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也许会成为人们心中永不抹去的记忆。
记忆中悲痛无奈,生死离别;也有感动震撼,体悟深思。
看着疾病的蔓延,我们终于开始反思,原来动物也是生命,它们与我们一样,也怕疼怕痛,也有孩子,也害怕死亡。
无知的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剥夺它们生存的权利。
多少生命,因为我们的聚餐欢聚,瞬间骨肉分离,生离死别;
多少生命,因为我们的口腹之欲,深陷刀山火海,遍体鳞伤。
我们的厨房,成为它们的断头台、殡仪馆。
我们刀起刀落,它们便阴阳两隔;
我们欢天喜地,它们却哭天喊地;
我们亲人团聚,它们却家族惨死;
我们推杯换盏,它们却血泪交织。
每一场灾难的背后,虽然有痛苦,却也是一种警惕。
专家发现疫情的起源,也许正是野生动物。于是反对吃野味,第一次在人们心中达成高度共识。
一时间,关于野生动物携带的各种病毒的文章,层出不穷中,很多主流媒体,也大篇幅报道,国家也全面停止野生动物交易市场,禁止野生动物流动、售卖等等。
野生动物第一次得到空前的关注,
只是关注,远远不够,我们对动物,更需要关爱。
假如这次的病毒与野生动没有关系,我们就可以吃野生动物了呢?
假如野生动物不会携带病毒,我们就可以继续吃了吗?
难道只有野生动物不能吃,家中饲养的动物,就注定为我们的口腹之欲而生吗?
我们吃素,只是为了健康吗?
我们来看看慧净法师慈悲开示——我们为什么要吃素?
对于吃素,一般人也许觉得很平常,其实吃素的意义很重大,尤其是对学佛、修行的人来讲,吃素是必要的,这背后有很深广的义趣。
“为何吃素?”今天就以此为主题来和大家研讨。分以下四点来讲。
一、长养慈悲心;
二、实践菩萨道;
三、不吃众生肉、不吃父母肉;
四、不结众生冤。
学佛就是要学习培养慈悲心,因为佛就是慈悲,展现为无我的慈悲、平等的慈悲、清净的慈悲。清净、无我、平等的慈悲,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理。
不仅学佛人,凡是有心追求真理,证悟真如实相的人,都必须要心存慈悲,而且实践慈悲。
在实践慈悲的各种行事中,就属吃素比较方便、容易
,且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
慈悲存之于心,是一种慈悲的爱心,但是如果没有实践出来也是空的、不实在的。
菩萨所行之六度波罗蜜,第一就是布施,再来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要布施也必须要有条件,譬如我们有钱想要布施,但是对方若没有这个需要,我们就不能以钱布施。或者对方贫困,或受灾难,需要金钱的援助、物质的援助或精神上的安慰,可是我们没有钱,也缺乏物质,又不知怎么来安慰人,那也不能达到布施的目的。
可是只要吃素,就具备了慈悲心的布施。
布施什么?布施动物的生命。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进食,如果一天三餐所吃的都是素食,就含有慈悲、护生、不造罪殃的内涵。
所以也可说:
修行从每一个人的三餐开始。
我们只要吃一餐素食,就等同是放生一次。本来它是将要被杀的,因为我们不吃,它得以不被杀而活命。
吃素一餐,等于放生一次,慈悲一次;天天吃素,则天天放生,等同天天都在对众生慈悲。
吃素就是放生,那素菜厅岂不就是放生场?所以素菜厅不管有赚钱、没赚钱,功德都很大。
吃素困难吗?其实是习惯的问题,是一种感官的感觉,只是一个念头转变而已。大家可以先尝试吃素一个星期,等一个星期过后,再闻到鱼肉的味道,闻到五辛的味道,就会觉得奇臭难闻,当然就食不下咽了。
印光大师时代,有一位从官场退休的居士,他很有学问,也很果断。他学佛之后,就发心吃素,全家人也都陪着他吃素。
自从全家吃素之后,八十一岁的老母亲在饭桌上就只吃米饭,素菜一点也不吃。
做儿子的看了心中难过,就写信请教印光大师,如何解决这个困扰。
印光大师回信告诉他:“母子是连心的,佛菩萨是有感应的,你虔诚念佛,祈求佛消除你母亲的业障,业障消了,自然就会吃素了。”
这位居士就照着做,天天念佛,并在佛前祈求,大概经过一个月左右,他的母亲就开始欢喜吃素了。
所以,想吃肉也是一种业障,有了智慧就能够破除黑暗的业障;吃素不想吃肉的人,他的背后是有善根慧性的。
不过,如果身为家庭主妇,家里的公婆、丈夫暂时还不愿意吃素的话,也不要强硬要求,以免造成家庭的不和谐,给自己带来修行上的障碍。
在此情境下,还是要先“以和为贵”,
