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企业灰飞烟灭的例子如今屡见不鲜,麦肯锡预测目前标准普尔500强公司中的75%将在2027年前消失。新技术让整个市场天翻地覆,挑战者能够比以前更快地规模化。但整合风潮中的大企业仍然拥有惊人的不可替代性,它们可能会很长寿。
2009年时,芬兰的诺基亚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电话制造商,雄霸全球市场的 40%,在150个国家服务11亿用户。公司抱着扩张到数字交易、音乐和娱乐领域的雄心,计划“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娱乐媒体网络。”然而,随着苹果的智能手机横空出世,诺基亚的数字梦想很快化为泡影,如今其手机业务已经被出售给微软,自己则转为电信网络设备生产商。英雄企业灰飞烟灭的例子还有很多,随便举四个“B”打头的公司吧:黑莓(Blackberry)、百视达(Blockbuster)、博德斯(Borders)和巴林银行(Barings)。麦肯锡指出,标准普尔500强公司的平均在榜时间已从1958年时的61年下降到2011年时的短短18年,并预测目前标准普尔500强公司中的75%将在2027年前消失。
老牌公司的臃肿和自满在技术颠覆的时代可能是致命的。新技术可以凭空造就企业,让整个市场天翻地覆。挑战者能够比以前更快地规模化。有人认为,下一个被颠覆的就是金融服务业和汽车业,银行可能会经历“优步时刻”,而特斯拉正在加速解构汽车行业。但整合风潮中的大企业,尤其是其中的“超级巨星”公司很可能会比我们设想的更加长寿。
首先,是“赢家几乎通吃”的市场造成了500强榜单的快速迭代。要看到,取代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是比它们更大的公司,而非数十家小公司。风险资本家都押注在不断整合上,硅谷风险投资家群体中回荡着“十角兽”(市值超过百亿美元的创业公司)的声音。其次,今天的科技巨头已经建立起了一套令人生畏的防御机制,不断入侵拓展任何邻近的业务领域。放在十年前可能会上市的那些崭露头角的小型公司,如今往往直接被成熟的巨头吞并。长期来看,科技公司的防御能力还会继续增强,而物联网的崛起也将有力地推动整合。但在理解大公司与创业公司的关系时,“非此即彼”的二元论观点未必正确,这意味着我们有必要对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两个基本原理展开重新思考。
拓展阅读
最成功的高科技公司已经在短短几十年内达到了庞大的规模,它们也已经将这样的规模转化为市场霸主地位和飙升的收入。世界上目前市值最高的三家公司都是科技公司,亚马逊和Facebook紧随其后排在第六和第七位。这些科技巨头已经离创业公司越来越远,而逐渐蜕变成传统的巨型企业。强者愈强的“赢家基本通吃”时代,全球商业的生态随之转变。点击图片回顾《巨人何以茁壮成长》
欢迎关注本周《经济学人·商论》发布的“解析大公司”系列报道,全面剖析 “赢家几乎通吃”的现代企业界,探寻曾经辉煌一时而后灰飞烟灭的“英雄企业”折射出的行业生态,思考在技术大潮中屹立不倒的超级巨星公司所拥有的特质,也通过美国公司的“返城潮”一窥企业资源再分配背后的社会张力。欢迎免费下载App,关注本周系列文章:
驱动力:巨人何以茁壮成长
误解:新寿星
关键特征:成功之道ABC
加入强者军团:来场闪电战?
熊彼特:奔往城市
读商论,破解大公司的成功密码
现在订阅即可享受年度限时特惠
并获赠《经济学人》经典合辑《新经济学》
↓ 扫码下载 ↓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下载《 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