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校长
1、
先说个事,上周四给workface广州的朋友分享《原则》,有位朋友,资深私募创始人,金牛奖得主陈兄专程从外地来广州交流。开心之下聊得晚了些,回家没来得及发文。好在之前的周末曾多发一篇,算是相抵。
今天上午去参加广州和光心理的开业仪式。
五位创始人,有数十年的禅修者,有资深的心理行业从业者,大家各有所长,聚在一起,做了广东省第一家“健心中心”。
我喜欢这个提法。
心的安定是一种能力,每个人都想要获得,然而大部分人求之不得。
因为很少有人明白,这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练习的。
就好比一个人身体上的八块腹肌,一定不是自然而然获得的,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锻炼。
“健心中心”这个说法,相对于健身中心,是颇有意味的。
创始人之一的周琼告诉我,和光就想对于当代人的“安心”大事,做一些事情。从今天开业起,一个月之内,和光心理的所有健心课程全部免费。如果你在广州或者广州附近,推荐去体验,开启自己心力的增长之旅(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呆瓜开花”)。
2、
中午约了两个好友吃饭。
聊起最近的全球形势和股市行情。
这个周末毛衣战进一步升级,美方打出了5000亿加税的最后底牌,美股周五夜盘大跌。
所谓“一顿分析猛如虎,涨跌全靠特朗普”。
如果你看近期的美股,简直就是标准的抽风行情,前一天大涨,后一天可能就莫名大跌,几无规律可循。
下周A股会受多大影响,牵动着上千万名投资者的心。可能其中的很多人,现在的心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这样的环境中,对于专业做投资人来说,要面对很多内心的情绪扰动,非常不容易。
焦虑成了常态。
所以在这样的时候,我呼吁所有做投资的朋友要学会善待自己。
像这种短期随机性和波动性双高的行情,就不要苛求自己能完美把握。
既然短期有大量的随机性,意味着行情本身是不可把握的,不要强求自己做不能做到的事情。
善待自己,护住身心,护住根本。
就像我们常说巴菲特90%的钱是在60岁以后赚的,身体健康活得长,对投资来说也是核心竞争力。
3、
前不久在上海,我给一家央企下面的资产管理子公司的核心团队分享《原则》,现场来了另外一位朋友,来自上海的一家公募基金,他的股票投资水平很高。
在分享完之后,晚上我们小范围一起吃饭。他说,听完我的分享,他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悟,
做投资一定要学心理学。
他说之前由于太忙没有顾得上这方面,接下来他决定不管多忙,都要去补补这方面的内容。
我深以为然。
最近十年以来,我在心理学这个领域下了很多功夫。上过很多非常专业的课程,很多时候我去上课的时候,周围的同学全都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精神科医生,只有我一个外行,金融业的外行。
不久前在杭州,我参加一个关于家庭系统治疗的课程,在场的60人只有我一个外行。在课后分享的时候我说了这么一段话:
我说,我对心理学的理解可能跟在座的专业人士不太一样,我会从三个角度来看待心理学。
第一,我认为心理学是当今时代下个人进化的必修课,
请注意不是选修课,是必修课。心理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探索自己的内在。
第二,投资跟心理学在底层的关系极其密切,可以说是一对最好的搭档。
查理·芒格流传最广的文章叫“人类预判的心理学”。而瑞·达利欧曾私下跟我一个朋友说,如果他不做投资就会是一个心理学家。事实上你仔细去读《原则》,就会发现里面有大量心理学的内容。
第三点,作为一个父亲,为了更好的跟我的孩子打交道,我觉得心理学也非常重要的,事实上我也从这些年的学习中获益良多。
就像我喜欢的心理学家曾奇峰说的那样,“精神分析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孩子不后悔来到这个世界”。
之所以说这些,是想跟你聊聊,一个人的投资业绩,并不仅仅是由智商和经验决定的。
4、
熟悉我专栏的朋友应该会知道,我在前不久提出了一个结构,我认为是投资行业的终极因果图。
这是一个三元结构,分别是认知结构,策略结构和心理结构。
