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看市场,要上涨的话,有三个因子。
第一个是长期最重要的,也就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家都说美股上涨是靠企业回购,那企业回购,首先要企业能赚钱不是?本质上证券的价值,就是来自于股权所代表的远期收益。要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首先要终止这种没有意义的内卷。我喷了一两年的光伏内卷,技术好工艺好规模大又怎么样?做到全球第一又怎么样?如果没有改变企业内生的盈利水平,盲目扩张,只能导致所有人都不赚钱。现在不管是推首发经济还是前面说的培育内循环建立统一大市场,核心第一条都是尽可能尽快结束内卷。
和光伏横向对比最直接的是锂电池。锂电池虽然也卷,但头部没有打算扩产卷死其他人,所以行业虽然也周期性到峰值,但消化出清快很多。宁王今天也公告了,可以给供应链研发费用支持,预付款支持等等,虽然这个事情宁王是一直等到周期快走出来才做,但横向对比光伏,好太多了。光伏现在还有企业想保住炉子搞死友商。
企业盈利第一条是防内卷,尤其是咱们已经走到前排的企业。其次是提高产品竞争力,尤其是贴合增量市场去做有竞争力的产品,这种在手机业比较典型,比如一加和传音,海外就做得很好。汽车也有,奇瑞就做得不错。甚至在出海方面,未来企业文化也要软一些,让海外发展更贴合当地文化,让消费者容易接受。
从更大的视角看,单个企业,龙头企业盈利,对证券市场的贡献还是小,能为整个供应链带来盈利,才是真正能带来长期溢价的企业。这个看美股就比较多。但国内企业有些时候吃像真的很差,差到可以直接和供应商说【你们这个产品定价再低一点,不要赚产品的钱了。你们签了可以发个公告开个电话会说和我们合作了,我们不反对。这样你们产品赚不到钱,股票可以赚更多】,就这样的吃像,真的太难看。哪家我就不说了。
这个点就不拓展了吧,否则能扯到明天早上。盈利能力决定了整个市场的整体PE、ROE,企业主体盈利差,市场重心很难提升。
第二个长期的重点,是流动性,或者更为准确一点是【有多少钱来,资金成本是多少】。
我们还是照例来吐槽一下,A股的融资融券费率比房贷高了一截不说,比信用卡分期利率都高。这种资金成本还是惯性建立在往年高利率背景下的。券商这块业务能拿着这么高的息差,实际上就是当年打掉了各种配资渠道后,没有其他供应商合法提供新的渠道。至于个股期权费用,就更加贵的离谱。想发展资本市场,一定是要降低利率水平,降低各种工具的资金成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改改。
吐槽完了我们说大的。
这几天国债在疯狂前置交易明年40-60PB的降息空间,直接往1.7附近去交易。固然从短期来看,这不是什么好事。但要从利率成本的角度看,长期也不是坏事。如果整个社会都意识到,1.7-2.0是利率中枢的话,那么资金迟早从银行里涌出来,先涌到国债的交易到位了,就会去交易高股息,进一步交易产业核心。甚至有一部分钱会置换到风险资产。
A股能涨到多少点,除了上面聊的企业盈利能力外,很大程度取决于交易量。如果交易量3万亿以上,那分分钟上攻4000点。流动性充沛会带来资产价格的溢价,这是基本常识。不管是美股的游戏驿站,还是今年我们的十几个连板,本质都是流动性充沛。而降低利率,是流动性充沛的前提。
第三个重点是监管和平准
现在监管和平准是分不开的,平准力量不足,所以监管的函监管的电话也是平准。长期来看,监管不能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好多人的印象里,平准是大熊市来救市,来抄底的。其实不然,平准的作用固然应该有危机时刻的兜底,也应该有市场过热时的降温。只有讲监管的职能和平准功能分开,平准才能起到作用,因为这个时候平准买正股,才没有道德风险。
从现下的市场环境来看,平准的规模并不重要,是否对接央行的流动性工具,是否管港股才重要。
这个是系统性工作,制度没有打磨到位不好仓促推出来,当年熔断就是个教训。
这三个点,如果概括一下,就是:
1、上市公司能赚钱;
2、场外能增量来钱;
3、平准能看护住钱;
大胆推理小心验证,一点点看过去跟过去,动态地理解市场。2、3两点在明年都可以看到,明年是降息周期,平准也说了在研究中。第一个嘛,还要经历一下外围考验,同时等一两个季度的数据。这也是我中长期看好的依据。
错别字不改了,晚安!
