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生死都看淡,专和老天对着干, 我命由我不由天, 小爷非要当神仙。”
荣登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大家看了没?据网络平台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超越《狮子王》,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十的亚洲电影,并且排名仍在攀升中。期待吒儿在世界舞台上创造更多奇迹!
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哪吒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科幻小说中当然也出现过哪吒,比如2016年5期的《科幻世界》就曾刊登过
《哪吒》
(作者/江波)
。小说中,哪吒是一个“许多方面都比人类更聪明”的程序,一个会“自我学习进化的AI”,他侵入了他国智网、控制了他国军舰,并最终让他的朋友阿尔法狗以中国神话传说中哪吒的形象出现在他的“父亲”面前——
“那是一个孩子的形象,莲藕的身躯,端坐在莲花台上”
。
(全文阅读戳→
破百亿!看人工智能“哪吒”逆天改命
)
除了哪吒,还有很多传统文化相关的元素被应用到了科幻小说里
,这些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都十分精彩,其中就有多篇登上了科幻世界专为中国少儿打造的
《飞》
(原《科幻世界·少年版》)杂志。让小编为你一一道来~
首先,不得不提到
2021年9期《科幻世界·少年版》
重磅推出的
“当传统文化遇上科幻”的特别策划
。这一主题策划精选五篇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少儿科幻小说,分别涉及
“羿射九日”“盘古开天地”“梁山伯与祝英台”
、敦煌壁画中的
九色鹿
,以及在浙江、福建等地流传的
陈十四娘娘
的故事。
多年以前,“我”作为星际考察员,驾驶飞船来到这颗星球,并在这里发现了一种自称为“人”的智慧生命。“我”将这颗星球的状况报告给了母星,但由于和母星距离遥远,需要很久才能收到回复。
等待的漫长日子里,“我”以人类的外表混迹于人群之中,有了一个人类的名字“羿”,还对人类产生了愈来愈深的情感。当母星派飞船来改造这颗星球,以九具能量反射镜将太阳的热能投向大地后,这个星球的智慧生命陷入了“十日并出”的生存灾难,而“我”,也必须做出抉择。
【全文阅读】
降温贴来啦!中华传统文化的新演绎《射日》
“我”奉命驻守这颗偏远的星球,一守就是一万年。最初,“我”发现这颗星球上有人类存在时,便立刻开启了战斗状态。那时,一个女人挺身而出,做出缴械的动作,触发了“我”的“俘虏管理”模块,才使得这些人类免遭灭顶之灾。此后,“我”以帮助者的身份,帮助星球上的人类努力生存,然而,由于疾病爆发,许多生命还是逝去了。人类新上任的族长希望“我”能传授他们知识,可要想做到这一点,“我”最终必须死。
“我”是否会为了这颗星球上的人类选择终结自己的“生命”呢?
为了让被病痛折磨的小博重新看看外面的世界,妈妈买下一只仿生蝴蝶送给他。通过脑电波直联,小博借由仿生蝴蝶“飞”出了病房。他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遇到另一只仿生蝴蝶。小博和这只仿生蝴蝶的操控者小英成了朋友,他们每天都会通过仿生蝴蝶一起去寻找有趣、美丽的地方玩耍。然而有一天,小英失约了。
小英身上发生了什么,小博之后还有没有机会和小英一起在花田间翩翩起舞呢?
三年前,少年乌恩在沙漠中邂逅了来自外星的九色鹿。三年后,随着偷猎者和神秘青年的到来,九色鹿和乌恩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偷猎者打倒乌恩,抓走了九色鹿,而神秘青年则数次救醒乌恩。
乌恩能不能救出九色鹿?偷猎者的结局和神秘青年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原本就不属于地球的九色鹿最终会迎来怎样的命运?
注:九色鹿出自敦煌壁画中的《鹿王生本图》,该图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舍己救人以及善恶因果的故事。
为了回收从实验所出逃的一条被改造过的大蛇,“我”去到桃源街,并试图找到一个愿意为“我”带路的人。屡次失败后,“我”终于在一家木偶戏楼找到了愿意带路的小姑娘——小幺。木偶戏楼的老板嘱咐“我”护好小幺,然而在“我”收“妖”时,小幺却为救“我”而遭遇意外!
小幺的命运将会如何?这条被改造的大蛇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注:陈十四娘娘本名陈靖姑,传说其经过多次斗战,除灭蛇妖,并因在除妖过程中降雨解灾又斩杀雷神而触犯天条,二十四岁便身亡。陈十四娘娘被视为妇女儿童的保护神,其故事流传于浙江、福建等地。
2022年,《科幻世界·少年版》也刊登了两篇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的科幻故事~前者与传说中的
年兽
相关,后者则在故事中融合了
三星堆文化中的纵目人元素
。
李逸认为传说中的“年”是拯救地球文明的外星人,而“夕”是想吃地球人的外星猛兽。他去外星找年的计划获得了学校分配的研究经费,但对于这项需要乘星际飞船去进行的研究来说,学校给的经费并不够。为此,李逸提早从各位长辈那里预支了压岁钱,然后搭上了星际飞船。传说中的年究竟是不是外星人,李逸又是否能找到年呢?
【全文阅读】
一起来找“年”!传说中的“年”会是外星人吗?
