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官方认证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廉蓉城  ·  中国纪检监察报关注成都:居有所安 ·  2 天前  
清廉蓉城  ·  案说规纪法丨公“费”变私肥 ·  昨天  
成都本地宝  ·  成都印钞有限公司/四川电网/高校/街道办..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每日毅讯|JAMA:肺静脉隔离PVI显著降低房颤患者的房颤负荷

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  · 公众号  ·  · 2024-09-12 08:00

正文

每日毅讯

+


这个题目看似是个20年前的研究,但在今年欧洲心脏病年会ESC 2024和JAMA杂志刚刚发表。肺静脉隔离(PVI)治疗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实践20多年,为什么现在还要做PVI与假手术组对比的疗效性研究呢?因为,自从肾动脉去神经消融术(RDN)曾经在HTN-3研究中发现可能存在安慰剂效应的可能之后,FDA要求器械治疗需要假手术组来对照以减少安慰剂效应。因此,这项基于房颤冷冻消融技术的PVI治疗与假手术组进行了头对头的对比,为房颤的PVI消融治疗补充了这一方面证据。


这是在英国两家心脏中心进行的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时间从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研究对象为有症状的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患者。主要排除标准包括长期持续性房颤、之前的左心房消融史、有需要消融治疗的其他心律失常、左心房直径5.5cm或更大,以及射血分数低于35%。参与者被随机分配接受肺静脉隔离冷冻消融(n=64)或假手术伴膈神经起搏(n=62)。主要终点是6个月时的房颤负荷,不包括3个月的空白期。次要终点包括生活质量测量和安全性评估。房颤负荷通过植入式长期心电记录器测量。


研究结果显示:共有126名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平均年龄66.8岁;89名男性[70.63%];20.63%为阵发性房颤)。从基线到6个月,消融组的平均房颤负荷绝对变化为60.31%,假手术组为35.0%(几何平均差异,0.25;95% CI,0.15-0.42;P



毅讯点评

本研究通过严格的RCT研究设计证明了,与假手术组相比,房颤冷冻消融PVI可显著降低患者6个月内的房颤负荷达75%,同时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最强的验证在于植入式的心电记录来客观评估的房颤负荷,应该是终点评价的金标准。这份迟来的证据再次为房颤PVI治疗背书。在进行植入式心电长期监测的评价体系中,PVI展现了显著的治疗作用。后续的研究可需要解决如何降低房颤消融后复发的问题。继房颤领域之后,高血压领域也将迎来肾动脉的消融治疗的时代,完全消融策略也一样是至关重要,其实是在有效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article-abstract/2823283#google_vignette


本文技术观点不代表CCI观点


作者简介

张毅 MD, PhD, FACC, FESC,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中心主任,科研处副处长。

兼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执行委员,中国CTO老伙计俱乐部成员,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每日毅讯》专栏作者,上海拳击协会理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Lancet 2020(评论性文章)、Nature Aging 2024、Adv Sci 2020、Cardiovas Diabetol 2019、Eur J Intern Med 2024、Hypertension 2011/2021等杂志发表论文,H-index 23,ESI高被引论文1篇,主要工作被202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引用。2023年获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推动行业力量·十大医学新锐”。2024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青年奖。申请2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1项已转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