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习大国  ·  【夜读】最近,年轻人爱上了这样“登报” ·  3 天前  
底线思维  ·  人类走到了全球战略文化的“十字路口” ·  2 天前  
瞭望智库  ·  1欧元,能在这里买套房? ·  2 天前  
政事儿  ·  以军:继续作战 ·  3 天前  
政事儿  ·  国家发改委秘书长伍浩,职务调整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瞭望智库

遇过的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就是你的人生格局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17-03-20 21:35

正文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CCTV4”(ID:cctvzgxw),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视野决定格局,大格局成就人生




人们常说,我们可以用一年学会说话,但是却要用一生学会闭嘴。


有的人可以因为两毛钱在菜市场里跟人破口大骂,有的人即使被人误解也可以满面春风。而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格局。


决定格局最重要的一点,是视野。


当我们在二楼的时候,看到的会是满地的垃圾;而在二十二楼的时候,会将满城的风景,尽收眼底。


不同的楼层,就会有不同的视野和心态。人也一样,当我们迈入了一个新的高度,达到了更高的境界,就会有不一样的视野和胸怀。


每一个人都是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做判断,如果和井底之蛙说,天不是井口大小,它肯定认为你是个骗子,因为它看到的天就是井口大小。它的视野决定了它的格局。


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进步,提升自己的格局,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你遇过的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这些就构成了你的人生格局。



2

遇过的人:满怀感恩,有所取舍




以欢喜心看事,事事皆为我而生;以感恩心看人,人人皆为我而来。


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总会遇到很多人,人生的际遇并非寻常,在我们生命中出现的人就是我们今生有缘遇到的人,因此我们应该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


感恩亲人,感恩朋友,感恩陌生人,也感恩那些给我们带来麻烦、困扰甚至痛苦的人,是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人世间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是他们让我们看清了人性中的另一面,考验了我们的坚强,使我们成长和成熟。


遇到爱你的人,学会回报;遇到你爱的人,学会付出。


遇到你恨的人,学会原谅;遇到恨你的人,学会道歉。


遇到欣赏你的人,学会笑纳;遇到你欣赏的人,学会赞美。


遇到不懂你的人,学会沟通;遇到你不懂的人,学会理解。


感恩之外,我们还要警惕,在今后的生活中,不必把太多的人请进我们的生命里。太多人,请进生命里,若是他们走进不了我们的内心,就只会把我们的生命搅扰得一地鸡毛。


把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留给自己关心的人,留给懂自己的人,别在不喜欢你的人那里丢了快乐。


摆脱没意义的饭局,乐得清静;远离看不起你的亲戚,和虚情假意的朋友。



3

读过的书:变化气质,沉淀灵魂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


一个人读过很多书,但是后来往往大部分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究竟有没有意义?


其实,当我们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们的骨头和血肉。


一个人认真读过的书其实早已融进他的灵魂,沉淀成智慧和情感,只要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而出。


有人说,就算你读了那么多的书,懂了那么多的大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读书并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现实的利益和好处,读书这个行为仅仅意味着:


我们没有完全认同这个世界和现实,我们还有精神生活,还有梦想,还有追求,还在奋斗;


我们还不满足,还在寻找生命的另一种可能,另一种生活方式。


读书,是为了避免被琐屑生活打磨得麻木不仁;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4

走过的路:一路风清,且行且惜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个人所行走的范畴就是他的世界,北岛曾经这么说过。


每个人所走的路都有不同,脚下走过的,留下的都是一条截然不同的路。也不必羡慕别人的路,我有我的独木桥,你走你的阳关道。


曾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实,行路也是一种阅读,一个读的是有字书,一个读的是无字书。


读书,是在字里行间行走,古今中外在脑海里翻腾;行路,是在阅读天地万物,一草一木都被我们辨识。


在路途中,我们会经历很多,所谓见多识广,了解别人和自己,我们的心胸会变得更宽广,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从而扩大我们的人生格局。


人间没有永恒的风景,没有永远的人,也不必悲观,毕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生命的禅意不在一经一卷中,而在一呼一念里;心态的超脱不在一字一句中,而在一言一行里。


走过了,经历过了,就是人生的路。只愿一路风清,且行且珍惜!