十三岁的杨笃寒假期间去到表哥家里,已是高中生的表哥考虑到自己之后学业繁忙,委托杨笃帮他照顾“纵目人”。表哥向杨笃讲述了许多与“纵目人”有关的事,杨笃最终同意照顾“纵目人”。但由于杨笃的真诚影响了“纵目人”的观测计划,“纵目人”最终选择离开。离开之前,“纵目人”对杨笃说了“后会有期”。
注:古书《华阳国志》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蚕丛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蚕神,是蜀国首位称王的人,被认为是纵目人的源头。三星堆出土有青铜纵目面具,其形象特征主要为: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呈柱状向前纵凸;双耳向两侧展开;短鼻梁;额部正中有方孔。
咳咳,看完《哪吒2》的观众是不是觉得亲切又眼熟,没错——结界兽的原型正出自此处!(PS:没想到说的后会有期竟然是在电影中?)
2023年的《科幻世界·少年版》也刊登了多篇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幻故事,如
二十四节气
、中国最古老的民窑之一
邛窑
、
《山海经》中记载的巴蛇
。
立夏之际,猎人小队接到任务:评判巨蝗的进化程度,最好能捕获一只巨蝗样本,供园林科解剖分析。猎人小队踏上征程后,遇到一只“受伤”的巨蝗,小队自以为识破巨蝗的苦肉计,不料却意外陷入巨蝗精心准备的陷坑中。一场“人虫”大战就此展开——究竟是人类技高一筹,还是巨蝗棋胜一招?
注:立夏是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每年的5月5日至7日间,其习俗主要是“见三新”,也就是吃这个时节长出来的鲜嫩之物,比如樱桃、蚕豆和竹笋之类。“三新”的界定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整体指立夏时节的新鲜食物。
在科技的支持下,银杏博物馆里会“说话”的陶俑釉釉坚称自己是龙之子,却遭到陶俑同伴们无情的嘲笑,在人类朋友尧曦的帮助下,釉釉踏上寻找身份之路。釉釉真是龙之子吗?
注:邛窑位于我国四川省境内,被认为是中国彩绘瓷的发源地。器物有各种盘、碗、罐等日用器皿,其中以丰富的小瓷俑最为生动形象,以创造了陶瓷省油灯而闻名全国。
园丁机器人阿九迷上了画画,但他总画不出想要的线条和感觉。在雇佣他的主人——画家韦敏的帮助下,他通过冥想获得画画的灵感,并接受了为国家机器人博物馆画巨幅壁画的工作。最终,阿九成功完成了这项以“秋分·月下众生”为主题的壁画,惊艳了众人。
注:秋分也是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的9月22日至24日间。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父母双亡的少年赵昂,在跟随捕蛇队围捕巴蛇母子时,救下了能与他进行意识沟通的小蛇,而这条小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后,变成了历代周王都在寻找的黑身青首的巴蛇。早就识破赵昂行动的捕蛇队队长利用赵昂给巴蛇送食物的机会擒捉了巴蛇。赵昂假意认错,随同捕蛇队一起去献蛇,后寻找机会救出被困笼中的巴蛇,但赵昂与巴蛇随即被围堵在了一个地下空间里。周王究竟为何要捕捉黑身青首的巴蛇?赵昂与巴蛇的命运又会如何?
注:巴蛇是中国古时相传能吞食大象的蛇,据《山海经》记载,巴蛇吞象后,三年才将象的骨头吐出来。成语“人心不足蛇吞象”即出自这一典故。
2024年《飞》
杂志刊登的关于
算盘技艺、四大名著内容、偃师木甲,以及曹丕、曹植
的科幻故事也大受好评~
大东从爷爷那儿学到了算盘技艺,他本以为算盘没什么用,为此还一度对爷爷满腹抱怨,但他没想到的是,某天,算盘技艺不仅派上了用场,还被一个奇特的地外生命——小型流浪黑洞看上了。小型黑洞为什么会看上大东的算盘技艺?它要对大东做什么?
悟空一直没明白,为什么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这些事情,他要一次又一次地做。直到他有些厌倦西游世界的生活,又听了些怪话、做了场怪梦,生出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的心思后,事情才开始变得有趣起来。
为了准备学校科技节要求的“小发明”,唐小闲到实验室寻求爸爸帮忙。爸爸不在,实验室的王叔叔将唐小闲拉进虚拟空间,让他体验偃师献技的故事。
唐小闲从虚拟空间出来,发现王叔叔其实是借此“绑架”了他。唐小闲可不打算哭哭啼啼等别人来救,他跟王叔叔展开了一场智勇较量,并在这个过程中意外破解了偃师“木甲艺伶”的秘密。
注:《列子》中有载,周穆王前去昆仑山狩猎,返程途中,一位名叫偃师的工匠求见,自称有非凡技艺,并向周穆王展示了自己所造的木甲艺伶。木甲艺伶惟妙惟肖,周穆王以为真人,偃师将其拆开展示,周穆王见其以木、革等材料制成,大惊。
少年曹植在星际旅行后回到自己的国家大魏,发现曾途经的罗星人要利用两种时间武器毁灭大魏,原因是他的诗以及他在罗星的行为惹恼了对方。为了拯救大魏,曹植被迫与不喜欢他的哥哥曹丕并肩作战。他们能找到解决办法吗?要如何才能对抗时间武器的攻击呢?
相信这些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的精彩小说,总有一款在你的心趴上!
如果你有不错的科幻点子,同时也想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尝试写出来给我们投稿吧
(投稿邮箱:
child@sfw.com.cn
)
。小编们拭目以待~
编辑:魏海童
一审:朱瑞
二审:王璐
三审:拉兹
一校:陈俊
二校:魏纯成
三校:何沛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