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Maria Primachenko
前几天有读者留言,大意是丈夫打了自己若干次,该怎么办?要不要离婚之类的。
面对家暴,被打一次,就该离婚,想也不要想。选择跟他对打,或等他多打几次性情变得温柔,都是越陷越深的不智之举,某种程度上说,这意味着你适合被虐。
人的见、听、闻、味、触,都会变成信息传入大脑,大脑再做出反应指导人的行动。人的理性思维功能,在大脑额叶区域(位于你的前额后面)。欺凌配偶,是非理性思维。这是因为,信息在到达大脑额叶之前,必然先经过大脑的边缘系统,这块区域是产生情绪的地方,暴力是一种强烈的情绪。施暴者无法让信息通过这个“危险地带”进入理性地带。
一个人,若对配偶施暴,他有可能是大脑发育不良,逻辑能力、理性思维很弱,就像婴幼儿一样,只有情绪。他又比婴幼儿危险,有力伤人。一些从小被宠大的孩子,可能大脑额叶的功能退化,大脑边缘系统过于发达,任何要求,只要发发脾气就能满足,这样,当他组成家庭时,“发脾气即可得满足”这条路径不再顺畅时,只好寄希望于暴力扫除路上的障碍:那个不服从者。顺带降低婚姻质量,以及后代的质量,进入了退化的漩涡。
赢得另一个自由人的方法,只能是说服,或在观点不同时,互不侵犯,互相容忍,让对方觉得“这果然是一个相处起来不危险的人”。恋爱的大前提就是告别暴力。
当一个人觉得他人是低于自己的阶层,比如在传统的婚姻中,男人高于女人,那么,低阶层的人只有服从的义务,错了都得听,这才能显示高阶层的地位,说理本身就是挑战,对错并不重要。在这种关系中,爱是奢望,你只能祈祷碰上对奴才好一点的主子。
现在仍然有人(主要是男性)在骨子里坚持这种男尊女卑的婚姻,观念上有施暴的动力,碰上一个柔弱、不知反抗、不知保护自己的女性,经过试探,并无阻力,暴力释放的通道打开,源源不断的家暴就产生了。一切围绕着他的起伏不定的情绪,再小的事情也能激怒他:今天关灯省电他怒,明天开灯照明他也怒。
现在对付家暴,与传统模式不同的是,受害者有了解除婚姻(或恋爱)关系的可能。不过,有些过于软弱的人,打着打着也就习惯了。
喜爱暴力者,是永远没有发育成熟的幼童, 是智障的一种,不要当朋友,更不要当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