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中来,到观众中去
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综述
7月2日至29日,由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以下简称“会演”)在北京举办。32台参演剧(节)目分28台大戏、4台小戏组合,涉及33个剧种,地方戏曲的摇曳多姿点缀着首都舞台。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地方戏则是一方水土孕育出的独具特色的瑰宝。一台剧(节)目的演出,展示的是一个剧种的风貌,提振的是一方戏曲人的信心;百川归海,汇聚成中国戏曲文化的博大与繁荣。
参演的33个剧种来自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慷慨激越的秦腔、细腻清新的黄梅戏,也有爽利幽默的川剧、委婉幽怨的茂腔……充分展示了各剧种的魅力。“参加会演不仅是院团的荣誉,更是对剧种的推介。有些平时不为观众所熟悉的剧种,都在会演中得到了展示。”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万素说。
这28台大戏的内容、题材在贴近现实生活、传达正能量的基础上,做到了丰富、多元,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梁说:“这些作品既有现代的,又有古典的;既有讲基层村干部的,又有讲抗日名将的;既有讲老百姓家长里短的,又有讲革命历史故事的——广泛多元的题材、内容,构成了首都舞台上的亮丽风景。”
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原常务副团长赵承燕的观后感,代表了众多观众与专家的共同感受:“基层院团的创作接地气、从生活寻找灵感,写百姓故事,扬中国精神。”这来自各院团年复一年扎根基层、为基层观众服务、从泥土中汲取营养的努力和坚守。
28台大戏中有22台现代戏,占比近80%,充分体现了基层院团扎根基层、关注现实的创作特点。
会演的上座率普遍很高,观众反响热烈。每场演出过后,主办方还特邀专家进行点评,帮助基层院团总结经验、提升水平。
会演为基层院团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更提供了交流的机会。“演出之余,多数剧团会去观摩其他院团的剧目,促进了剧种之间的交流;演出之后,编导和音乐、舞美等方面的专家进行点评,对基层院团的辛劳和对本剧种的传承予以肯定,对创作提出建议,这为基层院团的艺术创作指明了方向。”谢柏梁说。
浙江省东阳市婺剧演出有限公司演出的婺剧《英王徐策》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有专家称,该剧的创作演绎可与国家级院团的艺术水准媲美。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雷表示,专家的指导和肯定提高了演员的业务水平和艺术信心。“参加此次会演,让全体主创对自身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参演,不论是规范表演、刻画人物,还是舞美与演员、与剧情的配合,都获得提高。”赵雷说,“我们完成北京的演出返回东阳时已是深夜,第二天一早又投入新的排练,但演员们都不觉得辛苦,热情很高。”
山东省胶州市茂腔秧歌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携茂腔《秧歌乡的故事》参与此次会演,同样获得了观众和专家的肯定。该中心主任刘宗涛说:“《秧歌乡的故事》大部分主演是青年演员,参加会演对他们来说是一次锻炼,无论在业务上还是心气儿上都有所提高。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很有好处。”
会演恰逢文化部戏曲艺术人才培养“千人计划”高级研修班中的编剧班上课。“我们要求研修班的学员尽量多观摩会演剧目,了解院团、剧种,培养为基层服务的意识。” 谢柏梁说。
据了解,参与会演的各大基层院团每年在当地的演出量至少在300场上下,如福建省长乐市大众闽剧团等表现突出的院团可达到约400场,江西省上饶县信河赣剧演艺有限公司等甚至突破500场,每日演出2场至3场的情况并不少见。江苏省响水县淮海剧团以淮海戏小戏《公鸡做媒》《贴春联》参与会演。该团团长王体苏说:“这些小戏可以说经过了千锤百炼。江苏省从几年前就实行‘送戏下乡村村到’,响水县淮海剧团率先参与,每年送戏下乡的脚步走遍响水县的150余个村子。”
无论是演出任务的完成还是戏曲艺术的传续,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各基层院团在人才培养方面也都各有妙招。据刘宗涛介绍,胶州地区建立了地方戏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每年从全市初中生中挑选喜爱茂腔和秧歌的学生进入胶州师范学校等院校进行为期3年的培训,培训合格的学员再进入剧团进行专业锻炼。浙江省东阳市婺剧演出有限公司则把“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既请艺术家来团指导,又派青年演员外出学习,并要求青年演员每年拿出一个折子戏来参加年终考核,对优秀者给予奖励。演员的积极性因此得以调动,擅演作品也逐渐积累起来。
基层院团长期坚守在创作、演出一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经费短缺、创作条件欠佳、人才不足等困难。会演为基层院团,尤其是正处于转型期的基层院团和濒临消亡的稀有剧种打了一剂强心针。“会演既给了基层院团展示的平台,也让我们了解到他们的艰辛和坚守,感动于他们为基层观众奉献的执着精神。”赵承燕说。
不同的院团、不同的作品、不同的风格,但他们都怀着同一颗热爱艺术、精益求精的心。江西省上饶县信河赣剧演艺有限公司携赣剧《斧头将军》参与此次会演。当初,为了创排该剧,公司负责人杨善东一度抵押了房产,借用了女儿结婚的压箱钱,主创团队不计报酬地投入创作。这在全国基层院团中并非个例。基层院团的努力付出打动了观众,也打动了专家。“基层院团非常努力,在创作中也得到了省级、市级院团以及其他各地院团的艺术家和高校学者的帮助。这样的力量集结,让基层院团的创作走出了传统的模式而成为现代剧场的样式,使得作品更有时代意识、时代精神。”万素说。
谢柏梁站在中国戏曲史的高度看待会演。“中国戏曲发展有两条道路:一是诞生于民间——区县级剧团正是民间戏曲的代表;一是成熟、辉煌于宫廷、殿堂。会演把这两条路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鼓舞了活跃在基层的艺术工作者,也让各地方政府更加关注地方戏曲和基层院团。”
看过了这么多场会演剧目,万素观察到,每场几乎都是满座,观众看得非常投入,毫不吝惜他们的喜爱与热情。“知音在,希望就在。”万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