基于这个因果图可以解释很多现象,比如,为什么很多其他行业的精英人士,来做投资就不行。
由此我也提出,“投资是认知的变现”这句话是不对的。因为你的智商再高,认知再高,也只占到三元结构的其中一元。这一元做得再好,也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能在投资上取得好的业绩,要打通其他的两元,其实非常不容易。
借用王阳明的话来说,这是一个不断在事上磨的过程。
让我们回到行情本身。上文说到了,最近一段时间行情的波动非常的剧烈,且充满随机性。给做投资的人带来了很多困扰,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提的建议是八个字——守住本心,守住规则。
不管你是量化交易者,还是主观交易者,都应该有自己遵循的交易规则。按规则办即可。
5、
今年以来在很多场合,我多次解读《原则》。经过几轮迭代之后,我把达利欧的原则跟东方的王阳明心学结合在一起,发现打通之后有了更大的威力。
关于心的状态,我有这样一个划分。
第一层境界叫风筝心,这是大部分人所处的状态。
大部分人的心性未经训练,都是处于风筝心的状态。
顾名思义,就是你的心就像一个风筝一样,随时会被别人牵着跑。比如,交易亏损了,你的心就被牵跑了。比如,跟老婆吵架了,你的心又被牵跑了。
有研究认为,
人的一天头脑中会有六万个念头,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心不断被这些无穷无尽的念头牵着跑,那风筝得有多累。
遗憾的是,大部分人没经过训练的心,都处于这种状态。
能量就这样白白损耗了。
第二层境界叫锚定心,就是你把心锚定在一个稳定的事物上,由此求得心的安定。
比如,对于投资行业的人来说,如果你把自己的心拴在净值上,那么你就永无安宁。
净值的波动是天然的,不可避免的。因为投资的本质就是用波动去换收益。
就好比你把自己心拴在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上,注定了波折不已。
所以,进阶的做法是,不要把自己的心拴在净值上,而是找一个稳定的事物,比如,把心锚定在“内部记分卡”上。
“内部记分卡”是巴菲特特别提倡的工具,就是自己给自己打分,而不因为市场或者净值的波动,来飘动自己的心。
如果你进入锚定心的境界,就比风筝心高级太多了。
但这依然不是最高境界。
第三层境界,叫不动心。
不动心,这也是借用了王阳明的说法。
王阳明在平息宁王叛乱的时候,有一场著名的战役是打水仗。
当时敌众我寡,宁王的船多人多,设备也先进。但是,有人给宁王出了一个馊主意,当时风高浪急,有人建议宁王用铁链把所有的船连在一起,这就有点像三国演义中庞统出的那个著名的馊主意。
这个时候王阳明看到了机会,就对身边的人说,准备火攻。结果他发现自己说了三遍之后,身边的人呆若木鸡,根本没有任何反应,直到说第四遍才有所反应。
后来他点评说,当时在战场上,这个人的心已经乱了,他的心不在此时此地,所以他已经无法做出任何理智的决策。
而一个高手,一个大师,应该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做到不动心。
这有点像禅宗讲的,物来则应物去不留。不是说你要去阻挡事态的发展,而是当事情来来去去,你可以管住你的心,守住本心不动。
守住本心之后,你才有能力作出高质量的决策。
那么不动心的能力怎么来呢?如果用三个字来说,就是事上磨。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不断磨练自己的心性。
王阳明的一生,正是这样不断地在艰难处境中磨练自己,获得心力的进化。
而我认为,对于每一个做投资的人,在当下如此动荡的市场环境中,更是应该善待自己,超越焦虑,守住本心,如如不动。
接下来说说市场。
周末出来毛衣战升级的消息,美股已经大跌。A股下周会怎么走?
(
老规矩,此处省略若干。
更深度内容、择时模型信号与操作要点,星球见。)
谭校长一千零一夜:星空下的投资进化论
谭校长的朋友经常评价说,在中国如果有人能把投资,跨学科思维模型以及写作三件事情很好地结合起来,那么他一定是最佳人选之一。
这个评价让他有点洋洋自得,但也心生惶恐。他时常觉得,自己写作的速度跟不上思维的速度。于是终于某一天他下了一个决心要跟自己死磕:从2019年5月27日开始,往后十年,每个工作日至少写一千零一个字,节假日随意。
于是就有了“谭校长一千零一夜“这个栏目。
今天是2019年8月25日,星期日,你看到的是这个栏目的第
64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