自己虔诚念佛,求佛放光普照家人,消除家人的业障,
业障消了,家人自然就愿意吃素了。
吃素是慈悲心的表现,可是有的人虽然吃素,但还是性情古怪、脾气暴躁,反应有时很激烈,常常与人对立。
对动物爱护慈悲,不忍吃它的肉,所谓“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可是却动不动对身旁的人发脾气,给别人带来苦恼,这是美中不足的。
我们都是凡夫,阿赖耶识田中有根本的贪、瞋、痴、慢、疑烦恼种子,展开来则有108种烦恼,乃至无量无边的烦恼种子,因此随时有可能看到不顺心、不顺眼的事,不能理性克制,便以语言、态度来冲撞他人,与他人产生了对立,没有发觉到自己已经起了情绪、无明,还认为自己是理直气壮。
如果这样的话,算是一个学佛修行慈悲吃素的好人吗?
在团体当中,有些人能力比较强,做了很多护持团体的工作,但是性子急、脾气大,看到不顺眼的事,容易发火骂人。
那么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怎样呢?
修行可以严谨,待人不必严苛;要求可以严格,态度不必严厉。要以和缓、宽容的心情,尽量保持“
和为贵、忍为高
”的原则。与人相处不可以用对立的态度,或者以不和善的语言来训责他人,否则一定会造成彼此隔阂。在团体当中做事,面对大众,这种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四十二章经》说:“
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
”
修行必须要克服无量无边的烦恼,不让它起现行,这一念的观照、克服的心好像一个人,而我们阿赖耶识所含藏的烦恼种子,无量无边的烦恼种子岂止是万人?
修行好像一个人跟百千万个人打战一样。一人跟一人战都不一定能胜利了,何况是一人与千人、万人战?的确如此。所以以圣道门来讲,如果道心不够坚定,守戒不够严格,缺乏定力的话,一定会被环境所转,也一定会被自己的情绪、烦恼种子拉着走。
因为了解自力修行的困难,知道解脱轮回之重要,因此我们选择净土法门,以念佛为修行方法,以极乐为往生目标。
在生活当中,首先就是吃素,然后依照《宗风·俗谛》的内容处世为人。
菩萨道的定义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具体的实践就是牺牲自己、利益别人。
不杀生而护生,这是菩萨道的开端,进一步如果能够损己以利人利物,那就是在实践菩萨道了。
修行人的观念跟做法与世俗人的截然不同,我们现在既已进入修行的门槛了,就要将世俗的观念倒转过来——发心愿意损自己而利别人。
当然,我们是凡夫,也不能过于勉强、自苦自恼,我们不必高攀菩萨,去学菩萨的行谊,否则恐怕会“画虎不成反类犬”。不过也不能不了解这个道理,不能不向往那样的境界。应该要知道、了解之后,然后随缘随分去实践。就像《宗风》所讲的:“凡事为对方设想,凡事肯吃亏、不计较。”
《观无量寿经》说:
这一句话是净土法门很关键性的经文。
《华严经》说:
诸佛以大悲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
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大悲就是大慈悲,也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心的内容,就是大慈悲,大慈大悲就是佛的本体。众生都有佛性,所以众生也都有大慈大悲的心性,只是被烦恼、习气所盖住,因此需要修学,就如禅宗神秀大师所讲的:“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华严经》又说:
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
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华果。
以一棵树的成长来说,根最重要,如没有根来吸收养分,枝干树叶就生长得不好,也不能开花结果。
经文中的根指的是什么呢?指的就是众生,树上的花果就是佛菩萨。也就是说,想要有好的花果,想要成就佛菩萨,就先要把根保护好,也就是要先以“大悲水”来利益众生。
这里讲的众生是人、动物以及冥界,通通包含。只是我们现在是讲吃素这个主题,所以主要是针对动物的慈悲。
有人或许会想:“吃肉是吃动物肉,又不是吃人肉,何况是自己的父母呢?”其实吃肉就是人吃人,也就是在吃父母、六亲的肉。
为什么?
