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材业务增长迅猛,收入和毛利率同步提升推动业绩大增
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中,航空新材料实现收入(11.57亿元,+48.04%),净利润(1.90亿元,+122.25%),其中,航空工业复材实现销售收入(11.25 亿元,+49.43%),利润总额(2.30 亿元,+95.18%),净利润(1.97 亿元,+98.66%);
机床业务继续减亏,实现销售收入(4,919 万元,-44.62%),利润总额(-2,371 万元,同比减亏94万元);
房地产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39亿元,-54.24%),净利润(1.18亿元,-5.02%)。
得益于航空工业复材销售的产品结构变动引起毛利率提升(2018年复合材料业务毛利率29.52%)和销售规模增长,新材料业务利润同比大增1.05亿元,增幅达122%,是推动公司本期净利润大增最主要的原因。
另外,原重组时因构成业务的反向收购产生的合并口径评估增值摊销额同比减少1059万元,亦对净利润增长构成贡献。
2、房地产业务有序退出,加速构建优秀航空材料与装备上市公司平台
公司房地产业务退出工作稳步推进,股权转让事项已经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决策同意,并完成拟转让股权涉及的江苏致豪100%股权审计评估工作,经备案确认的评估结果为10.05亿元,且已于北交所公开挂牌转让。
江苏致豪2018年实现利润(2.80亿元,+30.80%),2019H1实现利润(1.18亿元,-50.16%),挂牌交易完成后,其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短期内或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但我们认为,此举一方面将完成公司2015年重大资产重组时五年内有序退出房地产业务承诺,另一方面也将进一步聚焦航空新材料、航空专用装备主业发展,加速构建优秀航空材料与装备上市公司平台。
3、复材业务市场空间大,增加研发投入加速业务发展
公司新材料业务包括复合材料、钢刹车盘副、骨科植入物等,其中,2018年复合材料在公司新材料营收中占比达94.42%。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多个领域,特别是军民用航空装备上均有广泛应用,航空工业复材承担了主要军机用预浸料的生产和供应,在航空复合材料军用产品中占有主导地位。
公司2019H1研发费用约4076万元,同比增长282.52%,主要是由于航空工业复材研发投入增加,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的实力,加速推动公司新材料业务发展。
另外,我国正从民航大国走向民航强国,高铁运营里程世界第一,公司民航飞机用刹车盘副类产品和轨道车辆制动产品等新材料产品也面临广阔市场需求。
4、航空工业集团入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试点,有望带来改革红利
近日,国资委表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操作指导相关文件将于今年年内出台。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有望提速,军工行业股权激励和工资总额改革有望迎来实质性突破,军工企业活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此前,《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方案》出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获进一步授权放权,该方案明确,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董事会审批子企业股权激励方案,支持所出资企业依法合规采用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分红权、员工持股以及其他方式开展股权激励。
航空工业是军工集团中唯一一家入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试点,有望再次引领改革步伐。
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受益于相关改革政策带来的红利。
5、业绩预测
由于公司房地产业务退出工作仍在进行之中,故业绩预测依然基于公司现有业务进行。
预计2019-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9亿元、4.04亿元和4.58亿元,给予“强烈推荐-A”评级!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