延伸阅读:


你焦虑的根本原因,是急于过“标配”的人生


生不是一场赌博,哪有什么“人生赢家”和“人生输家”,只不过是走的路不同罢了。值得一过的人生,一定不是“标配人生”,而是“私人订制”。


文 | 吃饱了睡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吃饱了睡的小窝”(ID:sanqinyuanchuang)



1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每个人生阶段,都会存在一个“标配”的人,迫切成为这个“标准件”,是多数人焦虑的根本原因所在。


对于年轻父母而言,生孩子的“标配”就是生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学习成绩又好,年年拿奖状,给父母长脸面。


如果生了个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孩子,父母就会时刻拿自己的孩子和隔壁家的“标准件”去对比,在对比中越发觉得自己家的是个“残次品”。


被父母和隔壁家的“标准件”对比久了,很多孩子自己也会慢慢觉得自己是个“非达标产品”,自信心受到剧烈打击,最后沦为破罐子破摔。


一些刚毕业的学生,他们认为“标配”人生,就是在两年内有房有车,三年内结婚生子,如果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这些事情,就会被周围的人称之为“人生赢家”。


一个读者,女孩,26岁,当她看见同学和同事都纷纷走向婚姻,结婚秀娃,她十分焦虑,焦虑到失眠。


因为她妈妈说过,作为一个女人,就应该在24岁之前把自己嫁出去, 28岁之前生完二胎,然后相夫教子,这样的生活才是女人的“标配”。


这个女孩看着身边的闺蜜一个个都成为了“人生赢家”,尽管自己事业节节攀升,但还是觉得自己“失败极了”,因为她走的路不是女人的“标配”。



2


我曾经和朋友讨论过,什么样的男人算是相对成功的男人。


几个朋友都认为,30岁之前买房买车,结婚生子,事业蒸蒸日上,还有一笔不少的存款,这样的状态才算是30岁男人的标配。


如果男人再优秀点,房子住200平,车子100万,这比“标配”升级一点,算是人生的“豪配”。


多数男人,为了达到“标配”,成为一个“标准件”男人,焦虑不安,整日忧心忡忡,总觉得自己活得“很窝囊”,感觉自己没有“男人尊严”。


一个朋友说,自己曾经成绩碾压一切学渣,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工作也不错,但是距离在北京买房,还差一点。而他的一些同学,在三四线城市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达到“标配”。看着别人晒娃秀恩爱,全是岁月静好。而自己一个人在北京苦苦努力,觉得很失败。


“人生赢家”这个词,似乎成了褒扬一个人的最高标准,而评判一个人是否符合“人生赢家”,最重要的两个条件是“有房有车”和“结婚生子”。


然而,人生不是一场赌博,哪有什么“人生赢家”和“人生输家”,只不过是走的路不同罢了。



3


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人生轨迹,有些人大学一毕业就参加了工作,然后结婚生子,让父母早日抱上孙子,不但自己成了名副其实的人生赢家,让父母也成了人生赢家。


还有一部分人,毕业后,会选择继续读书,或者创业,去追求自己心中的梦想,因而他们的“标配”人生就被延后,甚至到40岁都孤家寡人,租房过日子。


除了一些人自己着急过“标配”人生,中国的很多父母,更是着急让孩子尽快过上“标配”的人生。


很多父母会认为,只有生一个“标配”的孩子,才足以证明自己是成功的,也会沾沾自喜自己的优良基因。


不仅如此,孩子成年以后,父母也会给孩子设定一个“标配”的人生,24岁前结婚,26岁前生一胎,30岁前生完二胎,然后自己享受“抱孙子”的预期计划。只有这样,为人父母才觉得自己的一生过得很“标准”。


事实上,很多层次越高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低。结果也往往是,对孩子期望越低的父母,他们孩子的成就越高。



4


人生不是一场赌博,而是一场旅行,如果把人生当成了赌博、追赶、攀比。这样的人生,注定和焦虑永伴。


不同的生活有不同的精彩,我们都希望活出自己的精彩,因为每个人生都是不一样的。


我见过急于过“标配”的人,他们给自己定了详细的人生“目标”,对房,车,存款,结婚,孩子……都会做出一个精确的时间计划,认为只有如期完成,才能成为所谓的“人生赢家”。


其实,“人生赢家”不过是过上了大众的“标配人生”,对于这种标配模式的生活,其实是挺无趣的。


把人生过成了“标准答案”,成为了庸俗的“大多数”,这样的人生不能算是成功,但也不算是可悲,只是有些无趣罢了。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慢慢靠近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追赶“标配”,在努力的过程中,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和温暖,如此,才算没有辜负岁月。



5


不给自己设定“标配”,不给孩子设定“标配”,不去羡慕别人的“标配”,不去嘲讽别人的“非标配”,这是生活的能力,也是最起码的生活智慧。


如果世间存在“标配”的人生,那么这样的生活真的不值一过。


没有无比正确的生活,只要怀揣着对生活的美好期许,并且一直努力向上,拥抱爱人和家庭,用心工作,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回馈社会。那么你走的这条路,就是最好的人生路。


值得一过的人生,一定不是“标配人生”,而是“私人订制”。




学术合作联系人:聂智洋(微信号:i87062760),添加时请注明:姓名+职称+单位


推荐文章
瞭望智库  ·  1欧元,能在这里买套房?
2 天前
政事儿  ·  以军:继续作战
3 天前
电影派  ·  这部电影毁不了你的三观算我输
7 年前
大忘路  ·  我等累了,不等你了。
7 年前
国家人文历史  ·  Q&A | 台风都是怎样命名的?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