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说MRJ借尸还魂的,但想了想MRJ没“尸”可借,干脆直接说诈尸了————据媒体报道,本子在用铲车把MRJ给剁了一年之后,决定重启国产窄体飞机计划。
对于本子这么干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所谓的“大国雄心”复燃,另一方面则是瞄准了“后波音时代”。关于后一点,网上一直流传一个梗,就是如果本子有了核弹,第一个会打谁的问题。现在看起来,群众的眼睛还真是雪亮的,本子这个“国产窄体飞机计划”很大程度上就是冲着波音去的。
为什么是波音?
今天的干线客机,依然是AB两分天下。虽然我们提出了ABC的愿景,但要到C成为单独一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现在的AB两极中,波音的境况不必多说,全球都在看。
自737MAX事故以来,波音接二连三爆出的事故/丑闻,对其声誉的打击可谓是毁灭性的。民机领域,声誉至关重要,并不像有些人以为的那样无足轻重。很多年前看《波音传》,里面提到一件事:50年代初,波音客机在欧洲死活卖不出去,起因就是波音在二战中造了大量轰炸机,被视作“刽子手”(话说欧洲人这脑回路也是颇为清奇)。当时某个欧洲航司做广告,场景是俩靓女聊天——“XX航司没有一架波音飞机!”“我真以XX航司为荣!”波音花了很大力气公关,才扭转了“轰炸机制造商”的形象,直至发展到80年代的如日中天。至于现在嘛……
除了声誉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波音后继无机!在波音的发展规划中,737MAX是新一代窄体客机,对标A320NEO,777X是新一代宽体机,对标A350-1000,787则对标小一点的A350-800/900。737MAX给那两次严重事故打击到现在都没能翻身。787刚给内部人举报质量问题——无论是否属实,声誉损害是实打实的。
在这种情况下,波音要想翻身,除非能推出明显优于空客主打机型的竞争者——但这需要时间和资金,波音现在两样都缺。民机亏损,军机同样不行。F-15EX进展迟缓,个人一直怀疑其能否最终按计划数量生产。超虫生产线已经在做关闭准备,除非阿三那边肯投钱进来,否则就收档了。直升机SB-1刚输给了V-280。目前只有B-21项目在积极推进,但波音也就是分包商而已。
在这种形势下,个人的看法是:AB两极,B这一极的市场份额可能会有明显下降。那么谁来填补?谁都不傻,空客已经在着手了。
注意上面说的,320NEO对标的是谁?
本子没这基础,只能把目标瞄准十年后的市场。有人说,本子还没吸取教训,在个人看来不是。本子是在赌,赌波音10年都翻不了身甚至再下一个台阶。前面说了,波音后继无机,即使现在重新开始研制新一代客机,那么跟本子也就是同时起跑——这就是为什么本子要加上氢能源,因为本子确实在这方面投入挺大,它期望以此优势来压制可能的波音未来机型。
当然,以鹰酱的自尊心,真到了那一步也不可能接受一种纯本子血统的干线客机。所以最后必然会演变成两条道路:1,收购,直接买下来就成为自己的了——参考空客收购庞巴迪C系列;2,联合研制。最终会走到哪条路,取决于美日那时的国力对比和国际形势。而对本子来说,真正想要的就是第二条,因为可以以此名义接触到无价的气动试验数据(能不能真正接触同样取决于当时形势,但确实是理论上能快速补齐本子的历史积累短板的方法)。
再说一下氢能源。名义上,氢能源是新一代环保能源,能满足未来飞机环控需要。但这两年欧美在环保措施上的退缩以及对兔子新能源汽车的全面围剿,已经把其底裤彻底撕掉了。说白了,所谓“环保”什么的都是牌坊,其真正意义就是技术门槛,以实现市场垄断的目的。所以不要以为满足了这规章那标准,就能够拿到适航证。关键在于你有一个足够容量的市场,在此基础上能够与两大流氓进行对等谈判,适航大门自然就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