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昌法院
快速了解法律资讯、便捷获取司法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文昌法院

家长“不及格”,法院发令“补考”——文昌法院在执行中发《家庭教育令》

文昌法院  · 公众号  ·  · 2025-02-22 17: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父母离婚后相互斗气,这仿佛是在孩子情感的天平上,冷酷且无情地不断加重痛苦的砝码。孩子那稚嫩而脆弱的心灵,宛如娇嫩的花蕊,根本难以承受这逐渐失衡的沉重重量。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原本如阳光般灿烂的快乐,正被一点点无情吞噬,内心的负担如同巨石般愈发沉重,对生活本应满怀的热情也随之悄然减退。

——“哥昌”致读者


近日,文昌法院在执行一起涉未成年人抚养费案件时发现,案涉未成年人监护人未正确履行监护职责,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监护教育不当问题,依法向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令》,督促和引导失职监护人正确履行监护职责。

“爱”已消散,终以“不再爱”收场

C女士与W先生于2017年认识,双方经自由恋爱后登记结婚。婚后双方共同生活,C女士于2018年3月生育女儿小玉。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双方由于生活琐事争吵不断,C女士于2020年向法院起诉离婚。经法院审理,作出判决:准予C女士与W先生离婚;小玉由C女士抚养,W先生自2021年1月起每月20日前支付抚养费600元,直至 女儿小玉 年满十八周岁。在判决生效后,W先生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均按时足额支付抚养费,自2024年1月起开始拖欠抚养费,C女士无奈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令”行纠正,专治“不及格”家长

执行立案后,执行法官考虑到涉未成年人抚养费案件的特殊性,一般具有长期履行的特点,遂分别传唤双方当事人,想要详细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教育情况及双方在离婚纠纷中矛盾症结所在。在对整个案子来龙去脉进行了解后,执行法官发现申请执行人C女士自离婚后,未配合W先生行使探视权,其已经几年没见到小孩了,因此对抚养费支付持消极态度。而C女士认为W先生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故而未让小玉与其父亲见面。W先生未按时支付抚养费和C女士未配合W先生行使探视权的行为均属于未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行为,执行法官根据法律规定向W先生和C女士发出《家庭教育令》,责令二人接受教育指导,并履行相关义务。

“未”爱发声,纠偏“不称职”行为

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执行法官嘱咐双方共同努力消除离异家庭对未成年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要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要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后W先生主动支付拖欠的2024年初至今的14个月的抚养费,并表示今后将按时足额支付抚养费,充分履行自己的抚养义务。C女士也承诺以后不会再阻止孩子与父亲见面,不会因为上一代的矛盾让孩子缺失父爱。

“家”事“国”办,呵护“不完美”童年

家庭教育既是“家事”,更是“国事”,“养而不教”而无人管的时代已经过去,“依法带娃”已经来临。作为父母,送给子女最好的礼物就是“生而养之、养而教之、教之向善”。《家庭教育令》是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配合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的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共同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有利于从国家层面依法纠正父母拒绝或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有利于推动家庭发挥立德树人第一所学校的作用,有利于规范家长正确履行抚养子女的行为,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撰稿:林茂

责任编辑:刘昭辰

审稿:何启程 黄丽洁


注:本图文由文昌法院编辑发布,转载须注明出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