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芯世相
每周一老司机原创干货长文分享!每天上午8点买卖芯片交易信息发布,芯闻分享!不能帮赚钱的芯闻都是耍流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旅拍誌  ·  大S早期写真!好美好鲜活! ·  昨天  
色影无忌  ·  富士2024回顾:推出4台新数码相机、2台新 ... ·  5 天前  
色影无忌  ·  无忌评图第181期|火车1903 :田园牧歌 ·  4 天前  
色影无忌  ·  传闻 | 尼康将要发布Z 35mm ... ·  5 天前  
摸摸艺术书  ·  人类首次近距离拍摄的彗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芯世相

那些年,我们踩过的智能硬件供应链的坑 | 【AI智能音箱之夜】芯片超人花姐分享文字全记录

芯世相  · 公众号  ·  · 2017-09-28 07:58

正文

点击上方“ 芯世相 ”,选择“置顶公众号”



前几期我们都是在讨论技术、方案,这期我们就从一个不一样的角度,跟着有12年芯片行业经验的花姐从供应链来了解一下智能音箱。

以下是分享文字全记录:



花姐是谁?



大学学习电子专业。


在Apple代工厂做了2年采购,从阻容管子内存到板子。


倒买倒卖电子元器件10年,从采购到合伙人到创始人。


最近2年在折腾电子元器件的“互联网+”。


公众号 【芯世相】 100000+ 的原创文章作者。


芯片超人 花姐



AI智能音箱的供应链



关于AI智能音箱的供应链, 有哪些客户的生意可以做?有哪些型号可以做?


我会跟大家说一下电子元器件分销的一个介绍,然后讲一下有哪些的生意机会可以捕捉和 潜在的供应链风险 在哪里。


有哪些客户?


关于客户方面,主流品牌无非也就是亚马逊,他的代工厂是富士康,然后他的售价是179.99$,折合人民币1200元。根据部门的拆解来讲,他是贴着他的成本来卖的。


Google Home ,他的代工厂是广达,售价是129$,折合成人民币850元。 Apple Homepod ,代工厂是富士康,现在还没有上市。


天猫精灵X1 ,代工厂是通力,售价是499人民币,根据之前的拆解,大家评估他的成本大概在200人民币左右。


小米,我昨天问了很多很多的人,我至少得到了6个答案,有一个答案告诉我是AAC。他的售价是299,其实他的299让整个做智能音箱的人很震惊。有人在后台说,小米299,我们其他做智能音响的人怎么做?


叮咚A1,代工厂通力,售价为799人民币,物料成本在300人民币左右。


出门问问,自己工厂做的,现在售价999人民币。


若琪,最近好像在市场上声音比较少了,卖的也比较贵1299 RMB。


超声,还有这家公司在惠州,他其实是非常多的传统音响的一个代工厂。


基本上找生意、找客户的话就是这些家。

做哪些型号?


从表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东西。


我主要会看:这些芯片的选型,是不是选了特别强势的原厂。 这对于后端供应链会有非常大的问题,包括像现在的内存,这一年多内存一直再涨,各种在缺。当然,其实表上的智能音箱选的这些内存都是常规的,大概都是以4G的为主,货还是有的,不用太担心,只是偶尔价格会涨。


分销那些事儿


接下来再给大家讲一下分销的事情,电子元器件最后都到哪里去了?

最后肯定还是用到终端的,终端大概分这么几类:


大中型


富士康、伟创力等等,他们的需求基本上从研发阶段到大批量量产时候的需求,研发阶段肯定大批量需要现货的,批量的时候就是缺货或订货需要现货或者期货。

中小型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规模以上的企业大概在20000+的样子。规模以上就是指年产值在2000万以上的企业。


大家所说的蓝筹客户,就是那些产量非常高的那种,可能就三四千家吧。


剩下来有很多小小的什么热追什么的,这些大概有上百万家,这些都是中小型的企业。


他们也不太可能跟原厂或代理拿到特别好的支持。所以他们很多就在华强北采购的现货,因为他们的产品的产出时间大概就是三到五个礼拜,中间给他们准备电子元器件、物料的时间就一周。所以他们只能要现货,这是中小企业的一个现状。

长尾型


量比较小,包括科研、发烧友、维修,其实像现在的云汉芯城,立创把这块吃的也不错了。


这是我用我十二年时间整理的电子元器件分销的环节,上面授权市场,可能也是大家相对比较熟悉的一个环节。


授权市场 就是从芯片原厂,到芯片分销商,到终端工厂,然后就是大一点的从原厂直接到了终端。


下面的是公开市场,也叫 非授权市场 ,里面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当然他只占电子元器件分销三成的量,但是他里面存在着这么多的人。 次终端,他是直接卖货给终端的,但是他只是没什么代理权。剩下的这些有从终端工厂去买呆滞库存的,把他倒啊倒倒到。中间还有搬砖头的人,把货搬到全世界各地。


这张图大家主要记住两个就好了,上面是叫授权市场,下面是非授权市场,因为这两个概念我后面会用到。


需求与渠道怎么搭?


其实很多中小企业的采销难,难是难在了他的渠道上面。


小的话,非要去找原厂,非要去找大代理,人家就不太爱搭理他。 他又不太想找贸易商,因为他找贸易商不太知道贸易商的货靠不靠谱,他也不太具备验货的履历,在我看来要怎么搭呢?


