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道学
普及道学、弘传道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凤凰网  ·  年味最浓的宴席,还得是中国农村大席 ·  3 天前  
掌上铜山  ·  拜!大!年!🥰 ·  3 天前  
姑苏晚报  ·  酥了!苏州人的年夜饭,真硬! ·  4 天前  
姑苏晚报  ·  酥了!苏州人的年夜饭,真硬! ·  4 天前  
掌上铜山  ·  多地倡议春节少发压岁钱 ·  4 天前  
掌上铜山  ·  多地倡议春节少发压岁钱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道学

《不言之教》丨振兴三山五岳观,呕心沥血德超凡

腾讯道学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8-27 09:21

正文

文/王至炁


青城山道教宫观几经兴废保存至今,道众有不可磨灭的功劳。历史载明,唐僖宗时,杜光庭随僖宗入蜀,见青城壮美深幽而宫观凋敝,便留在青城山中40余年,使青城山道教宫观得以恢复和振兴。明末战乱天灾,使青城山道教宫观十存四五,道众锐减。正值此时,武当山太子坡道长陈清觉入川来青城。在他的主持下,青城山宫观得以恢复和发展,形成相当规模。清代嘉庆年间,道士万本圆重修常道观,清灌县知事王梦庚在《清重修常道观记》中写道:上清宫仅存小室二楹,常道观古殿及廊庑尚备,道士万本圆踵而新之。清光绪年间,道士杨松如、龚仰之又主持重建上清宫,光绪二十一年方落成。其后,青城山道教宫观在全真道历代主持及道众的倾心维护下,才得以完好保存至今。建国后尤是在70年代后期,在青城山道协会长傅圆天的率领下,青城山道教宫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护和修缮。


傅圆天大师题写飞仙观匾额(图源:《不言之教》)


保护和修缮青城山各处宫观


1977年傅圆天带领道众响应国家号召,据信众恢复飞仙观的要求,拔原庙址山下土地三亩二分四,动工兴建庙宇、建设生产乳酒厂房,同时将清溪南岸山泉登记由道协开发经营。傅圆天率道众明坦、明道等节衣缩食昼夜辛劳。82年2月修建了老君殿、文殊天尊殿。飞仙观现已成为青城山的重要道观,殿堂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


1985年夏天丈人峥顶岩石崩塌,砸碎了通往上清宫路旁的半山亭,打伤了游客,而峰顶岩石更是岌岌可危,时时有下坠的危险。青城山管理处安排人设计建造预算,需要钢材和水泥铸支撑架,计划金额要数十万元,一时解决较困难,傅元天便和当地生产队商量,另行改道,避过危险的坡坎,只花费几百元就解决了,既未破坏风景,又保证了游人的安全。


次年,傅大师亲自向当地政府草拟报告,请求收回张永平师祖修道、传道、授徒之地,风景清幽的映秀水磨沟的黄龙观,恢复昔日道场。经过无数次协商,经过贾喆成师傅的协助,黄龙观重归道家管理。随后联手原住庙师傅杨明松重修黄龙观。说是重修,但是几乎等于重建。傅圆天投入了大量的心血,除了把青城山仅有的3万元全部投入到重建维修中,还亲自参与修建的各项劳动中,甚至亲自搬石运水。经历3年的艰苦努力,1988年,占地16亩的黄龙观全面竣工,为一处修行弘道之地,此后,知名度与传道影响力开始恢复往日的情景。


重修的青城山老君阁(图源:《不言之教》)


1992年在傅圆天的主持下,组织修建青城山老君阁,1995年竣工,历时3年。老君阁阁分六层,上圆下方,层有八角,阁高33米,总建筑面积为2400平方米。老君阁内五层中空,作穹窿状,中塑老君骑牛像。老君骑牛像以徐悲鸿画《紫气东来》为兰本,老君像及牛体均以水泥浇铸成形,外用精铜皮9吨包装,雄伟高眺金碧辉煌,亭内太上老君铜像高18米,是全国最大的老君铜像。1995年9月重阳节由高功大法师江至霖大师执法开光。同年在付圆天大师的主持下修建慈云阁。慈云阁骑路而建,迎面是高大壮伟的主体建筑,两侧建有慈航殿、财神殿、药王殿。

着力恢复全国各地宫观的建设


1986年傅圆天被选为中国道协副会长之后,走出青城山,到全国各地道教名山和道教宫观进行考察。他知道在岁月的风雨中,许多道教圣地都荒废了,直至现在都还没有重振恢复过来。为了更好地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傅圆天奔走于各级政府,向政府提交了关于落实道教宫观场所的报告,使西安八仙宫、江西龙虎山、湖南南岳大庙、广东南海县云泉仙馆等宫观的落实政策问题得到解决。还多次派人前往湖北、湖南、陕西、四川、福建、广东、云南、浙江等地调查了解情况,协助地方政府处理一些宫观的遗留问题。经过多方努力,经政府批准开放的宫观和成立的地方道协组织有了明显增加。至90年代初,全国开放宫观约四百处,成立各级地方道协组织80多个,住观道士已达五千余人。这些道协组织的成立和宫观的开放,为团结广大信教群众开展正常宗教活动创造了条件。


