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DeepTech深科技
“DeepTech深科技”是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官方独家合作的一个新科技内容品牌。我们专注于关注三个方面:1、基于科学的发现;2、真正的科技创新;3、深科技应用的创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凤凰网科技  ·  杨植麟和梁文锋,论文撞车了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DeepTech深科技

Magic Leap从未承认造假,公司创始人在Twitter上密集发文回应The Information事件

DeepTech深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6-12-10 14:11

正文



昨日,Magic Leap承认视频造假的新闻引发大量媒体报道和转发,成为当天最为热门的科技新闻之一。




首先需要指出的事实是, “Magic Leap承认造假”的国内新闻属于误导,因为Magic Leap并未官方承认有任何造假行为,包括视频部分


毫无疑问,Magic Leap确实存在离职员工进行爆料的事实,但与当事人承认造假的表述还是 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无论如何,在翻译中失真(Lost in Translation)的新闻现象再次证明了 传播是有能力扭曲事实的 ,无论程度上的多少。

但同时不可否认的事实是,Magic Leap确实正在面临巨大的争议。该事件起源于美国付费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记者Reed Albergotti的一篇报道。该报道的主要观点如下:

1、Magic Leap每次展示的炫酷视频其实都是在“野兽”(Beast,最初的大型设备)上才能达到的效果,最终产品会使用不同的技术;


2、Magic Leap用于广告的视频并不是现阶段技术的精准呈现,而是由视效公司制作的;


3、公司夸大了现阶段技术能达到的效果,接下来的商业发布将采取一种非同寻常的方式:让开发者亲自前往Magic Leap公司,在原型机上做测试。

融资14亿美元,却迟迟不见产品的踪影,外界一直有人怀疑Magic Leap是否又是一个“大坑”。该公司CEO罗尼·阿伯维茨(Rony Abovitz)可能也对质疑声已经习以为常。在The Information的报导刊出后, 他于美国时间周四晚连发26条推文进行回应,语气轻松,处变不惊,其投资人也积极进行反馈。

以下是回应的内容摘要:


“在我成年以后,Magic Leap的产品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让人惊呼:“天哪,我不敢相信我所看到的!”。上一个能达到这效果的是iPhone。”(Benedict Evans为Magic Leap投资方之一 Andreessen Horowitz公司工作


“等我们发布的时候,不管是怀疑者还是支持者,请你们一定都来亲身感受一下。还送冰激凌哦  :-) ”



“你还可以玩玩Dr. Grodbort's Invaders.(由我们的合作方Weta Workshop开发),超棒的!”

“致那些八卦的科技博主们:我们的产品交付后,你们肯定会忍不住来试试的。”



“我们正在工厂中做搭载了第一套系统的小型产品测试,小巧、精致、非常酷!”


“别走开,接下来才是Magic Leap最精彩的时刻!”

的确,Magic Leap正在面临巨大的质疑。鉴于Magic Leap正在开发一种前所未有的增强现实(AR)平台, 该公司很可能是在设备小型化方面遇到了不可低估的问题, 但这其实并不意外。 作为为数不多的几家体验过 Magic Leap 产品的媒体记者,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编辑蕾切尔·梅茨(Rachel Metz) 就曾注意到了硬件的尺寸问题,而且公司在设备小型化方面也确实遇到了问题。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是为数不多最早报导并亲自体验Magic Leap产品的媒体之一


Magic Leap革命性的AR技术目前看来,可能离开发完成还需要几年时间, 而且现在能达到的效果远不如微软HoloLens。

Magic Leap目前估值45亿美元,投资者包括谷歌、阿里巴巴,以及硅谷著名投资人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当初投资者们下血本给Magic Leap送钱, 无非是看中了该公司所开发的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增强现实技术。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还不能称其“造假”, 但该公司去年所展示的视频确实存在一定的误导性。 Magic Leap一直通过在Youtube上发布视频来展示正在开发的AR技术,比如掌心里的小象、从地板上的虚拟海洋中一跃而出的鲸鱼等。但这些视频中至少有一段,比如与外星入侵者枪战的游戏视频,是完全由视效公司Weta Workshop制作的,而非Magic Leap的技术展示。视频中所描述的“我们正在办公室里玩这款游戏”, 目前也看来不太可能是真的。


遭到质疑的外星人枪战游戏


但不论真假,在推出时,这段游戏视频的结尾已经明确标出了Magic Leap及合作开发商Weta Workshop的商标。一家AR技术公司与视效公司联合开发一款游戏并放出视频,恐怕不能被称作“骗局”吧?



游戏视频结尾处出现了两家公司的商标


然而,关于Magic Leap产品的描述一直非常少,这也是争论的重点,但该产品当前比较可能的形态是: 一个通过各种电缆连接在电脑主机上的巨大头盔,与HoloLens有相似之处,但图像的清晰度和稳定性都不如微软的产品。 但毕竟,微软HoloLens已正式向开发者交付,而且产品本身使用还算方便,完全不需要通过线缆连接电脑。

Magic Leap的问题可能出在核心技术 “光纤扫描显示”(fiber scanning display) 上, 该技术通过将高速往复式扫描的激光射入光纤来成像。 公司相信“光纤扫描技术”就是其降低产品成本的关键所在。上一代原型机不仅造价昂贵,而且大小和一台冰箱差不多,公司内部甚至称其为“野兽”(Beast)。



光纤扫描显示技术示意图

但根据目前所了解到的信息, Magic Leap还无法完全实现“光纤扫描技术”,而且该技术已被研发团队归为长期研发项目。 “工程方面往往需要做一些妥协。”公司CEO罗尼·阿伯维茨解释道。内部代号为PEQ的最新的原型机尺寸已经和一副眼镜差不多,与主机的连接线缆比上一代也减少了一些,但Magic Leap还是拒绝对外展示。 阿伯维茨也表示,他们所使用的技术和微软HoloLens完全不一样。

无论如何,虽然这家号称能够成为“下一个苹果”的初创公司未能实现预期中的创新,也急需证明自己,但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 毕竟技术创业确实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 在保持宽容的同时,也存有质疑的态度 恐怕是比较正确的看待方式,无论是媒体还是读者。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首部中文图书

《科技之巅》现已上市


正在改变世界的科技事实,最值得投资人期待的技术





招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