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季刊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解放军报  ·  习近平出席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 ·  8 小时前  
中国日报网  ·  菲律宾突发坠机 已致多人死亡 ·  昨天  
环球资讯+  ·  用稀土换援助?特朗普盯上了乌克兰! ·  2 天前  
环球资讯+  ·  中国代表:美国还想禁多少中国智造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季刊

今日灵修:基督徒的人生:你盼望更美的家乡吗?

生命季刊  · 公众号  ·  · 2017-11-07 13:53

正文

(请击点图片上方蓝色的 生命季刊 ,选择 关注 ,您就会每天收到生命季刊播发的文章)


今日读经: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 (希伯来书11:13-16)

我们从介绍约翰.班扬( John Bunyan,1628-1688 )的《天路历程》( The Pilgrim's Progress ),来了解基督徒的人生。

基督徒的人生是长途旅行,是一个丢掉过去一切,包括丢掉过去的理想、目标、执着、重担等,而改走另外一条路的旅行:“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跟从我),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 14:33)。这趟旅行难走、险阻多、而且到死方休。但这趟旅行又精彩极了,走的人会在重重失败和煎熬中,因着信心而满有惊喜、祝福、更新,逐渐脱胎换骨、指(不是“止”,因会不断的进步)于至善、臻于美境(天堂)。

许多圣经学者主张,旧约入世,新约出世,这主张不合圣经。离弃世界跟随神的观念从创世记就有:“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创 12:1)神要以色列人离开居住430年的埃及,跟随神仆摩西到流奶与蜜之地。而在流奶与蜜之地已经作王的大卫,及后来神的儿女,仍有这观念,“我们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与我们列祖一样”(代上29:15);“你们离开吧!离开吧!从巴比伦出来。不要沾不洁净的物;要从其中出来”(赛52:11)。“他们(门徒)立刻舍了船,别了父亲,跟从了耶稣”(太4:22)。“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来11:13-14)。他们的家乡不在世界,而是“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来11:16)。

现在的教会和神学家常常忘记这个重要的教训,他们强调人只有一个家,就是这个世界。我们不能跟着他们世俗化。基督徒要荣耀主,在这个世界上作盐作光。越要尽这个责任,就越要弃绝这个世界。愿我们在认识、欣赏《天路历程》的文学优美时,更能学习、效法其中弃绝世界、向往天家的神学真理。

《天路历程》卷一的主角原名“无恩”( Graceless),信主后称为基督徒,两个原因使他非离开老家不可,一是他被罪恶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而圣经及传道者(Evangelist)告诉他只有到耶稣的十架下,重担才可脱落。二是他所住的城是将亡城,要被毁灭,像所多玛一样;所以,他应该“从那城出来,免得与她一同有罪,受她所受的灾殃”(启18:4)。基督徒多次恳求家人同行无效(参创19:14,他们以为他说的是戏言),只好自己背着重担、塞着双耳、边跑边吶喊:“生命、生命、永远的生命!”塞耳是不要听任何牵绊的声音而回头,吶喊是告诉人,他离开的原因,是要到耶稣那里得生命(约6:40)。

选自 康来昌“《天路历程》与基督徒人生”,《生命季刊》第37期。

==========

如果您是在朋友圈中看到这篇文章,请点击手机屏幕的右上角,然后 查看公众帐号 ,点击 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