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雍正皇帝,除開勤勉政事以外,
其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審美趣味也令人稱贊。
尤其是雍正時期的瓷器,簡直堪稱屹立於審美巔峰的奇跡。
雍正時期的瓷器以精細著稱於世,單色釉高貴彩瓷風雅,
此種審美趣味與工藝美術運動(甚至包括其後的新藝術運動)和包豪斯思潮十分之類似。
不過,雍正皇帝生活於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遠早於西方的藝術審美革命思潮。
清雍正黄地青花把莲纹盘-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雍正皇帝性格嚴謹有序,審美趣味極高,
據說素雅高貴的單色釉顏色釉正是他最喜歡的瓷器品類。
雍正年間的單色釉瓷器輕巧纖細,
且註意構圖,有密集有留白,甚至還有規律的幾何形韻律紋飾。
雍正在位期間最常見的單色釉釉色應該是紅釉、黃釉和青釉。
紅釉是在康熙時期進行改制燒至巔峰的品類、黃釉和藍釉則可能更接近於雍正自身的審美趣味。
清雍正 祭红釉菊瓣盘 直径:
17.5厘米 来源:
玫茵堂藏
清雍正 黄釉菊瓣盘 直径:
17.8厘米,来源: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藏
清雍正 青金蓝釉菊瓣盘 直径:
18厘米,来源: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藏
雍正時期,粉彩十分鼎盛。
相比於簡潔素淡的單色釉,
在富麗堂皇的粉彩瓷器上雍正皇帝自身的特征就更加明顯。
不同於其他時期的絢爛和堆砌,雍正時期的彩瓷圖案明顯有收斂之態,
器身上繪制的人景花鳥均有明顯的縮小和聚攏特征,
紋飾繪制的筆觸也更加纖細,
這使得瓷面上的圖畫更加緊湊和錯落有致,富於立體感。
同時,雍正時期的彩瓷用色也相對比較淡雅,顏色柔和不艷,彩中帶素。
清雍正珊瑚红地粉彩画牡丹贯耳瓶-北京故宫
清雍正粉彩画潘桃纹天球瓶-北京故宫
清雍正粉彩花卉纹盘-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雍正年間,瓷器器形的主流是胎薄體輕,工美嫵媚。
甚至連各類常見的生活用瓷的大小也有精致小巧的特征。
當時的器形品類眾多,
單說瓷瓶就有抱月瓶、梅瓶、軟棒槌瓶、賞瓶、葫蘆瓶、
天球瓶、橄欖瓶、弦紋瓶、雲耳瓶、觀音瓶等等。
無論是瓷瓶、瓷碗還是壺、樽、罐乃至文房用具等,均是器態優美秀巧玲瓏。
清雍正仿明成化斗彩团蝶纹盖罐,北京故宫
清雍正 炉钧釉如意绶带耳葫芦瓶 高:
18厘米 来源: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藏
清雍正 鳝鱼黄釉仿青铜壶 高:
58.7厘米 来源:
北美十面灵璧山居藏
清雍正青花枯树栖鸟图梅瓶-北京故宫
清雍正红釉直颈小瓶-英国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清雍正釉里红海水龙纹瓶-北京故宫
清雍正仿汝釉胆式瓶-北京故宫藏
清雍正珐琅彩黄地梅花纹碗-北京故宫
这些瓷器大多古而有之,
但独有雍正时期的瓷器,器形往往胎薄体轻,整体隽秀尔雅小巧玲珑。
这些瓷器形体比例协调观感柔和,
被称为曲线美雍正瓷器的外观线条美到什么程度呢?
有人这样形容雍正时期的瓷器器形增一分则拙,减一分则陋。
并且,雍正时期的瓷器器形通常都富于规律性和韵律感,
具有几何形态的审美趣味。
清雍正 蓝釉菊瓣壶 高:
7.6厘米 长:
18厘米 宽:
14.2厘米
清雍正青花龙纹大盘
清雍正淡黄釉瓶-北京故宫
清雍正仿明成化斗彩缠枝莲纹高足杯,北京故宫
雍正时期的瓷面装饰以绘画为主流,兼之以刻、印、划、堆塑和镂雕等工艺。
受到“没骨画法”的影响,当时的瓷面图样风格清妍娟秀,
气韵具足设色相比康熙时期也更为淡雅秀丽,
运笔勾勒相对比较精致细密,甚至连人物的体态也画的略显清瘦修长。
当然,雍正时期的纹饰也有很多沿袭了康熙时期,例如龙凤图案、竹木题字等。
清雍正斗彩云龙纹盖罐-北京故宫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凤穿花纹壮罐-北京故宫
在纹饰的主题选择上,雍正瓷器似乎格外青睐花卉,
牡丹、桃花、海棠菊花、虞美人等均有入画。
同时,盘、碗的纹饰由内延伸至外侧的过墙龙式纹样也在雍正时期兴起。
而在康熙年间兴起的虞美人纹样和皮球花纹样也在雍正手下达到了巅峰状态。
据说,当时的督陶官唐英十分仰慕项羽,并对项羽和虞姬的故事十分敬佩,
因此而偏爱虞美人花。
曾有文学家考证在景德镇御窑厂所在的珠山上,清代曾遍植虞美人花。
因此在雍正年间的瓷器上,虞美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纹样主题。
清雍正斗彩团花纹罐-北京故宫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双螭耳尊-北京故宫
清雍正青釉象耳尊
当然,无论是什么纹样,
真正让雍正时期瓷器在众多瓷器中脱颖而出的还是绘制纹样的手法和技巧。
素雅浅淡的纹样颜色,错落有致的瓷面构图,纤细柔美的笔触线条,
都使得雍正瓷器成为清代宫廷瓷器中的审美巅峰。
玩收藏:千万别掉进这样...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