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奇幻怪异的章鱼,你见过吗?
这样刺激的海豚冲浪,你看过吗?
这样精美绝伦的海潮,你能想象是真实存在的吗?
如今一部新的BBC纪录片,满足你对海洋世界的一切想象,它就是《蓝色星球2》。
刚刚播出第一集的《蓝色星球2》在豆瓣和IMDb的评分便高得惊人,都是9.9。
或许你会问这纪录片,真的这么好看吗?
要知道它的前作已经是2001年的事情了,远早于之前哥跟大家分享的《地球脉动》、《荒野间谍》等BBC神作,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开山鼻祖”,被称为“最美纪录片”,过去了16年,终于等来了它的续集。
已经享受过视觉盛宴的哥只想说每一帧都让人感受到海洋生物的壮美和艰难,扣0.1分是怕这部新片骄傲。
除了美,这里还有各种新奇的故事。
首先,《蓝色星球2》颠覆了我对鱼类智商的认知。
比如活捉一只会使用工具的猪齿鱼。
先用鳍扫开细沙。再用嘴移走碍事的珊瑚,只为寻找食物——蛤蜊。
然后游回自己的“专用厨房”,一个碗状珊瑚。然后用里面特别的凸块,将嘴里将蛤蜊狠狠地甩上去。
有时候还会“嘴滑”。
就是这样一次、两次、三次……坚持不懈的撞击,才砸开了心爱的小蛤蜊。
要证明一个吃货的终极战斗力和恒心,看看它就够了!但有点心疼它,费了这么半天劲,吃的这点还不够哥塞牙缝的呢。
而嘴大的珍鲹
(
shēn
)
则幸运的多,他们喜欢猎捕水面上的燕鸥。
神奇的是,它们中有的竟然是“物理天才”,能够计算鸟儿的飞行速度、高度和轨道。
这都不是事,最让哥震惊的是准备不劳而获的座头鲸,
一张口就能吞下100公斤重的鲱鱼。
再次证明了嘴大,胃口就好。
在挪威北部的峡湾,
一群虎鲸则是选择团体战质智取,把一群鲱鱼逼到水面,然后一个漂亮的回旋踢,震晕他们,食物就这么进嘴了。
还有我对海豚智商的简单认识可能也要从头推倒。
瞧瞧下面这些宽吻海豚,经常集体冲浪,而目的只是为了好玩。
到了红海,宽吻海豚再次我们展示了生活中鲜为人知的一面:成年海豚教幼崽们磨蹭珊瑚。
经分析,这种珊瑚表面有一种粘液,有杀菌、消炎的效果,海豚这不经意间的保健,或许就能帮我们人类找到新的医疗或预防疾病的生物。
在新西兰附近海域,瓶鼻海豚和伪虎鲸则向我们证明了命运总是无法捉摸……
一群海豚被附近的伪虎鲸发现并追逐。(这里必须夸下配乐,营造出一种紧张到令人窒息的气氛)
如此看来,海豚也是难逃被捕杀的命运了。
但是突然间,海豚调转方向,伪虎鲸和海豚们相遇了,一番亲切友好的交谈后,化敌为友,竟还开始了合作捕食之路。
科学家们相信它们真的是老相识了,而且这样的会面一年一次。
后来,哥一查才知道,原来海豚智商在45~70之间,平均数值60。智力大概相当以6-10岁的儿童,比猩猩都聪明。
谁以后再跟我说海洋生物记忆力短,我就跟谁急!
是不是上面这些刷新了你的认知?但这远远不够。
自然的魅力所在:你愈深入的去了解,它就愈回报以新的惊喜。
这次哥就惊喜地从《蓝色星球2》里认识了生活在日本海域的金黄突额隆头鱼。
它们的世界是一夫多妾制,一片海域只能有一只雄性隆头鱼,但有很多比它块头小的雌性鱼供它交配。
但某些雌性隆头鱼长到一定程度(10岁左右),就不屑伺候“老公”了,而是找个隐蔽的地方“闭关修炼”。
钻进去的时候还是雌性。
短短几个月后,钻出来就变成了雄性。
变性?这是什么操作?要不是解说告诉我是因为雌性鱼身体里特有的酶消失,雄性激素运转,我还以为这洞是穿越去泰国的时光机呢。
可说好的一日夫妻百日恩呢?变性后的雄鱼说翻脸就翻脸,开始向前夫挑战,一番较量后,前夫落败,
顺道把从前的姐妹纳入“后宫”。
而他们决斗的方式是比嘴大!
动物们竭尽所能,力求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但也无情地揭示了海洋生物生存环境的脆弱。
其中竞争最明显的当属北极地区,海象就是深受影响的一种动物。
每只成年母海象都必须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让自己那80公斤重的孩子能够休息。
而它们曾经的居所海冰区域正在消融,它们被迫到陆地上挤一挤。
但这并不省心,因为海象宝宝是北极熊的捕猎对象。当有同伴闻到北极熊气味的时候,它们就只能退回海里。
可是还需要找个落脚点,融化的冰山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一次又一次的融化,一次又一次的搬家,海象母子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