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9时5分,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经初步排查,截至1月9日6时,地震已造成126人遇难、倒塌房屋3612户,约6.15万名群众不同程度受灾。#定日县地震全力搜救# #西藏定日县地震已致126人遇难# #我们与西藏日喀则在一起#等话题登上各大平台热搜榜单,阅读量累计超过30亿次。
由于此次地震发生在高海拔高寒地区,正值严寒天气,救援情况为舆论关注第一要点。新华社发文《西藏定日县地震,五大公众关切追踪》关注“震区现场受灾情况如何”“为何人员伤亡严重”“救援有哪些进展和困难”“安置点的情况如何”“震情未来走势如何”。央视新闻报道,“根据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提供的最新遥感影像显示,地处本次震中位置的定日县措果乡,周边有长所乡、曲洛乡及其下各村,人口相对密集。从影像上可以看出,措果湖湖面尚有大部分冰封,当地气温较低,会对灾后救援和居民安置带来一定困难”。舆论观点强调,震区尤其需要突破交通受阻、物资保障等瓶颈,同时迅速开展取暖、供水供电设施的抢修工作,确保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当前,西藏正全力统筹好受灾群众临时安置和过渡期安置,确保温暖过冬。
除媒体对救灾过程的报道、网民为震区人民祈福等正面信息之外,围绕此次地震,舆论场中亦有出现质疑预警不力、民生保障不足等声音;媒体报道的伦理边界问题、AI生成虚假信息的传播等也暴露出更多舆情风险。其中,“小男孩被埋图”的广泛传播、涉灾情地域攻击两起具体案例引发舆论高度聚焦。
伴随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6.8级地震的报道,一系列“小男孩被埋图”在互联网平台广泛传播,并配有日喀则地震等关键词。图片中,一名戴帽子的小男孩被压在倒塌的废墟之下,身上布满尘埃。有网民据此传导质疑建筑质量、救援不力等负面杂音。虽然随后日喀则等地均发布辟谣声明、公安局网安局通报事件具体情况,表示该图确由AI工具创作且与此次地震无关,提醒广大网民不信谣、不传谣,以官方信息为准,但该图片的广泛传播对此次救援救灾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却在短时间内无法消除。《法治日报》评论称,“灾难来临,正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关键时刻。此时拿虚假图片博眼球、拿谣言段子抖机灵,严重混淆公众视线,消费公众情感,占据了宝贵的公共资源,不仅对社会秩序造成危害,还可能引发恐慌和混乱。借灾情造谣、传谣,更是法律明确禁止的行为”。
在过往的灾情救助工作中,不时也会出现过度煽情、炒作悲惨个案,影响舆论认知的情况,导致网民对灾害预警、抢险救援等工作滋生不满情绪。图片、视频冲击力较强,可能加剧公众对自然灾害的焦虑情绪。此次AI生成图片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基层舆情处置的难度进一步加剧——舆论场中真假信息混淆,极易干扰舆论视线,披着“事实”外衣的信息往往“一点就炸”,“灾情”也易被扣上官方责任的“帽子”。
此次地震发生后,涉地域讨论的声音有所增多,其中不乏一些诟病抹黑的负面杂音。对此,《环球时报》社评称,“这次地震在国际上广受关注,除了人道主义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发生在中国多民族聚居地区西藏”。
值得关注的是,不仅是此次定日县地震,在此前我国其他地区发生灾害后,涉灾情地域攻击言论也在境内外舆论场均有发生。如2023年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事件中,也曾出现将北京、河北受灾情况、抢险救灾进展、舆论关注热度等方面对标比较现象,舆论争议较为激烈。2024年7月,河南南阳盆地遭遇极端强降雨,相关报道引发舆论持续关注。舆论场中地域对立言论有所增加,有观点认为政府部门对不同地区抢险救援工作重视程度不同等。
“天灾无情人有情”,在舆论场关于自然灾害的讨论可以有不同的发声,但应恪守最基本的人文底色,不逾矩、不越轨,建立关注灾情本身的舆论导向尤为关键。对于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要注意内容生态,避免对灾区人民、救援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要妥善发声、理性辨别,避免沦为舆论的“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