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是持续 30+ 年的长跑,能力提升、交流学习、视野拓宽、人脉积累都是需要持续做的事情。有时候,你获得一份工作不是因为你知道什么,而是因为你认识谁。职人社面向有自驱力的职场人群,
构建围绕个人职业经历和能力的内容社交平台。
社区成员独特的职业经历、真实的职场经验,启迪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会每天推送一个产品里的精选答案,希望能给予你一些启发。也欢迎你到产品里和他们交流。今天的答案,来自小米的产品经理刘宇翔。
刘宇翔
小米 · 产品经理
截图来自刘宇翔
个人主页
职人社的产品经理黄海均提问:
什么样的契机和背景,让你当时决定要常驻印度市场?
以下是刘宇翔的回答,
点击这里
直接进入小程序查看全文,或评论互动。
我是 2017 年 7 月开始常驻到印度的。在此之前,已经在北京和班加罗尔两头跑了两年时间。当时发生了什么,让我从北京搬到班加罗尔呢?其实挺简单的。
当时我们的国际团队已经有一定规模,业务繁杂人员众多,我已经颇感吃力。于是找老板寻求支持。其后进行了一些调整,我现在的老板调过来负责带领国际业务。17 年 5 月,我陪同他来印度考察。
在这个海外最大人口的互联网市场,我问他:“印度团队你打算怎么管理?”他说,都向他汇报即可。我说这可不行,距离遥远沟通困难,必须有人常驻在当地才好。他说也对,那什么样的人合适呢?我回答说,这个人要对两边足够脸熟,性格包容,文化开放,且乐意长期往外边跑。他看着我问,那,有人比你更合适吗?
理论上,肯定有。但实际上,那时那刻,没有。
回国后跟家人商量。“去常驻一段时间怎么样?”我老婆跳起来,“去!干嘛不去?”。这里的逻辑分析也很简单:非常好的学习机会。那时我们本来商量,很想出国读书。可去印度这件事儿,无论是语言环境还是商业/管理历练,都是一个更好的学习历程。等于公司掏钱(而且还有外派的补贴),你去学习历练,难得的好机会。
极其特殊的经历,可以为自己开新天地。
我本身是个追求不同体验的人,职位高低,收入多少当然会影响我的选择,但最关键的影响点是——人生短暂,我很想获得不一样的经历。
印度之行能帮我将通向国际的大门开得更大。
我能够做出贡献。
我在公司的时间不短,在国际业务也是最早期的成员,帮助国内业务拓展,协助两地沟通,是我可以做出的贡献。
前面两个好处,手里拿着不心虚。
此外一个很小的点是,去印度可以帮我解决一个心结。
大三的时候,受一位老师介绍,我曾经有机会去美国的大学待一年。那不是个正常的交流项目,是在那边陪读中文专业的学生,报酬是免费在那里生活和读书一年,而代价是在国内休学,延迟一年毕业。个中细节,理性思考,我其实不应该去。事实上我也拒绝了这个提议。
可我清晰地记得,我拒绝对方的时候,心里想的事情:“我不能去,我应付不了,我肯定待不下去”。一种让人厌恶的怯懦。这次想有点儿不一样。去,干嘛不去?
于是很痛快地跟老板确认,直接开始走流程申请外派,办理工作签证,那年 7 月 7 日飞往班加罗尔,正式开始常驻生活。
如果你看完答案仍有疑惑,或是想跟刘宇翔进一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