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心血管健康指南推荐的运动方式是,每周150分钟以上的中高等强度运动(或者每周75分钟以上的高强度运动)。中高强度运动要求达到最大心率(220-年龄)的70%以上,比如慢跑快走骑车等,要坚持每次30分钟以上,一周五次。同时,指南还建议每周2-3次的力量训练。这样的运动推荐对忙碌的都市人而言,基本很难实现。然而,一直以来也有研究提示,高强度的间歇性运动(也有称为HIIT),虽然每天只有几分钟,可能也可显著改善心肺功能。但是这方面的证据较少。近期,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杂志发表了一项基于英国UK-Biobank的最新分析,探讨了这一话题。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使用多变量调整的分析,考察了在英国生物银行中非运动者(自我报告没有休闲时间运动且每周不超过一次休闲步行的个体)中,每日间歇性高强度运动(VILPA)持续时间与总体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其组份(新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中风)之间的关联。研究者还对运动者(自我报告参与休闲时间运动和/或每周超过一次休闲步行的个体)进行了类似的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在13,018名女性和9,350名男性中,分别有331名和488名在7.9年的随访期间发生了MACE。在女性中,每日VILPA持续时间与所有MACE、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呈现出近乎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在男性中,剂量-反应曲线不太明显,统计显著性的证据较少。与没有VILPA的女性相比,女性中位数每日VILPA持续时间为3.4分钟,与所有MACE的风险比(HR;95%置信区间)为0.55(0.41至0.75),心力衰竭为0.33(0.18至0.59)。女性每天VILPA时间为1.2至1.6分钟,与所有MACE的HR为0.70(0.58至0.86),心肌梗死为0.67(0.50至0.91),心力衰竭为0.60(0.45至0.81)。
本研究通过对UK-Biobank数据库的分析发现,即便每天只有几分钟的高强度的间歇运动(比如爬楼梯,提起重物行走等)就可显著减少女性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对男性而言则基本无效。虽然本研究作为自然人群队列的心率与计步器数据的粗略分析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倚,但也提示对于女性而言,每天只要有几分钟能让心率提速的运动都可以显著改善心血管健康。另一方面,对男性而言,可能从遗传和进化的角度而言,有更多的运动和体力活动的要求,这些简单的运动无法促进男性的心血管健康。因此,男性就是要主动运动起来,女性如果实在懒得动,只要每天多爬爬楼梯,也能改善健康。
https://bjsm.bmj.com/content/early/2024/10/25/bjsports-2024-108484
张毅 MD, PhD, FACC, FESC,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泛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中心主任,科研处副处长。
兼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执行委员,中国CTO老伙计俱乐部成员,上海医学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每日毅讯》专栏作者,上海拳击协会理事。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Lancet 2020(评论性文章)、Nature Aging 2024、Adv Sci 2020、Cardiovas Diabetol 2019、Eur J Intern Med 2024、Hypertension 2011/2021等杂志发表论文,H-index 23,ESI高被引论文1篇,主要工作被2023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引用。2023年获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推动行业力量·十大医学新锐”。2024年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青年奖。申请21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1项已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