佛在《梵网经》就说:
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
放眼所看,天下所有男人都曾经是我们的父亲,所有的女人都曾经是我们的母亲,因为我们生生世世投胎转世,出生一世为人,就有一对父母,百世为人就有百对父母;如果是转生一恒河沙数,就有一恒河沙数的父母;百千万个恒河沙数投生,就有百千万个恒河沙数的父母。我们从旷劫轮回到现在,父母就像百千恒河沙数那么多。
所以当人的时候,固然有人的父母,当动物的时候,也自然会有动物的父母,这样加起来就是佛陀所说的:“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
佛陀在《心地观经》也说:
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
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
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
或为父母为男女,世世生生互有恩。
这些经文都是真理,我们必须熏习、接纳,成为自己的思想观念,这样吃素就会觉得是非常应该、非常必要的。对所有的人也就会以一种爱护、珍惜的心来对待他们。
有情之物没有不想追求快乐,没有不想离开痛苦的。天下最尊贵的就是生命,世间最悲惨的就是杀生。
它的生命要被杀了,它痛苦不痛苦?一定很痛苦、很怨恨。有一首诗就说:
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这一首诗字面看很平常,但是细细体会,真的令人怵目惊心。
千百年来一般人所吃的三餐,小小的一碗肉羹,背后冤深似海,含藏着很深重的怨恨跟不平,犹如大海那么深。
世界上不断地有战争、灾难、瘟疫、暴戾之气,都是从吃肉而来的。
要了解其中的道理——“但听屠门夜半声”,半夜的时候到屠宰场去听听里面的声音,就能够了解了。
鸡被杀的哭声,鸭被杀的哭声,猪被杀的哭声,牛羊被杀的哭声,那种凄惨的哭声,一声一声的挣扎哀嚎,含藏着多深的痛苦、不平、不满、怨恨,这种甚深的仇恨充塞在虚空中,生生世世一直流转,等待机缘报复。
这个末法时代,佛陀说是“劫浊”。所谓“劫浊”就是有种种的灾难,显现出来的就是暴戾之气,会引起战争、斗乱。
如果人人能够吃素的话,这些冤孽就会平息,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化戾气为祥和,就会给社会带来和谐,给世界带来和平,给国家带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既了解每一个人每一天三餐吃素,意义是那么的重大,关系是这么的切要,我们就应立即开始每天三餐都来吃素。
有一首偈说:
有一户人家正在办喜事,大师有宿命通,正巧从门前经过,他一看,这一家所谓的“喜事”真的是悲哀、痛苦、愚痴的丧事啊!
为什么呢?
“
孙子娶祖母
”,往往祖母对孙子非常疼爱,甚至执著,可是她已经老迈,无法看到孙子的成长,去世之后,只因对孙子的执著爱恋之心放不下,导致她出生为人有缘来遇到她的孙子时,对孙子很关心,因此就跟他结婚了。
“
牛羊为上座,六亲锅内煮
”,席上所坐的这些亲戚、朋友、贵宾,上辈子是牛、羊、鸡、鸭来投胎转世的;锅内所煮的山珍海味,却是前辈子我们的父母、丈夫、妻子、儿女六亲投胎转世,要来还他们业障的。
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如果吃肉就是害了对方的生命,将来必定一报还一报,互讨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