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论文投稿有多重要,
很多人都没意识到。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生产力,高效的论文投稿,既是生命又是生产力。
不管有没有切身经验,大家都会相信,在论文从写作到见刊的过程中,最痛苦、最漫长的可能就是投稿了。
最近看到一位老师说,他的一篇稿子,从投递到接收,竟然花了十年时间。够
奇葩吧。
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遇到这么离谱的投稿遭遇,
但它确实体现了论文投稿过程中的时间消耗问题。
常规情况下,论文从投出到见刊,虽然不至于花上十年,但半年到一年肯定是要的。
可是你有没有意识到,这个时间,很可能比前期工作还要长呢?
现在科研规范很严,
一稿多投肯定是万万不能的,只能一个一个来。如果第一个被拒了,你才能再尝试去投第二个,然后是第三个……
可是,如果其中某个一直不回复,你该如何对待?坐着苦等,还是小心翼翼去找编辑问个究竟?
这个过程的很多事情,多数师生并不会正确处理。
如果一个人经常因为不当选刊或投稿,他很可能会经常
被拒,并为此花上大把的时间——甚至会让其终生难以获得明朗的科研前景。
因为时间是不等人的啊,不管是毕业,还是评职称,那都是有年限的!
因此,在这样的问题面前,正确的投稿,
有礼有节地与审稿人通信,
让自己能够一次命中,或者有效获取返修建议,显得尤其关键。
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生产力,只有当你投稿效率
提高
之后,才能真正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
投稿顺畅,返修顺畅,和审稿人的沟通顺畅,可以让你的科研如同开了挂。
因为,
整个过程的顺畅无阻,不仅可以让你的论文能够更快发表,登上最为理想的期刊,而且可以为你节省下大把的时间,让你能够静下心来去继续撰写和投递第二篇、第三篇稿件!
没错,高效的投稿会让你在科研时间管理上
更加
游刃有余。
你可能从来都没有认识到,
凡是论文高产的作者,其实都是投稿高手!
这就是你为什么想不明白,对你来说平时一年发表一篇论文就已经很辛苦了,而有的人却可以一年发N篇论文。
所以,是时候更新你的观念了:
论文不光是写出来的,更是投出来的。
而当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
或许
改变的时机
已经
来了。考虑到为大家在投稿过程中总是遇到无尽的麻烦与折磨,我们找到了一位很厉害的老师,来为大家讲述投稿问题应对之策,帮助大家在投稿过程中正确避开误区。
这位老师就是LK博士,来自
国内名校的博士、美国名校的博士后。他年纪轻轻,就
已经发了25篇文章,其中包括多篇顶刊,他引次数高达322次,H指数为10
(PPT中有
详情
介绍)。论文发表有质有量,投稿经验更是十分老道。
参照自己的经验,LK老师也极其认同良好的投稿策略对于顺利发表高质量SCI非常关键。很多老师同学在投稿中,因为一些错误操作,导致稿件始终被拒或者长期不被接收,实在是冤得很。
鉴于此,我们请LK老师把自己的宝贵经验做了一次总结梳理,以
系列讲
座的形式给大家作了呈现。
LK老师的这个系列讲座题目
是《顶刊作者:如何正确高效投稿——从投稿到接收各环节详细剖析》,算得上是难得一见的经验分享。
具体来说,LK老师系列讲座的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顶刊作者:如何正确高效投稿
——从投稿到接收各环节详细剖析
第一部分:投稿清单准备,做到有的放矢
第一节:充分认识高效投稿的重要性
1、关系到能否被接收及快速发表
2、投稿到接收每一环节概述
3、本系列讲座介绍
第二节:
Cover Letter的书写/布局方式详细剖析
1、Cover Letter三段式写法,实例分析,模板套用
2、必须要包含的内容,实例分析
3、应该注意的细节及具体建议
第三节:文章稿件的投稿清单,缺一不可
1、正文—图片—表格—支持信息—TOC/GA
2、其中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3、实例分析
第四节:如何合理预测潜在审稿人,增大文章接收概率
1、关键的参考文献环节
2、对特定课题组特定领域权威文献的引用
3、可能加入参考文献的合理选择
第二部分:投稿中各问题的有效处理方式
第五节:如何有效规避Technical Check
1、规避Technical Check方式方法
2、细节建议详述
3、实例展示
第六节:如何处理被返回稿件
1、如何应对技术审查,书写回复模式事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