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洞见微信公众号的一篇深度文章,作者念念,文章强调了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事情都有其发生的原因和背后的深意。作者提出了允许一切发生的观点,认为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并用实例和心理学理论加以佐证。文章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因果、允许一切发生才能遇见未知的可能、人生的真正强大在于让一切发生皆有利于我以及经历都是馈赠。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生活中所遇之事都有其因果关系和深意。
作者认为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因缘所在,我们应该看到事情背后的深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
关键观点2: 允许一切发生,才能遇见未知的可能。
作者提出墨菲定律,并强调与其说是现实与人过不去,不如说是人的自我信念和情绪状态影响了事情的发展。
关键观点3: 人生的真正强大在于让一切发生皆有利于我。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把心态调整为积极正向,学会转念,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困境,从而把挫折转化成养分。
关键观点4: 经历都是馈赠。
作者引用村上春树的话,鼓励读者不要过于纠结于当下或忧虑未来,要把经历都当成是馈赠,从中丰富自己、成就自己。
正文
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来源:帆书
(ID: readingclub_btfx)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韩丹
朗读音
频
人这一生,世事无常,得失难料。
当意外与挫折来临之时,我们往往会本能地选择抗拒,不愿接受。
我们常以为,让自己痛苦的是事情本身,其实真正制造痛苦的,往往是我们的执念与较劲。
很喜欢一句话:曾经发生的事情,但凡少一件,都不会成就现在的你。
人生没有无缘无故的遇见,也没有毫无意义的出现。
允许一切发生,并让一切经历为己所用,是每个人都要修炼的课题。
有没有发现,被生活所伤的人,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这么糟糕的事,会发生在我身上?”
可是不管你如何追问,生活也不会给你想要的回答。
相反,不甘与愤懑的情绪会一直牵引着你,让你往牛角尖里钻,找不到退路。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因缘所在,都有迹可循。
辜负你的人,因你的轻信而来;
伤害你的人,因你的软弱而来。
有些人,是为了教会你一些道理;
如果我们能明白,事出必有因,自己永远是所有问题的根本。
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默和平凡,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你不知道,你曾经做的某个决定,会在不经意间为命运埋下怎样的伏笔。
很多抉择,当时看起来再寻常不过,实则一直在不动声色中塑造着我们的人生。
有一天,当它以困难的形式来到你面前,那就说明到了你需要去解决问题的时候了。
如果有些变故的发生让你觉得很受挫,那恰恰是在提醒你:
你对一件事越紧张,越不愿意面对不好的结果,潜意识就越会引导你做出与你的担忧相一致的决策。
要想摆脱这个悖论,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会坦然接受不如意,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初来乍到这样一个终日只有死亡气息相伴的高原之地,面对茫茫冰川雪地,年轻的毕淑敏陷入了莫大的恐慌中。
好在,慢慢平定情绪后,她选择让自己接受既成的事实,并好好活下去。
十一年的服役生涯,帮她在医学上收获了巨大的成就,也由此而练就了超然的心胸与格局。
允许期待之外的结果出现,无论愿不愿意,都能有勇气承担一切,人生的主动权才会回到自己手中。
《半山文集》中写道:
每一种难以接受,都给自己树起一道墙,墙树的多了,不是迷宫即是牢笼。
世间的得与失,福与祸,本就是相伴相生。
从你接受坏事发生,让能量场得以流动的那一刻起,它就已经成为过去,新的机遇就已在来的路上。
有时候,你以为错过的是遗憾,其实可能是命运给你惊喜前的考验。
在通往成熟的岁月征程里,有个至为重要的标志,就是:
渐渐开始把“为什么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的思想,转换成“这件事到底想教会我什么”。
学会转念,用积极的心态和正向的思维去应对,曾经那些你以为无解的问题自然会有新转机。
“人生中的任何一次失败和痛苦,都可能是你遇到的最好的机会,它能教会你真正的智慧。”
他能一次次扛过打击,实现逆袭,凭借的也正是这份总能把挫折转化成养分的智慧。
没有人喜欢经历困境,但有些体悟和认知,却只能从至暗时刻里才能获得,别无他处。
经受过求而不得的痛苦,一个人才会认清自己的局限,知足知止;
品尝过事与愿违的失望,一个人才会正视自己的所求,明心见性。
我们都曾试图使尽全力,像握紧船舵那样试图去掌控一件事的结果,一段关系的方向。
这世间万事没有一样
你
可以主宰,你唯一能够控制的只有自己。
学会放下种种不甘与畏惧,把每件事的发生都当成是来渡你成长的台阶。
哪怕身处再不利的境遇中,也能从中发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去直面它,接纳它,改变它。
这时你所走过的艰难时刻,就将变成你人生中最珍贵的礼物。
就像有句话说的:迎面而来一股力,我将俯身而退,借它学习,调和自己。
不困于得失输赢,只用柔软的姿态与世界握手言和,只为更清醒而笃定地走接下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