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球知识局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厦门日报  ·  18条措施!证监会重磅发布 ·  18 小时前  
厦门日报  ·  刚刚,谷爱凌宣布:退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球知识局

注意了,上海出现史前巨兽

地球知识局  · 公众号  ·  · 2024-12-16 20:00

正文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上海的史前巨兽


文字:小盗龙

制图:板栗 / 校稿:朝乾 / 编辑:板栗


我发现, 古生物 这个冷得不要不要的门类,今年是火来了。


以前大家一说古生物就是恐龙侏罗纪,现在是百花齐放,大马陆、大蜻蜓、大鳄鱼、深海巨兽、大型猛犸,从眼睛的起源到线粒体的特洛伊木马, 选题一个接一个


在生命起源的历史长河中

有太多秘密值得探寻

(图:wiki)▼


就好像从清宫剧拓展到上下五千年一样,发现 宝藏是真的多 ,自然生命的历史绝不仅限于几万年内和6600万年前,是真的光辉灿烂。


这一波古生物热,同时也 带火了一批自然博物馆 ,有些技术实力强大的,已经开始跻身“网红”之列。


这不,在最近引发热议的微博话题 #博物馆现在过时了吗# 下,网友们纷纷晒出 自己去博物馆的奇妙经历 ,表示“博物馆不止收藏, 更是传承 ,值得尊重”、“完全没有过时,反而 越来越好 ”。


博物馆不仅没过时

而且还越来越火了

(图:weibo)▼


其中,一个博物馆的名字高频出现,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那就是——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一票难求

上海巨型鹦鹉螺藏着多少宝贝?


上海自然博物馆 ,坐落于上海静安区雕塑公园内。


从空中俯瞰,上海自然博物馆犹如水泥丛林中的一枚巨大的“绿螺”,其主体结构的 设计灵感来自鹦鹉螺 ,呈螺旋状缓缓上升,建筑表面做了大面积的立体绿化,如同时间悠久的白崖上铺展开一片草原。


位于静安雕塑公园内的上海自然博物馆

也像是一尊巨大的雕塑融入在这一片绿意中

(图:图虫创意)▼


在“绿螺”中央有多层式的山水花园,四周立面则设计成 钢结构+玻璃的“细胞墙” ,充分解决了建筑内部采光问题,同时非常 贴合生命主题


这种 高度主题化的现代设计 ,让上海自然博物馆在一众板板正正的建筑里,显得格外亮眼。


上海自然博物馆从里到外都诠释着“生命”的主题

(图:图虫创意)▼


面子是有了,更重要的是里子。


从“绿螺”开口处进入,然后沿着参观路线从二楼 盘桓向下 ,最后到达地下二层。从主观上,就问你是更喜欢上楼还是下楼?


馆内的基本陈列,自上而下有 起源之谜、生命长河、演化之道、缤纷生命、生态万象、生存智慧、大地探珍、人地之缘 十大展区 ,内容上囊括了从 宇宙诞生、生命演化、人类起源,到生态多样性、地质矿物 等等。


这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定位确实名副其实—— 生命大百科全书


这里面最吸引人的,当然还是生命部分, 有大量的干货


在“ 生命长河 ”,能看到地球上 最大 水生哺乳动物——蓝鲸、 最大 恐龙机电模型——阿根廷龙、 最大 陆生哺乳动物——巨犀等,全都是1:1等比例的复原模型,还有一只表情蠢萌的狮子标本,去的话记得找一下。


“生命长河”展厅展品之丰富

让人大饱眼福

(图:朝乾)▼


在“ 演化之道 ”,能看到 奇异的 三叶虫化石、 会动的 霸王龙、 成排的 铲齿象头骨等。


霸王龙动起来真的像活过来一般

务必亲自去体验参观一下

(图:朝乾)▼


在“ 缤纷生命 ”,有 满墙的 偶蹄类头骨、贝壳和蝴蝶标本,如果你也幻想过成为博物学家,一定十分满足。


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展陈方式

(图:板栗)▼


这些展品背后,是 多达29万件藏品 ,是它们撑起了上海自然博物馆的里子。


许多人都会心生疑问,上海市面积这么小,自然博物馆从哪里搞来这么多珍奇异宝?


从地质学角度上看, 上海这块土地的确非常年轻 ,大部分都是在距今6000~2000年前才形成的,核心区向下挖200米都达不到基岩层, 很难发现化石


上海虽年轻,上海自然博物馆却很“老”,其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868年由法国天主教神父韩伯禄创立的 徐家汇博物院 (中国最早的博物馆,1933年更名为震旦博物院),之后不断迁址扩大,通过 采集、收购、赠送、交换 等方式,增加藏品标本。到1985年就积累了超过20万件各类标本,在中国各大自然博物馆中名列前茅。


在现在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仍然可以看见

当年两大博物院的藏品▼


建筑亮眼、展陈优秀、藏品干货十足、交通也很便利 ,这些都是上海自然博物馆长盛不衰的必要条件。但还少不了一个—— 与时俱进



一座与时俱进的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一直都是上海 最火爆 的博物馆之一,尤其是一系列免费互动课程。如果要参加互动课程,得先检票入场才能预约,所以许多游客入场后,第一件事不是急着游览,而是 抢先预约馆内的互动课程


其中最火的就是 挖化石体验活动 !可谓一票难求,为了抢到票,不少人会先在晚上仔细研究抢票攻略,甚至展开讨论,不断优化改进既有攻略。


一旦抢到了挖化石体验活动,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孩子们会穿上专用服装、戴上护目镜、拿上工具,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挖掘,简直是一群 小古生物学家


