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乾知大始
阳明心学信徒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退钱了!明起预约 ·  19 小时前  
半月谈  ·  查分时间定了!查询通道先收藏 ·  2 天前  
政事儿  ·  顶风违纪,车照启被逮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乾知大始

从《杀破狼·贪狼》说起:我为什么反感《老子》这本书?

乾知大始  · 简书  ·  · 2017-12-23 20:52

正文

在电影《杀破狼·贪狼》中,结尾反派一句「 天地不仁」 为自己的罪行开脱,确立了本剧的阴暗基调。

如果说在中国,《论语》一定是最出名的古代著作;但在国外,《老子》的名气要大得多。《论语》看起来不过是一本嘉言善行录,而《老子》是一本深奥的哲学著作。据说近代西方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就非常推崇老子。

我自己年轻的时候也喜好老庄,但后来我开始反感老庄、转向儒学。

老庄自然都是古之得道高人,但他们的著作并不适用于普通人。普通人要想修道,还是老老实实从道教「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路子去走,只是从老庄文义上理解没有太大的益处——甚至有害。

为什么说有害呢?

首先,今本《老子》一书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对「仁义」的批判,很可能是汉人掺入的,并非老子原意。 证据之一是郭店出土的楚简《老子》中说「大道废,安有仁义?」与今本「大道废,有仁义」恰好相反。

其次,《老子》一书动不动就说「众人如何如何」、「我如何如何」,一副遗世独立的姿态,不善读的话很容易 助长傲气 ,以为别人都不行、只有自己最高明。这种哲学原本就有一种出世情怀,如果用来入世,又做不到老子说的「谦下」、「无知无欲」的话,那对自己的成德真的没有益处。

此外,老子的哲学很容易被人理解为一种 「圆滑世故」 。我年轻的时候认识一个期货公司老板,此人圆滑世故,找小三、离了婚。但你别以为他没有文化,有一次跟我大讲什么「上善若水」,意思是做人不要有原则,没有原则、随缘处之,才是真正的高明。当时我就想扇他一耳光(只是内心活动)。

所以,我们今天要想真正继承老子的思想遗产,就不能把自己搞得好像无情无义(不仁)、毫无原则(若水)一样,应该把重点放在 「为道日损」 这几个字上面。怎么样才能「日损」?就是时时以「改过」为第一要务,日更一过,久而久之,就能有不同的气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