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纸上建筑
有趣的时事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评论  ·  多维数据勾勒春节消费活力图景 | 新京报社论 ·  昨天  
求是网  ·  金句 | 注重家教 ·  昨天  
后沙月光  ·  台湾不敢哭出声!美国出手“穷台”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纸上建筑

一次性纸杯也要清真么?

纸上建筑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5-22 11:00

正文

既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也要防止“泛清真化”,否则徒然引发不必要的矛盾,甚至成为极端化趋势的温床。

根据我国相关管理条例,清真概念只能局限于肉源型食品,不包括米面、蔬菜、水果、纯净水等非肉类食品,以及衣食住行的等日常生活用品,清真标识的包装不得滥用。

教训随手可见,一个月前,河北白沟某餐厅就因为滥用“清真筷子”而引发了不小的风波,除了现场的冲突之外,还在网上引发大量口水之争,各种误会谣言满天飞,伤害了民族感情,代价是沉重的。

没想到这么快在西安又有了续篇:网友曝光中国农业银行西大街支行惊现“回民专用”一次性纸杯,在微博上引发争议。

农行陕西分行官微不得不专门回应,解释称本支行紧邻回族群众居住区,专门订制“回民专用”饮水杯是服务群众的温馨举措之一,甚至还安排回族员工担任大堂经理为客户服务,成为本网点的特色和亮点。

的确够特色,的确也亮了,没想到除了“回民专用”的纸杯,竟还有“回民专用”的大堂经理,后者比前者还难于理解,在西安回汉杂居多少年了,本地的回民是语言不通了?还是教义规定不能和外族说话了?——这银行是不吃不喝存钱取钱的地方,这样的温馨举措是何道理?到底尊重的哪条“生活习惯”?

有网友贴出以前美国臭名昭著的种族隔离,洗手间里甚至有黑人专用的洗手池,当然那绝非尊重少数民族,因为旁边还有白人专用的洗手池,而且比黑人专用的好得多。

但是在“回民专用”的纸杯或是饮水机面前,我们踟蹰了,因为就这么一个饮水机,都标上“回民专用”了,汉民还敢不敢用?这是不是构成了逆向歧视?会不会手一抖引发群众内部矛盾?再把银行也给砸了?

饮用水早就被认定为不得擅自“清真”的范畴,而一次性的纸杯更是无稽之谈,纸杯是拿木浆和塑料做的,里面没有一毛钱肉源性成分,就算回民忌讳混用餐具,可它明明是用完即弃的一次性用品,何来交叉使用的可能?

这显然就是泛清真化的误区,少数民族不是用这样的方式去尊重的,除了引发非议之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在民族问题的导向上,除了尊重不同习惯之外,更重要的是和谐共处,不要人为地把区别扩大化,甚至形成某种隔离。这并不符合科学,也没有教义支持,但却很容易被极端分子所利用,人为扩大民族间的藩篱和对立。

由于清真标识的滥用,以及公共服务场所开辟“专用柜台”、“专用通道”等所谓便民举措,已经不止一次在网络引发非议,一次次破坏了民族和谐的氛围。作为与饮食业毫无关联的金融机构,实在不应该添乱,银行的业务跟民族习惯没有任何关系,痛痛快快承认不当,抹去所有不必要的设限,才是真正的一视同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