如此还原,体验拉满


为了吸引更多观众,上海自然博物馆 一直在全力“整活” ,操作一个接一个。


想把表情包狮子带回家?安排!他们搞了一系列特色文创, 把馆里的网红藏品做成可爱憨萌的手办、冰箱贴、卡通立牌 。不仅有网红狮子,还有霸王龙、窃蛋龙等,让你把这里的“显眼包”统统带回家。


白天太忙,晚上能去逛吗?安排!上海自然博物馆在2024年推出“趣玩|自然博物馆之夜”, 邀请观众夜探博物馆 ,同时还准备了科普展、表演、非遗项目等,要搞就搞有特色的奇妙夜。


来自然博物馆体验奇妙夜


逛商场能看到珍稀动物标本吗?安排!上海自然博物馆在2024年夏推出了“博物馆WALK:走近北极”,将北极熊、狼、驯鹿等 馆藏珍贵极地动物标本送进商场 ,配以科普介绍,仅两个月时间就吸引了200万+观众。


说走就走的博物馆之旅▼


想和科学家、科普大V近距离接触?安排!上海自然博物馆创立的 公益性科普讲座品牌“绿螺讲堂” ,会定期邀请全球各领域科学家和科普大V,面对面的交流确实“实感”拉满。


最新一期“绿螺讲堂”就邀请到了 前博物馆顶流讲解员、 著名科普作家河森堡 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明星讲解员 何鑫 精彩对谈,分享了许多 有趣又有料的生物冷知识


“绿螺讲堂”现场嘉宾▼


比如河森堡老师就介绍了会做“蛋挞”的动物鸭嘴兽,因为它是唯一一种既能产卵又能产奶的动物,而何鑫老师则戳穿了网上盛传中国发现安氏蜂鸟的谣言。


两位老师感叹生态多样性保护和科普任重道远的同时,也展望未来,提到“用AI唤醒地球精灵”,甚至“复活”灭绝动物。


何鑫与河森堡座谈现场▼


最近,上海自然博物馆又整了个大活—— 用AI技术把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的生物重现在各位面前



看,巨兽突破次元壁!


这些灭绝或濒临灭绝的生物,大部分人 只能看到标本 ,比如上海自然博物馆的猛犸象、白鱀豚和长须鲸标本。


猛犸象 (Mammuthus primigenius) 又名长毛象,在距今40万~3700年前,猛犸象曾经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包括中国东北。很难想象,几万年前,这样的巨兽还游荡于亚欧和北美的冰原之上,今天却 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它们了


猛犸象骨骼标本

(图:朝乾)▼


上海自然博物馆既有猛犸象的复原模型,也有骨架,尤其是那具 幼年猛犸象骨架 ,是一大亮点。


幼年猛犸象骨架

(图:朝乾)


白鱀豚 (Lipotes vexillifer) 被称为长江女神,自从最后一只白鱀豚于2004年死亡之后,已经有20多年没有再观测到,目前被认定为 功能性灭绝


上海最后的白鱀豚记录是2000年,一只白鱀豚在崇明岛搁浅后死亡。而上海自然博物馆的 白鱀豚骨骼标本 则采集于1910年。


白鱀豚骨骼标本▼


看着白鱀豚的标本,时常会有一种莫名的悲伤,但我们还有机会保护 长江中的另一种特有淡水鲸类——长江江豚 ,它可是长江旗舰物种,在我们的有效保护下, 数量正稳步回升


长须鲸 (Balaenoptera physalus) 曾分布在全世界的海洋,但目前 濒临灭绝 。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庭展出的长须鲸骨骼标本,是用2017年3月在上海的长江口杭州湾海域发现的尸体制作而成,是国内较大的长须鲸骨骼标本之一。


长须鲸骨骼标本▼


我们经常看到科学家复活猛犸象的新闻,但是以现在的技术,要在现实中“复活”猛犸象、白鱀豚是绝对不可能的,但在 虚拟世界可以做到


虚拟复活的问题不是能不能,而是好不好?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粗制滥造、错误百出的虚拟复原。 既然做就要做最好的


怎么做呢? 上海自然博物馆决定与联想集团深度合作 ,利用联想自研的 空间计算AIGC技术 ,唤醒这些已经远去,以及正受到威胁的地球精灵。


戴上VR设备“用AI唤醒地球精灵”▼


复原动物可不是闭门造车,它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情绪有个性的,所以联想首先要做的是对标本进行高精度扫描,然后 基于AI算法结合手工修复构建生物模型,真实还原3D姿态和动作 ,再结合趣味互动场景,最后才能 完成了“用AI唤醒地球精灵”的数字展示


在整个项目中,为了实现猛犸象毛发的高精度,联想在设备性能边界内,最大限度优化毛发渲染效果, 真实还原生物纹理 ,这才有了“活生生、毛茸茸”的猛犸象。


现在,大家只要 戴上VR设备 ,就能置身于冰天雪地或蔚蓝大海中,看到猛犸象迎面走来,或是白鱀豚和长须鲸从面前游过。


神奇动物在自己的标本前“活”过来了▼


这些神奇动物还能跟体验者互动,只要抬起双手根据提示完成任务,就能够解锁新任务和新知识,属实是一种 沉浸感拉满的体验。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听到这些神奇动物的声音

以及 河森堡 的相关讲解


上海自然博物馆这套全新体验,既能 唤醒观众对于生物多样性的思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