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和电影垃不垃圾,其实也不是件多大的事,国产看不上,还有好莱坞,最不济还有宝莱坞。
老炮儿冯小刚日前放了一响大炮说:有很多垃圾观众,才有很多垃圾电影。
对这一炮,我特别认同。
假如不是身为衣食父母的观众,不分青红皂白地掏银子进电影院捧场,那些烂片,怎么有可能动辄携三亿五亿票房登上“大片”宝座,那些出产垃圾的“电影人”,又怎么会像打了鸡血一般前烂后继地一头扎进烂片生产线中。
没人买单,烂片就雄不起来。所以,观众该轰。
现在我们假定,在冯导猛轰下,观众终于不再垃圾,品味不再恶俗,大家痛下决心今后不再捧烂片的场,进电影院只看好片。
他们会面临什么样的情况?
两个字:尴尬;五个字:真的好尴尬。
2016年,我们发行的国产电影总共是944部。这里头,能称得上好片的,在我看来,也就《驴得水》、《湄公河行动》、《我不是潘金莲》等廖廖几部。考虑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妨将“好片”扩充至十部甚至二十部。
在这种形势下,就算观众们都很有骨气很有品味,烂片就是不看,可你让他们去看什么?约会看电影多少算是刚需吧,难道要建议大伙躺在被窝里又黄又省钱地炒《霸王别姬》、《太阳照常升起》等陈年冷饭?还是说炒冯导那些还不算太“陈”的《集结号》、《老炮儿》?
这个尴尬,应该足以提醒冯导,在把炮口对准需求端的同时,更要瞄准供应端:你的那一大帮同行,创造力贫乏,粗制滥造,坑蒙拐骗,连最简单的“讲故事”都做不好,才是垃圾电影遍地的根本原因;不轰他们,是赤裸裸的袒护,也与当前供应侧改革的大势不合拍。你说对不对?
当然了,一提供应侧,冯导们可能会大吐苦水说:好想法倒是不缺,就是条条框框太多,被审怕审傻了。
这是事实。不说电影,就说电视剧。前段时间的《人民的名义》之所以大热,除了本身拍得不错外,就要拜类似的“现实主义”题材因受限已断档了好多年所赐。物以稀为贵,观众们是久旱逢甘雨干柴遇烈火,它不想大热都难。
影视一家。由是观之,电影的“现实主义”限制,只会更大而不是更小,一部《西游记》因此才年年都有身影,真人的动画的,搞笑的严肃的,总之一魔幻就不现实,一不现实就很平安,《鬼子来了》、《活着》再好再现实,上映不了有个球用?
但面对同样的限制,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大为不同:以思想性为生命的文学作品,其所背负的压力,就要远远大于影视作品——影视作品能有思想性最好,没有也没关系,把故事讲圆了,动作、科幻、悬疑、无厘头等爆米花电影,照样可以很火,照样可以称为好片,就像好莱坞那些“大片”一样,你说多少有思想性?人家不也同样口碑票房双丰收?
况且,历经多年锤炼,电影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在文艺领域中应属最高的,要钱不缺钱,要人不缺人,再批量出产垃圾,唯一的解释就是,电影人太垃圾。
所以,冯导们休想拿“受限”来当遮羞布,休想以此来掩盖他们集体缺钙的事实。
承认垃圾的不止观众,还有电影人,而且电影人的垃圾程度更高,才能让中国的电影产业知耻而后勇,才能迈出结束观众不看烂片却难觅好片的尴尬局面的第一步。
至于影视作品之外的同样需要创造力的其他文艺领域,以及最最需要创造力的科技领域,这一步,该在哪里迈、什么时候才能迈,则远未可知。
我们这里,凡是需要拼脑力的,垃圾的又何止电影?
因此,相形之下,冯导们完全有条件乐观一些:创造力要求不高,钱财物基本不缺,只要把“知耻”和“用心”这两样补足了,努力拱一拱,说不定就奥斯卡了。
当然,要是还一直干不好,就不能再赖观众了,该扇自己耳光。观众忍住不看垃圾片属于禁欲,禁欲禁得了一时,还禁得了一世?
话说回来,观众和电影垃不垃圾,其实也不是件多大的事,国产看不上,还有好莱坞,最不济还有宝莱坞。比之于奥斯卡,真正让我们在意的,应该是诺贝尔,在这方面早日洗掉“垃圾”的痕迹和味道,比什么都重要。
【作者:陀飞轮 公号: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