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渔业在大农业各产业中、在世界渔业发展格局中呈现了较强的优势,是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渔业大国。其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创造了世界同期最高的发展速度,在世界渔业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呈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水产品总产量年均增长率超过20%,较世界同期渔业增长率高出十多个百分点,居主要渔业国家的前列。超快的发展,使我国渔业生产规模急剧扩大,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水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
变革了传统的资源开发模式,为世界渔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确立了以养殖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为我国渔业开辟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渔业发展道路。我国丰富的内陆水域、浅海滩涂和低洼宜渔荒地等资源得到了有效开发和利用,养殖领域从沿海地区、长江、珠江流域传统养殖区不断扩展到内陆地区。
2008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比1978年扩大了2倍多,养殖产量3412万吨,比1978年扩大了20多倍,成为渔业增产的主要领域。这一期间水产品增加的绝对量中有60%以上来自养殖业,养殖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从29%提高到70%。我国成为世界主要渔业国家中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同时,养殖品种也向多样化、优质化方向发展,水产养殖的大宗品种已经从过去的传统四大家鱼和贝、藻类为主的少数品种增加到鱼、虾、蟹、贝等几十个品种,名特优水产品占有较大比例。中国渔业的发展模式,引领了世界渔业发展的方向,呈现较强的发展优势,为世界渔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市场繁荣、价格稳定,为保障农产品供给、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的保障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渔业生产迅速发展,水产品总量的大幅度增加,使我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逐年提高,水产品供给发生了根本变化,“吃鱼难”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
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水产品不仅数量充足,而且品种繁多、价格平稳,成为我国城乡居民菜篮子不可缺少的重要品种。长期以来,由于水产品生产稳定、价格平稳、供求平衡,基本未出现市场供给和价格大起大落现象,在大农业各产业中呈现了明显优势,为稳定农产品价格,保障市场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由于渔业是一个不占耕地、耗粮很低的优质食物生产领域,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缓解了人口增长对粮食和肉类消费的压力,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渔业对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重大贡献。
比较效益优势明显,成为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由于渔业在大农业中率先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极大地促进了渔业生产发展,使渔业成为大农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特别是由于水产品市场稳定、价格平稳,比较效益优势明显,渔民、农民发展渔业生产积极性较高,使渔业成为大农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2008年全国渔业产值5520亿元,占大农业的份额从1978年的1.6%提高到10%左右。从事渔业的劳动力增加了1000多万,平均每年以30多万人的规模扩大,增加的渔业劳动力中,约有70%是从事水产养殖业。由渔业发展而带动起来的储藏、加工、运输、销售、渔用饲料等一批产前产后的相关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数大量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渔业对推动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渔业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93元提高到2008年的7575元,比农民人均纯收入高2800多元,大批渔民、农民通过发展渔业生产率先摆脱贫困,进入小康,生活质量有了重大改观。
渔业经济质量有显著提高,产业现代化程度明显提升。从整体发展来看,不仅是渔业经济总量的扩大,更重要是产业素质得到了迅速提升。主要表现在:
渔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产业化进程加快;水产育种能力明显增强,水产冷藏保鲜能力有了大幅提升;渔港建设也取得较大进展,一大批生产、加工、运销相配套的综合性水产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水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2008年我国水产加工品占总产量的比重达到了30%。
渔业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从中央到地方,从基础、应用、开发到技术推广,已基本形成一支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渔业科技队伍。我国对虾、扇贝、鲍鱼、海参、海水鱼等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的突破和推广,使我国海水养殖品种构成和质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淡水池塘精养高产技术的推广,使全国池塘养殖单产大幅提高,亩产由1978年的46公斤提高到2008年的454公斤,增长了近10倍;工厂化养殖、网箱养殖,特别是深水网箱养殖技术的成功和推广,使江河湖泊、水库、海洋水产养殖迅猛发展,大大提升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生产水平。渔船技术改造取得显著进步,渔船技术装备水平有了普遍改进,船上保鲜能力和适航能力显著提高。
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产业竞争力日益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水产品国际贸易迅速发展,2008年水产品贸易量685万吨,贸易额16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达到103亿美元,连续多年位居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首位,同时也位居世界水产品出口首位。
我国远洋渔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艰苦创业,到2008年已有1462艘各种作业类型的远洋渔船,分布在世界三大洋和36个国家专属经济区水域从事远洋捕捞作业,设立境外远洋渔业基地与合资企业30多家,水产捕捞年产量达108万吨,成为我国境外投资最成功的产业项目之一。经过发展,我国已经跻身世界水产贸易和远洋渔业大国行列,传统渔业生产方式向现代渔业产业化方向迈进的步伐明显加快,与世界渔业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
管理服务体系特色鲜明、机制完善,具有较强的带动辐射作用。从渔业生产特点看,它兼具农业和工业的特点,水产养殖业具有农业生产特点,而捕捞业具有采掘业生产特点,工业化程度高。由于水产品鲜活易腐,产品自产自销比例小,对加工、流通依赖程度高,产供销一体化趋势明显。由于渔业的产业特点不同,其科研、推广和管理体系自成系统,门类齐全,对产业的带动辐射能力较强,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