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商论》学习社区本月推出的新版块“每周晨读”,每周一清晨上线。商论主编以语音形式串联《经济学人·商论》近期推出的重点话题与系列文章。每周五分钟,帮助你掌握《经济学人》对全球重大议题的前瞻洞察与核心观点。
本栏目现正免费开放。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试听第四期音频:如何写好一份备忘录?你可以在留言区留下观点或直接向主编提问,并将这篇晨读分享给更多好友。
在社交媒体时代,备忘录、内部邮件和行动计划,似乎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之举。特朗普上台开启了“推特治国”,半夜三更特朗普发推,常常取代了正常的美国政府政策发布渠道。比如他最新的一个推文,禁止同性恋者在美军服役,就让五角大楼的将军们摸不着头脑。
但冗长的备忘录仍然会掀起大风潮。谷歌年轻的软件工程师詹姆士·达莫尔写的长达十几页的备忘录《谷歌的意识形态回音室》,就掀起了巨大波澜。备忘录中写道,谷歌积极雇用更多女员工,实为偏见之举。这篇备忘录先是在谷歌内部流传,后来迅速向外传播开来。达莫尔被迅速解雇更是火上浇油,把性别歧视问题与言论自由问题搅在了一起。
对这一性别歧视议题的讨论,《经济学人》观点鲜明,认为如果谷歌创始人兼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老板拉里·佩奇当时能写一篇雄文,详尽驳斥达莫尔的观点,比炒他鱿鱼更好。因为谷歌这么做本可以在维护女员工权益的同时证明言论自由的价值。
佩奇当然没有写这篇雄文。《经济学人》却仍然忍不住技痒,在上周以佩奇的口吻写了一封给谷歌员工的公开信,读完的确让人觉得酣畅淋漓。这也突显,备忘录、邮件、公开信等议论文仍然有巨大的生命力。但是,要写一份好的备忘录,并不容易。《经济学人》的熊彼特专栏可以帮你。
在《经济学人商论》今年五月、七月和八月刊,我们刊登了三篇熊彼特专栏,都是拟人的角度写的议论文:《从卓越到优秀》是化身哈佛商学院教授写给同仁们的备忘录;《该实行C计划了》是想象一位与特朗普关系深厚的美国大企业老板写给管理层的内部邮件;《重塑优步》则是一位咨询专家写给优步董事会的行动计划。
梳理下来,写好备忘录或者公开信这类议论文,除了立论清楚,逻辑鲜明之外,还有四点小的建议:
第一:多引用数字会有说服力
比如在《从卓越到优秀》这篇备忘录中,就对哈佛商学院的商业模式做了四方面的梳理:大约1.27亿美元或者说17%的销售额来自MBA课程的学费,学生们每年支付高达71,635美元的学费。还有23%的销售额来自我们的高管教育项目,商学院因此获得了每年1.76亿美元的回报。商学院的出版机构向其他大学出售案例研究,并出版图书以及一本杂志,带来了29%的收入。剩下的31%主要来自富商们的捐赠。
备忘录给每个数字的背后都打出了疑问:学生支付高昂的学费到底是为了校友网络还是真知灼见?高管教育是不是给了那些为了镀金或者自诩为哈佛校友的高管以方便之门?案例出版和捐赠是否会存在富商影响授课内容的利益冲突?
如果可能的话,加上数字模型推理,会更具说服力。
在《重塑优步》的行动计划中,咨询师就利用现金流折现模型对优步的估值做了一番评估:剔除公司50亿美元的净现金及价值60亿美元的滴滴股份后,投资者得相信到2026年公司的销售额将增长十倍,而营运利润则需从如今的-80%提高至25%。
对于管理者而言,这一数字非常有冲击力,吃瓜群众怎么理解呢?这就需要有更好的语境,引出写好备忘录的第二点:
第二:语境和比较很重要,可以尽快让读者理解复杂的问题
比如,前面的行动计划中提到优步需要在未来十年销售增长十倍,同时利润率达到25%。这并非不可能。行动计划中就举例说,史上最成功的两家公司亚马逊和Alphabet在达到优步如今的水平之后的十年里,销售额均至少达到了类似的增长速度,Facebook可能也会如此。但在同一时期,这些公司营运利润的增长总平均仅为一个百分点。简单地说,优步要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赚钱极其困难。
同样,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优步的烧钱模式有多可怕,行动计划中也做了比较:优步单是2016年的亏损数字,就高过硅谷盈利意识最淡泊的大公司亚马逊从1995年到2002年间的累积亏损。以销售额来衡量,优步是世界第1158“大”公司;以现金损失计,它能排进前20。
第三:对问题和观点需要梳理,总结为“三”点最醒目
在《从卓越到优秀》这篇备忘录里,就总结出哈佛商学院面临着三大战略性问题。
首先,利益冲突已变得非常明显,可能会让哈佛案例的客观性打折扣。对于编写案例研究时所涉及的公司,商学院赋予其对案例发表与否的否决权。第二,是否能吸引到最前沿的研究者,是个问号。近期最有影响力的商业类图书《第二次机器革命》(The Second Machine Age)的作者就职于查尔斯河对岸的麻省理工学院。 最后,学费上涨太快,校友关系网也很容易就被视为某种裙带主义。相对于毕业生在工作头一年的薪酬中位数这个参照值而言,如今商学院的学费已是1986年的两倍。
第四:合理的“引经据典”会加分
在《重塑优步》的行动计划中,作者引用了莎剧《麦克白》的一句台词:“我已经两足深陷血泊之中,要是不再涉血前进,那么回头的路也是同样令人厌倦的”,以此来形容优步深陷的财务困境。
在《该实行C计划了》这封内部邮件里,也引用丘吉尔的话来说明计划的重要性:“计划本身无关紧要,制定计划却必不可少。”
“引经据典”并不局限于名人名言,美剧也可以。在《经济学人》上周以谷歌老板拉里·佩奇的口吻写的公开信里,就引用了最新一季《权力的游戏》中的一段对白,指出达莫尔论点的谬误。当姗莎对雪诺说,“他们都尊敬你,真是如此,但是……”,刚要话锋一转,雪诺就笑着打断了她,然后道出至理名言:“咱父亲不是说过么,‘但是’前面说的,都是臭狗屎。”
最后说一句,很多读者可能认为《经济学人》是板着脸论事说理的典范。今天我引述的几篇文章都在告诉你,《经济学人》的文章除了说理之外,有时候还非常有趣,越读越能品味出。以第一人称写的备忘录或者公开信就是这样,写给哈佛商学院的备忘录很真诚,很有急迫感。以老板口吻写给下属的内部邮件则指点方遒,志得意满。
本周的每周晨读就讲到这里。听完之后,你可能会对备忘录或者公开信的写法有了新的体会。在工作中,类似的行文有很多应用的场景。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观点或向我提问。
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免费收听本期“每周晨读”,也欢迎成为《经济学人·商论》年度订户,获取更多内容服务。
加入学习社区,解锁更多服务
《经济学人·商论》年度订户可以点击“经济学人”微信公众号(TheEconomistGroup)中间菜单栏进入新版学习社区,获取年度付费用户专属的“英语学习”专栏内容。
推荐各位用户在《经济学人·商论》APP内使用邮箱注册(请不要使用微信登录)账号后进行订阅,并添加“商论小助理”微信(ID: ecogbr),以便我们后续为您发送激活指引和其他福利信息。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每周晨读”栏目,免费试听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