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至10年,中国将有约数百万民营企业家面临资产和企业接班,财富传承已经成为目前很多富裕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如果缺乏有效的机制“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可能降临。家族是维系家风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以家族品质和修养为特征的文脉软实力的代代相传,比财产的延续更为重要,马未都认为:只有艺术品,才能富三代!
西方国家普遍重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少富裕家族购藏文物艺术品重视艺术品的传世意义,是拍卖行的上百年客户。“爷爷买、孙子卖这种隔代的、将投资与家族文化血脉相结合的良性传承模式,使艺术品成为家族最优质的长久性财富。
首先,文化艺术品收藏是传承家庭文脉的上佳选择。文物艺术品不仅可以赏心悦目,与心灵对话,而且其具有历史、文化和学术的传世价值,同时凝聚着父辈文化理念的价值取向。
其次,艺术品是高雅的身份名片。收藏艺术品象征着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地位,是进入高层次文化圈的通行证。
第三,艺术品具有较为安全的投资性质。艺术品的唯一性和垄断性增加了艺术品的价值,尤其是高端稀缺的艺术品精品,伴随着收入的增加和通货膨胀,需求会越来越大,其价格也会越来越高。大量的研究表明,由于艺术品资产与其他资产的收益率关联不大,所以艺术品特别适合做企业或家庭资产组合配置的选项。
第四,艺术品资产适合慈善和遗产传承安排。富人具有巨额的财富,其社会责任和未来家族的遗产安排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艺术品资产由于其隐蔽性和价格的难以确定性,成为富人在资产配置中税收筹划和代际传承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30余年前的中国,几乎所有的人都属于彻头彻尾的“无产者”。然而,改革开放后,民间财富在质疑的眼光中再次重现!众多未雨绸缪的企业家们正在思考和筹划的大问题,就是如何将这些饱含辛苦的财富顺利传承下去。现实中, 真正的家族财富传承故事涉及太多的牺牲和放弃,期间的过程更是饱含着智慧和挑战。
从“收藏爱好者”出发,最终达到“收藏家”的级别,少则数十年,多则一生。
而晋级“收藏家”之后,最终要面临的问题是怎样妥善处置自己的藏品。
收藏家的终极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
成为收藏家,说的是一代人,成为收藏家族,是两代人以上的概念。
在中国,家族收藏的案例并不突出,个人收藏的结局因人而异。
王世襄,北京人,祖籍福建福州。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国内收藏代表人物之一王先生,出身北京书香门第,
又在故宫这个传统文化中心成长起来,其收藏文化研究独步当代。
他在去世前把“国宝”珍品间接交给国家博物馆收藏;
把“民宝”珍品通过拍卖行拍卖给民间收藏高人收藏,实现了自己的收藏愿景。
相比国内收藏状况,西方的收藏案例更有借鉴价值。
西方藏家中有为数不少的家族收藏,
其中部分更是成为世界家族收藏典范,甚至促成一个历史时期艺术的繁荣发展。
从这些有代表性的收藏案例,能清晰地看出成为藏家的必要条件包括充分的财力、鉴赏力、文化学养,以及对艺术由衷的热爱。
此外,对部分西方著名藏家的终极抉择稍加分类总结,
关于“收藏家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很容易得出结论。
意大利贝利尼家族的艺术收藏已经有超过600个年头的历史,
1495年,第一座贝利尼博物馆在威尼斯成立,在随后的几百年间,
该家族在佛罗伦萨及意大利之外的法国、英国、美国又兴建4座分馆。
十八世纪时贝利尼家族中的老路易吉是意大利文物收藏界的权威人物,
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古董收藏家、学者、评论家,及拍卖界人、博物馆和画廊人士,
形成活跃而良好的艺术氛围,堪称家族收藏中学识、家传体系优良的经典案例。
意大利美第奇家族十三世纪时开始累积财富,十四世纪财力巩固,成为佛罗伦萨城的无冕之王。
15世纪前后修建的美第奇宫内藏有大量古典画作,而美第奇家族行使权力的官邸——乌菲齐宫在1559年建成之后历经数次改建,
同时美第奇家族成员将收藏的艺术品纷纷集中到该宫,于1581年开始对外开放。
难以想象没有美第奇家族对文艺复兴的扶持,该历史时期艺术的发展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美国洛克菲勒家族在1879年资产就已过亿,
1913年则以1亿美元创立了以家族命名的基金会,基金会的两大项目之一便是对文化艺术的扶植。
1929年小洛克菲勒的太太联合另外两位创始人成立了纽约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
MoMA最初的藏品基本来自洛克菲勒家族收藏,包括对前卫先锋艺术和对经典艺术的收藏。
美国古根海姆家族在总资产超过2亿美元(1920年代末)时开始构建自己的现代藏品王国。
所有圈内玩家都在关注的收藏平台
服务与合作
购买古董、参加拍卖、鉴定、广告合作等服务
添加拨打
13670141625
或直接添加微信
长按二维码直接添加微信:
免责声明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如果您喜欢
1、想了解如何简单的鉴定古玩?
2、什么样的古玩艺术品值得你去投资交易?
3、
添加我私人微信号/电话:
h13670141625
(何总)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