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脱水研报
让研报脱水,跟八股永别。每天五分钟,你可能忽略的研报细节,可能错过的投资机会,都在这里。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脱水研报

一周策略前瞻:放开独角兽融资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开端吗?

脱水研报  · 公众号  ·  · 2018-06-18 23:29

正文

本周分析师认为贸易战对市场整体的影响,需要投资者慢慢适应和“放下”。海通荀玉根认为去杠杆背景下信用违约将是常态,整体风险可控。招商张夏认为通过股权融资而非债权融资,通过发展新兴产业而非重回刺激地产+基建的老路是当局的不二选择,布局稀缺科技龙头,把握政策脉搏,是短中长期的不二选择。而姜超也在周末发表类似观点。


华泰曾岩认为今年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4个百分点,有望对冲基建和地产增速同时下滑3个百分点,在制造业投资向好的环境下,基建和地产加码的必要性下降。中长期应该关注的,是企业正在经历的一轮突破紧信用环境限制的,内生性资本开支扩张周期。


海通荀玉根判断过去几个月A股走弱源于事件性因素而非基本面变差,市场估值水平已经回到上证综指2638点时,反映市场在考验过去两年来L型一横的宏观经济背景。中美贸易摩擦实质是中长期经济博弈,推动国内经济改革才能减缓中长期担忧。去杠杆背景下信用违约将是常态,整体风险可控。


天风徐彪认为需要等待的是政策层面出现一定转机的信号,在此之前,市场将处于底部震荡的格局之中。任何交易可能都是痛苦的:债务违约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向金融市场的扩散、银行理财缩减规模带来的资产端赎回(委外、配资、杠杆产品的到期赎回)都会掣肘A股的微观流动性。贸易战对市场整体的影响,需要投资者慢慢适应和“放下”,而对于市场局部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还需要等待确定性的关税清单和贸易措施,目前都尚处于不确定中。


招商张夏认为通过股权融资而非债权融资,通过发展新兴产业而非重回刺激地产+基建的老路是当局的不二选择(而海通姜超本周也表达了类似观点,类比美国80年代通过股权融资、减税和信用收紧,经济仍然向好):在经历了近两周的情绪冲击后,短期内市场正面因素开始集聚。如果监管当局不继续放任市场继续下跌触发股权质押平仓风险演变为金融风险,则市场短期内会迎来喘息的窗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