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刷爆了朋友圈,这其实反映出人们对超大城市的复杂态度:喜爱和厌恶兼而有之。那么,超大城市到底会给人的心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几个较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也许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从上个世纪开始,人类才出现了大规模的造城运动,到2011年,中国城市化比例才突破50%,而现代意义上的超大城市(2000万以上人口)则是过去60年的事。从进化角度讲,人其实无论是从大脑结构、生存能力和天然倾向性方面,都还没有完全适应城市化,特别是超大城市的生活方式。
通常我们认为大城市的生活会使人变得冷漠,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其实是让人变得过分敏感——特别是对负面信息加工过度,坏的可能性想得过多。
德国心理学家安德烈亚斯·林登伯格及其同事曾做了一个对比研究。他们让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和生活在小城市里以及生活在乡村的人,去心理学实验室参加数学测试,交卷时,他们都会听到主考老师对另外一个老师抱怨说,这是他见到过的最差的答卷。在让他们听到对自己带有侮辱性的评论之后,心理学家对他们的大脑进行了核磁成像的扫描,主要观察两个脑区的活动情况:一个是处理紧张和恐惧信息的杏仁核,另一个是管理杏仁核活动的内侧前扣带回。
研究者发现:大城市的人对这样的压力事件反应更加强烈、更迅速,他们的杏仁核更活跃,小城市的人反应次之,乡村的人反应最弱。更加有意思的是内侧前扣带回的活动:乡村长大的孩子内侧前扣带回活跃度低,而城里长大的孩子内侧前扣带回活跃度更高;但这两个脑区的联系不稳定,问题是这种不稳定的联系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殊症状之一。
当然,不能因此而得出“生活在大城市会让人心理变态”的结论,但根据荷兰心理学家亚普·潘恩的调查,相对于小地方,大城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小城镇的两倍,焦虑症增加21%,情绪失调增加39%。显然,身处茫茫人海中产生的孤独感和漂浮感是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的。
英国国王大学的心理学家海伦·费希尔和美国杜克大学的心理学家坎迪斯·奥杰斯调查了2232对双胞胎,他们分别在城市、乡村长大。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在12岁之后患各种心理疾病的比例是农村孩子的两倍以上,他们所接触到的负面社会环境和经历也远远多于从农村成长起来的孩子。显然,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容易产生或养成抑郁、紧张、焦虑、吸毒等不良的健康行为和习惯。
美国洛杉矶大学心理学家帕特里夏·格林菲尔德曾利用谷歌平台搜集了人类200多年来的各种出版物,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由于乡村的生产方式、简单科技和紧密的部落联系,使得生活在乡村的人对权威更加尊重,更加强调责任。而在城市环境里,由于财富的增加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复杂技术和商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更加强调个人选择、物质享受和财富积累。格林菲尔德发现,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的美国城市化运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利益、追求享乐、追求物质。个人主义的价值理念,如自由、自我、独特、获得等相对受到更多的欢迎。
那么,如何应对超大城市对于我们人类心理的影响呢?我个人认为,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心理学知识肯定是有所助益的。
找到自己的平衡点,寻找生活的意义,这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保护机制。另外,多亲近大自然,多接近绿地、花草、公园等地方,能够激发人类大脑原始的田园生活的基因。已有的研究发现,欣赏绿色的大自然景色4分钟,大脑就会产生令人愉悦的神经递质多巴胺。
我甚至觉得中国应该推动重归乡土的运动,让那些有能力、有实力的富裕人士重新回归田野生活。各得其所,何乐不为? ★
叶选宁|林存德|布小林
赖声川|丁石孙|华西医院
郭伯雄|中纪委|首富扶贫
黄奇帆……
回复
“人物目录”
“调查目录”
“特稿目录”
“往事目录”
提取更多过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