鹤鸣山道观奠基(图源:《不言之教》)


在此基础上,傅圆天先后派人到各地参加地方道协、宫观的会议和有关活动,支持并协助各地开展工作,密切了与地方道协、宫观的联系。协助和支持北京白云观开展教务活动,白云观选举了新的管理组织,恢复了丛林制,建立和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实行民主管理,调动了道友的积极性。为了适应香客和游人的要求,由每周两天的开放改为每周六天。1987年开始与西城文化文物局合作举办了六届民俗迎春会,丰富了首都人民的文化生活,多次受到北京市政府的称赞。


在1992年道协第五届代表会上,傅圆天积极倡仪比较富裕的宫观道教组织资助贫困三山(齐云山,鹤鸣山,太白山)宫观维修建设,得到了全国二十多个宫观道教组织响应,很多宫观在自身资金尚较紧张的情况下,还挤出资金援助。这次援助三山,共收到资助款十一万多元。并将所集资金及时转到三山宫观,促进了三山宫观的维修。鹤鸣山已将有限的资金修建了山门和围墙,齐云山则修建了宫观的服务设施,拨给太白山道观的资助款也正在落实维修项目。中国道协还通过友好方式,向香港道教界介绍内地道教的情况,当他们了解到内地一些宫观维修资金困难后,香港青松观率先通过我会向内地贫困地区道教宫观无偿提供维修资金209万元,资助内地14个省、自治区共64个宫观维修建设。为用好这笔资助款,1994年6月在西安专门召开了有关省、市道协和省、市宗教事务局负责人座谈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商定维修项目,明确拨款手续和监督办法等事宜会议强调必须用好落实好这笔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香港青松观侯宝垣观主向内地部分宫观捐款(图源:《不言之教》)


呕心沥血重振阳平治道观


1996年,傅圆天大师率领一个由道教界人士和社会文化人士共同组成的考察队,来到了彭州市海窝子古阳平治遗址。这时,古阳平治已是一片废墟,庙观早已荡然无存,只有一些依稀可辨的残墙和基石隐没在荒草丛中,就是遗址旁边的一处木结构民居也没了人迹,破败不堪,堆满稻草和其他杂物。这里曾是天师正一道二十四治的首治,是当年“中央教区”的治所,张天师曾在这里“治教”,后来又在这里白日飞升。这里无疑是天师正一道的“圣地”。但是,望着眼前这片野草断墙的荒凉景象,傅圆天的心情异常沉重。他知道这一处地方在天师正一道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天师正一道教徒心目中的重要意义。于是,傅圆天大师当着随行的众人发下重誓:今生今世,他一定要穷尽毕业精力,重振阳平治!


傅大师亲自为阳平观定基(图源:《不言之教》)


随后带领弟子张明心、陈明光等到阳平观旧址考察,并与当地政府、宗教主管部门共商恢复重建阳平观事宜,设计恢复重建方案。按八卦玄理巧工布局设计,中间矗立八卦亭,周围应八卦建三十二间殿堂及四座殿宇共三十六重殿(应道教三十六天),另还有丹经院及全国规模最大的道教学院。1996年8月,在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支持下,发:


阳道字(96)001号文件“关于成立彭州市道教阳平治道观修建委员会的通知为了尽快开展阳平治道观的恢复建设,经各方协调,认真研究,一致同意成立阳平治道观恢复建设指挥部,由以下成员组成:主任委员:傅圆天,副主任委员:唐宗全、杨长安、郑明德、伍义江、刘松飞,秘书长:张明心,对外联络部主任:陈朝富,办公室主任:陈明光,国内筹资部主任:伍义江,道教阳平治道观修建委员会驻海外办事处主任:刘松飞,副主任:郑道刚,财务负责人:杨长安,指挥部办公地址:设四川省彭州市新兴镇光辉村观内,对阳平治道观有重大贡献的大善士,本观可聘为指挥部重要成员,彭州市道教阳平治道观(印)”。


各部门极积响应开展工作,首派办公室主任陈明光带领人员进工地、驻现场指挥施工,开始了阳平观的恢复重建工作。现已建成了老君殿、天师殿、三清殿、南极殿、八卦亭等建筑,分别用铜铸、泥塑、传统壁画,建造了老君、天师、三清、八仙、长生大帝、三官、药王、北五祖、七真、青龙、白虎等神像。


早已荒芜知人甚少,几乎已经无迹可寻的古阳平治,能建成今天这雄伟壮观的道教元都阳平观,法音再扬的阳平圣山,是傅圆天大师呕心沥血亲自倡导主持修建的,大师一次一次的往返青城山和阳平观之间,从筹措资金到设计规划无一不牵动着大师的心弦,阳平观的一砖一瓦都见证着大师的辛劳,大师最后的心血也都洒在了阳平观。


(编辑:正澜)


声明



腾讯道学旨在“弘传道学、普及道学”。除微信公众号外,您还能从腾讯官网腾讯道学官网腾讯新闻客户端天天快报腾讯网迷你版腾讯视频官网儒佛道频道分别浏览精彩原创内容。


1.本文为王至炁授权腾讯道学编辑发布,文/王至炁,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

2.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3.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