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六、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合法合规、积极稳妥地推进项目建设,防范风险发生。
试点项目所在地政府及其部门要牵头制定完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政策规划,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关系,搭建服务平台,做好路水电气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共服务环境,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保障。要积极探索不同性质、不同种类土地的开发利用方式,杜绝滥占耕地项目发生。防止项目建设被房地产开发主导,防止在项目建设中过度举债,出现“烂尾楼”、“睡城”、“豆腐渣工程”和“半拉子工程”。
对于试点项目,体育总局将坚持宽进严出、动态管理、宁缺毋滥的原则,组织专业力量加强对项目建设规划编制的指导和把关,整合体育系统的资源予以支持,同时协调中央有关部门完善有关支持政策。对完成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任务、达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评定要求的项目,体育总局将认定为“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附: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名单
体育总局办公厅
2017年8月9日
有偿约稿/招聘•求才若渴(主编/编辑/记者)
请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