第一个是长期最重要的,也就是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家都说美股上涨是靠企业回购,那企业回购,首先要企业能赚钱不是?本质上证券的价值,就是来自于股权所代表的远期收益。要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首先要终止这种没有意义的内卷。我喷了一两年的光伏内卷,技术好工艺好规模大又怎么样?做到全球第一又怎么样?如果没有改变企业内生的盈利水平,盲目扩张,只能导致所有人都不赚钱。现在不管是推首发经济还是前面说的培育内循环建立统一大市场,核心第一条都是尽可能尽快结束内卷。
和光伏横向对比最直接的是锂电池。锂电池虽然也卷,但头部没有打算扩产卷死其他人,所以行业虽然也周期性到峰值,但消化出清快很多。宁王今天也公告了,可以给供应链研发费用支持,预付款支持等等,虽然这个事情宁王是一直等到周期快走出来才做,但横向对比光伏,好太多了。光伏现在还有企业想保住炉子搞死友商。
企业盈利第一条是防内卷,尤其是咱们已经走到前排的企业。其次是提高产品竞争力,尤其是贴合增量市场去做有竞争力的产品,这种在手机业比较典型,比如一加和传音,海外就做得很好。汽车也有,奇瑞就做得不错。甚至在出海方面,未来企业文化也要软一些,让海外发展更贴合当地文化,让消费者容易接受。
从更大的视角看,单个企业,龙头企业盈利,对证券市场的贡献还是小,能为整个供应链带来盈利,才是真正能带来长期溢价的企业。这个看美股就比较多。但国内企业有些时候吃像真的很差,差到可以直接和供应商说【你们这个产品定价再低一点,不要赚产品的钱了。你们签了可以发个公告开个电话会说和我们合作了,我们不反对。这样你们产品赚不到钱,股票可以赚更多】,就这样的吃像,真的太难看。哪家我就不说了。
这个点就不拓展了吧,否则能扯到明天早上。盈利能力决定了整个市场的整体PE、ROE,企业主体盈利差,市场重心很难提升。
第二个长期的重点,是流动性,或者更为准确一点是【有多少钱来,资金成本是多少】。
我们还是照例来吐槽一下,A股的融资融券费率比房贷高了一截不说,比信用卡分期利率都高。这种资金成本还是惯性建立在往年高利率背景下的。券商这块业务能拿着这么高的息差,实际上就是当年打掉了各种配资渠道后,没有其他供应商合法提供新的渠道。至于个股期权费用,就更加贵的离谱。想发展资本市场,一定是要降低利率水平,降低各种工具的资金成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改改。
吐槽完了我们说大的。
这几天国债在疯狂前置交易明年40-60PB的降息空间,直接往1.7附近去交易。固然从短期来看,这不是什么好事。但要从利率成本的角度看,长期也不是坏事。如果整个社会都意识到,1.7-2.0是利率中枢的话,那么资金迟早从银行里涌出来,先涌到国债的交易到位了,就会去交易高股息,进一步交易产业核心。甚至有一部分钱会置换到风险资产。
A股能涨到多少点,除了上面聊的企业盈利能力外,很大程度取决于交易量。如果交易量3万亿以上,那分分钟上攻4000点。流动性充沛会带来资产价格的溢价,这是基本常识。不管是美股的游戏驿站,还是今年我们的十几个连板,本质都是流动性充沛。而降低利率,是流动性充沛的前提。
第三个重点是监管和平准
现在监管和平准是分不开的,平准力量不足,所以监管的函监管的电话也是平准。长期来看,监管不能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好多人的印象里,平准是大熊市来救市,来抄底的。其实不然,平准的作用固然应该有危机时刻的兜底,也应该有市场过热时的降温。只有讲监管的职能和平准功能分开,平准才能起到作用,因为这个时候平准买正股,才没有道德风险。
从现下的市场环境来看,平准的规模并不重要,是否对接央行的流动性工具,是否管港股才重要。
这个是系统性工作,制度没有打磨到位不好仓促推出来,当年熔断就是个教训。
这三个点,如果概括一下,就是:
1、上市公司能赚钱;
2、场外能增量来钱;
3、平准能看护住钱;
大胆推理小心验证,一点点看过去跟过去,动态地理解市场。2、3两点在明年都可以看到,明年是降息周期,平准也说了在研究中。第一个嘛,还要经历一下外围考验,同时等一两个季度的数据。这也是我中长期看好的依据。
错别字不改了,晚安!