其实需求无非两种,可以等的和不可以等的。

可以等的 就是期货,原厂和代理通过交期来订货。

还有一种就是非授权渠道他也在做订货,做的还挺多的,他在做什么呢,他在做PPV,PPV其实就是用来帮大家省钱的,你可以去买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区域,拿到更好的价格。

现货 无非就是缺的时候满世界去找,代理的和非代理的都可以去找,停产基本上你只能够从贸易商手上去买了。


我在5月份的时候,有写过一篇原创,叫《 昨晚,他刷了华强北的屏! 》,就讲一颗停产料的故事:

那盘货00年的,居然在华强北被卖出了50万人民币的价格,一颗RSM2360的停产芯片。 停产的东西就是卖一颗少一颗,所以到最后价格会非常之神奇。


配单 ,就是我说的中小型的企业,他只有一周的备货时间的时候,需要到华强北配齐,这就是配单的需求。


缺货的时候,授权和非授权都可以找,停产你只能找非授权。


配单的时候然授权和非授权你都可以去找,但其实非授权可能会更多一点,因为有的时候你就买的十片、二十片、一百片,代理不会给你,你还要到市场买。


然后还有 期货 ,期货主要以授权渠道为主。比如你在华东,你可以找找华南。你在国内,你可以找找欧洲,你可以找找韩国,可以跨区域找价差。 这中间的价差比你们想象的差的多的多,两成、三成、四成、五成都有可能。这也就是为什么贸易商活的还挺好的原因。


缺货的时候他们就做现货,不缺的时候就去做PPV,货多了还可以做呆料。

AI智能音箱供应链会有哪些生意机会?


量产机会的时候 ,对代理商很简单,老老实实跟量产的订单,这是常规的生意。


非授权渠道也可以去做量产的生意,就是我说的去做PPV的生意,甚至有一些型号,如果有潜在供应链风险,比如说你突然要起量的时候,无非就是两个渠道吗,代理和非代理的。 帮你备一些库存,保证你的供应能正常进行。


还有生产缺货的时候,就像今年,今年一整年市场就像疯了一样,内存缺、电阻电容缺、MCU前阵子缺,各种缺。


谈到MCU缺其实既可以谈到智能硬件供应链的一些问题。MCU像今年,共享单车的锁里面都要用到STM32, STM三二这几个月都在刷大家屏对不对,每个月他的厂家都会发个公众号出来澄清:”我没有封单!我没有封单!我没有不接单!”


其实单车这个事情,他们上半年就开始火,给供应商的预期都是一个月,什么5KK,6KK,没有人敢备,没有人敢备货。


所以当他的需求起来的时候,他只能买现货,他出来买现货的时候,市场上的价格就被炒疯了,一缺就会放大,一部分是人为的,人为的就开始囤货,炒高价。

智能硬件很多时候也是资本VC在推进,有些公司要不要提货还要看投资人的钱有没有到账。


前阵子我有一个用户,他拿一批货出来卖,有30万片,他说客户投资款一直没进账,然后没办法提货,只能把给他备的库存拿出来转卖了。


我自己也有接触过很多有关智能硬件的厂商采购,很多并不是传统的供应链渠道出来的,有些甚至都没有在我们这个行当做过。 所以他在这个行业没什么人脉,他也不太清楚代理、原厂,也很少打交道。往往就是研发选了这个型号,研发找自己比较熟悉的供应商,一家公司可能有几百个供应商,重心都在技术上面,市场上面, 在供应链上面还是很忽视的

还有一个生意机会打击可能不太会去注意,就是呆滞库存

你这个月本来预期要做一百万套,最后你只买了十万套的时候,你的货就多下来了,多下来了怎么办?

你要把它清掉,就像上面把他转了一圈销售,呆料的生意其实挺不错的,为什么呢?买进就一折两折,卖出的话可能就是七折八折甚至超出原来的价格。整个华强北特别喜欢玩这块的生意,这其实是个很大的生意。

供应链风险


Forecast的预期过高


你本来计划有一百万套,结果只有五十万套,你还有五十万套的时候你怎么办呢?


这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这有一家知名的厂商,他们很多的料直接就是原厂直接拿的。 跟原厂直接拿很麻烦的地方就是,他说了23周交期,你就必须按照23周交期来给他提前下单,你下了这些单还必须把这些单拿完,你不拿完他不会接受的。那拿完之后,一百万套最后只用了五十万套怎么办?那就天天忙着在那卖呆料,他们身边会围着一群华强北或者潮汕的贸易商,天天去他们家竞标,就竞标他们家的呆滞库存。


大家在选中型号的时候,备料可以备,尽量备通用料,不要备那些特别偏门的,就你家在用或者就两三家在用的,这些料真多出来之后你不知道该卖给谁去。


还有就是不要轻易的去打板,把自己贴片的时间点控制好,料多了可以卖,打上了板子没有人会要的。 最后只能卖垃圾。


多出来货的时候可以问问关系比较好的代理商,他也许还是可以帮你处理消化掉的。

Forecast预期过低


我觉得智能硬件行业和传统互联网行业还是很像的,其实这里面小米做的就非常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